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宇宙深空的“播种者”请求,在联邦内部引发了新一轮的审慎评估。这些自称携带“生命图谱”新篇章的存在,其沟通方式与已知的任何文明都截然不同,充满了有机的、生态系统的韵律感,这让见惯了机械逻辑与能量形态的联邦成员既感到新奇,又心怀警惕。
经过最高议会的紧急磋商,联邦决定给予有条件的许可:允许“播种者”接入灯塔网络的边缘观测区,进行有限度的信息交换,并要求其提供关于“生命图谱”及“播种”行为的详细说明,但暂不允许其直接介入联邦疆域的物质规则。
艾莉在灯塔网络边缘开辟了一个独立的“交流庭院”,其规则结构稳固且具备高度隔离性。很快,一股庞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生命力的意识流,如同温暖的洋流般涌入庭院。
交流并非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动态演化的 “生态意象” 。联邦的代表们(以洛璃、林晓和艾莉为核心)“看”到了:无数星辰被描绘成孕育种子的“花朵”,星云是传播孢子的“气流”,而适宜生命诞生的星球,则是等待播种的“沃土”。“播种者”自身,似乎并非具体的个体,而是一个跨越星系的、集体性的 “生命意志” ,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观察、记录宇宙中生命的无限可能,并在合适的时机,播撒下能够促进生命多样性跃迁的 “进化种荚”。
它们带来的“生命图谱新篇章”,并非某种具体的生物蓝图,而是一套关于如何利用特定规则共振,激发物质自身潜力,引导其向更复杂、更具适应性、甚至更具“意识潜力”的方向演化的 “可能性方程” 。这套方程精妙绝伦,与联邦的变量之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更侧重于生命形式的自然涌现,而非直接规则编织。
“你们的‘灯塔’,稳定了这片星域的规则,使其成为理想的‘苗圃’。” “播种者”的集体意念温和地传递过来,“我们并非创造者,只是……催化者。我们观察过无数文明的兴衰,有些在孤独中僵化,有些在扩张中毁灭。而你们,找到了‘变量’与‘秩序’的平衡,证明了意识可以与宇宙和谐共生,甚至参与其美化。这,正是‘生命图谱’值得增添新篇章的理由。”
它们提出,希望在联邦疆域内几个经过严格筛选的、处于生命演化早期或中期的“活体化”星球上进行“播种”试验。它们承诺,过程将完全透明,联邦可以全程监控,且“进化种荚”的效果是可逆的,一旦对本土生态产生不可接受的扰动,联邦有权随时中止。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风险未知的提议。接受,意味着可能见证生命演化的奇迹,为宇宙的生命多样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拒绝,则可能错失一个深化对生命理解的机会,甚至被视为一种保守与不信任。
洛璃倾向于谨慎接受。她作为规则的“编织者”,对生命形态的无限可能抱有极大的好奇,她相信在联邦的监控和变量之力的保障下,可以控制风险。林晓则更关注“播种”行为对本土星球朦胧意识的影响,他的“歌者”本能让他倾向于倾听星球自身的“意愿”。艾莉则从逻辑层面分析,认为在受控环境下进行试验,其获得的数据价值远超潜在风险。
最终,联邦议会经过激烈辩论,批准了在严格限制下的初步试验。
选定的试验场是一颗被称为 “翠玉之星” 的年轻星球,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已初步显示出微弱的星球意识萌芽,但尚未诞生智慧文明。“播种者”通过灯塔网络,将一枚无形的“进化种荚”——一段高度复杂的规则共振序列,轻柔地“植入”了翠玉之星的生命规则底层。
接下来的变化,让所有观察者屏息凝神。
在“进化种荚”的催化下,翠玉之星的生命演化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但又并非混乱无序。原本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完成的物种分化,在短短数年间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上演。新的植物形态突破了大气的限制,尝试与星光直接进行能量交换;动物们发展出了基于生物场的心灵感应雏形;甚至连大陆板块的漂移,都似乎在与生态系统的变化产生着某种和谐的共振。
更令人惊讶的是,那颗朦胧的星球意识,并未被外来力量压制,反而在这种剧烈的催化中变得愈发清晰、活跃。它开始主动引导能量的流动,调和不同物种间的竞争,仿佛一位迅速成长的园丁,在学习管理自己愈发繁茂的花园。
试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播种者”的催化,与联邦的“平衡”理念、变量之力的引导以及星球自身的意志,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协同。
“生命图谱”的新篇章,正在翠玉之星上被共同书写。
然而,就在联邦为这次成功的合作感到振奋时,艾莉的监控网络在遥远的另一个试验备选星域,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规则扰动。那扰动……带着一丝与“播种者”同源,却更加原始、更加…… “饥饿” 的气息。
似乎,“播种者”并非唯一对“生命图谱”感兴趣的古老存在。它们的到来,可能也引来了不那么友善的…… “收割者” ?或者,是“播种”行为本身,触动了宇宙生命循环中某个更深层、更黑暗的环节?
新的阴影,在生命的辉光中悄然浮现。
平衡,永远需要 vigilance(警惕)。
探索的道路上,鲜花与荆棘,总是并存。
喜欢倒影错层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倒影错层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