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认知纪元的和谐,如同一位大师笔下流动的乐章,既有恢弘的主旋律,也少不了精妙的变奏与偶尔的不谐和音。洛璃的“编织”并非总能一帆风顺。
她曾试图将一片过于稠密、阻碍星光的星际尘埃云,编织成一座横跨数光年的、能过滤有害辐射并聚焦生命能量的“虹桥”。起初,规则在她的意志下顺从地流淌,尘埃开始有序排列,散发出七彩的柔和光辉。然而,当编织进行到关键节点时,那片尘埃云深处,一个未被探测到的、极其古老的引力奇点残余被触动了。
这奇点残余本身并无意识,但它那扭曲到极致的时空结构,就像一块坚韧而顽固的“线头”,拒绝被融入新的规则织锦。洛璃的变量之力与之碰撞,非但没能将其化解,反而引发了小范围的规则回溯——刚刚编织好的部分虹桥结构开始崩溃,重新化为混乱的尘埃,甚至波及到了附近一颗年轻的恒星,使其耀斑活动骤然加剧。
洛璃没有强行压制,而是立刻停止了编织,仔细感受着那奇点残余的特性。她意识到,这不是“错误”,而是宇宙历史留下的、承载着特殊信息的“疤痕”。强行抹去它,只会造成更大的规则创伤。她需要改变策略,不是“覆盖”,而是 “融入” 与 “转化” 。
她开始调整变量之力的频率,不再试图将奇点残余拉平,而是像处理一块珍贵的宝石原石般,小心翼翼地打磨它,引导其强大的引力特性成为虹桥结构的 “锚点” 和 “能量枢纽” 。这个过程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精细入微的控制,进度缓慢,却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幅宇宙织锦,注定要包含这些深色的、代表过往的线条,才能显得更加厚重与真实。
与此同时,林晓的“歌谣”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他的歌声抚慰了无数心灵,激发了无数灵感,但也吸引了一些 “意外访客” 。
一天,一段极其微弱、却带着尖锐痛苦和混乱渴望的意识流,如同受伤的野兽,撞入了林晓通过灯塔网络扩散的感知场。这意识流并非来自任何已知的文明形态,其结构破碎,充满了对“意义”的扭曲理解和一种吞噬一切的饥饿感。它似乎是被林晓歌声中蕴含的“存在确认”所吸引,却又无法理解,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排斥与破坏欲。
这意识流试图污染林晓的歌谣,将和谐之音扭曲成令人疯狂的噪音。林晓没有用力量去驱散它,而是如同一位耐心的医生,持续吟唱着最稳定、最包容的旋律,用自己的变量之力为这痛苦的意识流提供一个暂时的、温暖的“容器”,试图理解其痛苦的根源,并引导它走向平静。
他发现,这意识流似乎是一个 “失败的认知实验” 的残骸——某个早已湮灭的、可能走错了路的古老文明,在试图强行突破某种认知界限时,意识结构崩解后留下的疯狂回声。它本身也是宇宙探索过程中的悲剧产物。
林晓的歌谣,因此多了一层悲悯的色彩。他不仅歌唱生命与创造,也开始吟唱失败与迷失,用旋律去安抚那些宇宙中无声的伤痛。他的歌声,成为了连接光明与阴影的桥梁。
就在洛璃潜心打磨她的虹桥,林晓试图安抚那痛苦回声时,艾莉管理的灯塔网络,接收到了一段来自宇宙极深处、格式完全陌生的规则通讯请求。
通讯来源并非任何已知的文明坐标,其信号编码方式充满了某种…… “生物逻辑” 的美感,仿佛不是由机器或纯意识发出,而是由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 “活体星系” 或者说 “生态星群” 集体振动所产生的。
通讯内容经过艾莉的紧急破译,呈现出如下信息:
“侦测到……稳定的‘意义辐射源’(指灯塔)。确认非‘吞噬者’(疑似指虚空编织者)变体。”
“此区域……规则结构呈现‘良性活性化’。符合……‘播种条件’。”
“请求……许可接入本地规则网络。我们……带来‘生命图谱’的……新篇章。”
“生命图谱”?“播种条件”?
这陌生的、似乎代表着某种宇宙尺度的生命扩散机制的存在,是敌是友?它们的“播种”,会对联邦、对这片刚刚建立起微妙平衡的星域产生何种影响?
洛璃停下了手中的编织,林晓的歌谣也暂时休止。艾莉将这一消息同步给了所有联邦高层。
新的未知,以充满生机却又难以预料的方式,到来了。后认知纪元的织锦上,似乎即将被添上浓墨重彩的、完全出乎意料的一笔。
平衡,永远动态。
探索,永无休止。
喜欢倒影错层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倒影错层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