“嘶……原以为元始强势霸道,如今才知,此人不止霸道,简直令人费解!”
“通天教主显然已与元始势同水火,他竟还这般挑衅,难道真欲掀起圣人之战?”
“元始所修本就是毁灭之道,如今又百般激怒通天,莫非他也想效仿当年罗睺,借杀戮苍生证自身大道?”
众生实在难以揣摩元始的念头,或许更准确地说,他们太过畏惧他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时间,不但议论纷纷夹杂着对元始的讥讽,甚至有人开始编造起阴谋之说,言之凿凿。
在这份关乎自身存亡的不安中,所有生灵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通天,心中忐忑,唯恐他一时动怒,剑意出鞘,当场斩向元始,彻底点燃圣人之战的烽火。
然而事态的走向,却出乎所有人预料。
此刻的通天,竟丝毫没有被元始那咄咄逼人的姿态激得动怒。
他——根本未曾正眼瞧过元始一眼!
那神情,仿佛元始方才的叫嚣不过是耳边掠过的微风,轻飘无力,不值一顾。
“这……”
初时众人还暗自松了口气,因为通天教主心胸宽广,不屑于计较,这才免去了一场浩劫。
可没过多久,他们便猛然醒悟:这哪里是什么宽容?分明是赤裸裸的漠视!
不,甚至连“蔑视”都算不上——蔑视尚需投注一丝注意,而通天此刻,竟是彻彻底底地将元始当成了虚无。
堂堂圣人,洪荒之中最重颜面的元始,竟被人如此冷落,这般羞辱恐怕比当面一击更令他无法承受。
“糟了!”
众人心头一沉。
元始本就狂傲至极,如今通天偏偏抓住他这性子,反其道而行之,以无声压有声,以无视作回应。
这般手段,简直是在往烈火上浇油。
大战恐怕就在呼吸之间。
而一旦圣人交手,哪怕只是一瞬的余波,也足以让天地崩裂、山河倒流。
洪荒若毁,众生何存?
想到此处,天地万灵无不胆寒,纷纷收拾家当,暗中盘算退路,只待风云突变,立刻远遁。
可通天与元始二人,此刻眼中根本没有这些芸芸众生。
他们未曾多看一眼,也未曾在意任何人的反应。
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却牵动着亿万心灵的起伏跳动。
圣人之威,至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至于身在局中的元始,早已无心理会旁观者的惶恐。
他的双眼死死盯着通天,等待回应。
等了许久,对方依旧毫无反应。
终于,他明白了——这不是沉默,这是刻意的羞辱。
原本已怒意翻涌的元始,此刻更是怒极,心头火焰几乎要焚穿虚空。
周遭气流扭曲,空间隐隐震颤,仿佛有毁灭之焰在无形中燃起。
“通天!!!”
一声怒喝,如雷霆炸裂。
“截教已散,何谈教主?尔等日后,莫再以此相称!”
元始吼声未落,通天却依旧淡然自若,仿若未闻。
他只是转向跪伏于地的赵公明、无当圣母等人,语气平和,不疾不徐地开口:
“从今往后,不必再提截教。”
那声音清淡如风,却在元始怒意沸腾之际,愈发衬出其超然物外的气度。
“师尊!!!”
无当圣母猛地抬头,原本低垂的头颅抬起,眼中含泪:
“我等身为截教门人,生属截教,魂归截教!恳请师尊开恩,重立道统,让我等弟子有所依归啊!”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字字出自肺腑,显露出内心深处难以平复的波澜。
昔日金鳌岛上,她也曾如此跪求,那时只为挽留同门,不愿师尊遣散众人。
可那时通天未允。
圣人心意,岂是轻易能动?
可今日,当她再次伏地哀恳,通天的脸上,竟闪过一丝迟疑。
解散截教,并非他所愿。
当初为保万仙性命,他才断然做出此决。
那是绝境下的唯一出路。
而如今,世事流转,局势已变。
不只是洪荒大势变了,不只是截教门人的心意变了,就连通天自己——也悄然不同了。
通天自身的蜕变,无疑是这一切变局的核心所在。
昔年自紫霄宫初出之时,他尚无力抗衡诸圣联手之势。
即便只是面对接引与准提二人联手施压,又或单对元始、太上其中之一,他也难言必胜之机。
唯一可依仗的,不过是诛仙四剑所化的剑阵锋芒,堪堪护住自身周全罢了。
然而,纵然诛仙阵威震洪荒,仍有“四圣破阵”之说流传于世。
更何况彼时五圣并立,更有那深不可测、合道隐于幕后、执掌天机的鸿钧道人坐镇!
以当时之势,通天纵有通天之能,也断然无法在浩劫席卷之下,保全截教万千门人。
若不选择解散教统一途,那段惨烈过往恐怕终将再度上演。
须知,旧日因果中,截教万仙死伤殆尽,残者流散四方,不少人被接引、准提借机引入西方教下,更有甚者沦为坐骑,永世受制。
诚然,成为圣人座驾,并非全然是贬抑——若出于本心追随,甘愿侍奉左右,倒也算一种荣耀归宿。
可若是被迫屈从,身不由己地戴上枷锁,哪怕披着圣仆之名,于天地之间昂首而行,心中亦唯有耻辱二字!
