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张家的小楼就彻底热闹了起来。
林文静起了个大早,在厨房里叮叮当当,把早就备好的水果、糕点、纸钱一一清点装袋。
张建军则沉默地将一瓶好酒用布包好,那是外公生前最爱喝的牌子。
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一种肃穆的安静。
张勤也醒了。
她没有下楼,只是站在自己房间的窗边,看着天色从墨蓝一点点泛出鱼肚白。
这次,她心里很平静。
天光大亮时,两辆越野车准时停在楼下。一行人没有多言,默契地上了车,朝着城郊的墓园驶去。
两位老人最终还是合葬在了一起,在一片青翠的山坡上,面朝东方。
墓碑擦拭得干干净净,照片上,外公依旧目光如炬,外婆笑得温婉。
林文静把祭品一一摆好,点燃了香烛。青烟袅袅,混着清晨的薄雾。
张勤没有哭。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墓碑前,看着那两张熟悉的笑脸。
她在心里,无声地诉说。
外公,外婆,我来看你们了。
我带他来了。她侧过头,看了一眼身旁安静站立的周怀瑾。他叫周怀瑾,对我很好,你们放心。
我现在在做很重要的研究,关于电池的。就像我们脚下的土地,能给所有东西提供力气。等研究出来了,我们的国家会更厉害。
她絮絮叨叨,把这大半年的事情,在心里说了一遍。
说完,她感觉心里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轻轻落了地。
她冲着墓碑,深深鞠了三个躬。
周怀瑾也跟着,郑重地鞠了三躬。
离开的时候,张勤没有再一步三回头。她知道,他们一直都在。
回到家,已是中午。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放大装裱的全家福,是外婆走之前,她陪着拍的那张。照片里的她,眼睛还是红的,但依偎在外婆身边,笑得很用力。
她看了很久。
直到身后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勤勤,下来吃饭了。”是周怀瑾的声音。
张勤才回神,连忙应了一声。“来了!”
她拉开门,周怀瑾就站在门口,眼里带着一丝询问。她对他笑了笑,跟着他一起下楼。
午饭的气氛比早上轻松了许多。
吃完饭,张勤拍了拍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大舅,小舅,大姨。”
她看向自己的亲人。
“我给你们每家都准备了点小礼物。”
秦月荣和汪淑英会意,立刻和徐明一起,从门外搬进来几个巨大的纸箱。
“这是国内最新款的‘天工四代’台式电脑,我托人买的,比市面上的好用。”张勤指着那些箱子,“装好了就能上网,能看新闻,也能打字。”
林家几个舅舅姨妈都愣住了。
电脑?
那可是个稀罕玩意儿!听说一台就要上万块!
“这……这太贵重了!”大舅林文兵第一个摆手。
“是啊勤勤,我们哪用得上这个!”小舅林文杰也跟着说。
“用得上。”张勤态度坚决,“以后我不在家,你们想我了,可以学着打字,给我发邮件。比打电话方便。”
她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直接对秦月荣她们说:“秦助理,汪姐,徐明,麻烦你们了,帮我舅舅他们把电脑都安装好。”
三家人推辞不过,最后只能千恩万谢地收下了。
“我们走。”张勤对周怀瑾说。
车子驶离x小巷,朝着王校长家的方向开去。
“去见我的初中校长,王和平。”张勤一边开车,一边说。
“他和我以前的班主任杨老师,对我来说,和家人一样。”
周怀瑾坐在副驾,安静地听着。
“王校长脾气有点倔,眼睛里揉不进沙子。”
张勤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不过人特别好,特别护短。”
周怀瑾笑了笑,“我明白。”
车停在王校长家小院门口。
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大机箱。
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笑声。
门虚掩着。
张勤推开门,屋里的景象让她也笑了。
王校长家客厅里,挤满了人。
李向阳和吕为民正围着王校长说话。
旁边的杨志刚老师,也就是他们当年的班主任,端着茶杯,满脸笑容。
“校长!杨老师!”张勤喊了一声。
屋里所有人都转过头来。
“你这丫头!总算舍得回来了!”王校长看到她,立刻站起身,佯装生气地指着她。
李向阳更是夸张地冲了过来,“老大!你可算出现了!”
张勤把机箱放在地上,擦了擦汗,然后拉过身后的周怀瑾。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她清了清嗓子,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大大方方地介绍。
“校长,杨老师。”
“跟你们介绍一下。”
“这是周怀瑾,我对象。”
客厅里有片刻的安静。
李向阳和吕为民是早就知道的,挤眉弄眼地笑。
杨志刚老师则是惊喜地睁大了眼。
而王校长,他扶了扶老花镜,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周怀瑾。
周怀瑾上前一步,对着王校长和杨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王校长,杨老师,你们好。我是周怀瑾。”
“经常听勤勤提起你们。”
王校长没说话,点了点头,指了指沙发。
“坐。”
还是杨志刚老师先开了口,他笑着对张勤说:“勤勤,你这可是第一次带同学以外的人来啊!这小伙子,看着就一表人才!”
“那是!”李向阳立刻接话,“杨老师你不知道,周哥可厉害了!深市那边的大领导!”
“哦?”王校长终于开了口,他看向周怀瑾,“在政府工作?”
“是,在市府办公室。”周怀瑾回答。
“搞行政的。”王校长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我们勤勤,是搞科研的。你们俩,一个务虚,一个务实,能聊到一块儿去吗?”
周怀瑾笑了,他坐直身体,看着王校长。
“王校长,您说反了。”
“我认为,勤勤他们这样的科学家,才是务虚的。”
“他们仰望星空,探索的是人类的未来和未知。”
“而我们这些做行政的,才是务实的。”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他们这些仰望星空的人,把脚下的路铺平,把路上的石头和钉子都清干净。让他们可以走得更稳,更远。”
周怀瑾话音落下,客厅里没人说话了。
李向阳和吕为民张着嘴,忘了合上。
王校长端着茶杯的手,就那么停在半空中。
他看着周怀瑾,看了足有十几秒。
最后,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
“砰!”
“说得好!”
他竟然笑了。
“为仰望星空的人铺路!说得好!”
他站起身,在屋里走了两步,忽然回头。
“走!别在屋里待着了!我带你们去个地方!”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门。
王校长走在最前面,领着他们,穿过家属院,走进了省一中的大门。
校园还是老样子,只是教学楼翻新了,操场也铺上了塑胶跑道。
王校长指着一栋教学楼的三楼。
“还记得吗?”他问张勤他们,“你们当年就在那儿,三班。”
“记得!”张勤大声回答。
怎么会不记得。
那是她的整个青春。
“去年同学聚会,你没来,好多同学都念叨你呢。”杨志刚老师笑着说。
“我在基地,出不来。”张勤有些遗憾。
“没事!”李向阳一拍胸脯,“今年过年,我再办一次!老大,你这次可不许再鸽了啊!”
“好!”张勤笑了,“今年,我一定来!”
她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周怀瑾。
他正含笑看着她。
王校长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背着手,看着远处夕阳下的校园,忽然开口。
“丫头,长大了。”
喜欢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