无论是圣是道祖,一旦失却自由意志,便如飞鸟折翼,再无翱翔之志!
正因不愿重蹈覆辙,通天才忍痛解体截教,令众弟子各自避劫。
而如今,他的境界早已脱胎换骨,远非昔日可比。
除却高居天外、行迹难测的鸿钧依旧难以揣度之外,其余诸圣——不论接引、准提,还是女娲、元始乃至太上——在他眼中,已不足为惧。
任何人,皆不再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既如此,又何必再拘泥于当年解散之举?截教重聚,未必再是奢望。
“量劫虽烈,然金灵既为截教之人,魂归亦属师门,生死无憾!恳请师尊垂怜,重启教门,容我等重归旗下!”
继无当圣母之后,金灵圣母亦抬首陈情,声如裂帛。
“弟子赵公明,生为截教之徒,死守一门之魂,纵万劫加身,亦绝不悔改!唯求师尊开恩,重立截教,收纳游子归宗!”
赵公明凝视通天,语气坚定如铁。
他们不再代表他人,只以己身之名,请命于师尊之前。
哪怕此举会引动杀劫临头,招致陨灭之灾,也在所不惜!
“弟子云霄,生属截教,魂系一门,百死不悔,恳请师尊成全!”
“弟子秦完,此心昭昭,誓不背离,愿赴黄泉,求师尊允诺!”
“弟子赵江,九死未悔,唯愿重列门墙!”
“弟子王魔……”
“弟子……”
万仙初见通天,已是心潮翻涌;此刻闻得有望重返教庭,更是热血沸腾,难以自持。
刹那间,阐教之敌意、元始之威压尽数抛诸脑后,齐齐跪伏于地,叩首恳请。
只要通天一点头,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杀劫滔天,又有何惧?大不了血洒长空,战至形神俱灭!
但若能以截教弟子之名死去,正如众人所言,纵使轮回亿万次,也不曾后悔。
反之,若终生不得再见教旗重扬,纵使躲过劫波、逍遥世外,灵魂深处也将永远缺失一角,不得安宁。
这份执着,并非贪恋圣人讲道之机缘,亦非眷恋所谓“截教门人”的虚名权势。
毕竟通天当年只是散去教众,并未逐出师门。
圣人亲传的身份仍在,福泽机缘未曾断绝,即便没有“截教”之名,诸多好处依然可享。
真正让他们无法割舍的,是那个名为“截教”的归属。
对他们而言,那不只是一个宗派称谓,而是心灵的故土,精神的归处。
失去它,就如同孤舟断缆,漂泊无依;肉身虽存,魂魄却无所寄托。
这,才是万仙甘愿赴死、誓求复兴的根本所在!
这一声声呐喊,汇聚成撼动乾坤之势。
即便是正因屡遭漠视而怒火中烧的元始,也不得不稍稍收敛心神,将目光投向这群意志如钢的截教旧部。
望着那一片齐整如一的脊梁,连元始心头也为之微震。
其他阐教弟子更是无须多言。
此刻他们心中,早已翻涌起无穷悔意。
若早知截教万仙竟有这般惊人的向心之力,当初绝不会以石矶为饵,更不该将算计落到截教头上。
即便抛开通天教主本身的道行不谈,单是这群弟子所展现出的齐心与决绝,就足以令人胆寒。
招惹这样一个整体,无异于掀翻蜂巢,群起而噬。
封神之劫终有尽头,可这般凝聚如一的万仙之势,却会随岁月累积愈发不可撼动。
如今结下此仇,恐怕万世轮回都将难安,又何苦至此?不如另择他途,对付些零散孤弱之辈,岂不省力得多?
悔恨如潮,却已无处可退。
世间从无回头之路,此时的阐教众人,唯有怀着满心惶恐与不安,静观事态滑向未知的深渊。
通天教主立于九霄之上,面容肃然。
忽然间,一股浩荡威压自他体内喷薄而出,直贯苍穹。
但这股力量并未指向元始,也未针对阐教,反而如山岳般倾压在截教自家门人身上。
那跪伏于地的万千弟子身形微颤,面色泛白,显然承受着巨大压力。
然而这压迫并非无度,通天所施加的威势,恰如尺量寸测,紧贴众人的极限边缘,既不让其崩溃,也不使其轻松。
虽无真正伤损,但那种濒临极限、随时可能崩裂的窒息感,仍让万仙心头阵阵发紧,冷汗暗生。
“尔等可敢直言——纵入劫灰,形神俱灭,亦不改初心?”
声音自高空落下,缥缈难测,似问,似试,谁也捉摸不清其背后真意。
“弟子!万死不辞!”
回应如雷,齐整如一。
没有半分迟疑,没有一丝动摇,唯有一腔赤诚与坚定,响彻天地。
“嘶——”
这一声呐喊,震得三界失语。
喜欢洪荒:开局夺舍通天,震惊鸿钧!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洪荒:开局夺舍通天,震惊鸿钧!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