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隧穿器里的竹简
青林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最后一次校准坐标时,实验室的恒温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液氮冷却管的压力表指针疯狂跳动,量子隧穿器的环形加速舱内,淡蓝色的等离子体开始呈现出诡异的螺旋状——这是时空锚点即将崩解的征兆。
“还有30秒。”qL的电子音毫无波澜,“目标时间:公元前500年,误差±5年;目标地点:苦县厉乡曲仁里,经纬度锁定完成。”
公元前500年。青林盯着舱壁上的历史年表,李耳应该正在周王室的藏书室担任守藏史。那个被后世尊为“老子”的人,此刻或许正对着一堆甲骨文皱眉,绝不会想到三千年后,有人会用超越时代的科技,只为验证他笔下那五千言的智慧。
隧穿器猛地一震,加速舱的舷窗变成混沌的灰色。青林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顶涌,视网膜上浮现出重叠的影像:一边是实验室里跳动的粒子轨迹,一边是黄土路上缓慢行走的牛车,车辙里的泥水映出半轮残月。
当眩晕感褪去时,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竹林里。脚下的泥土带着潮湿的腐叶气息,空气里弥漫着某种从未在现代检测到的微量元素——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未经工业污染的大气中,天然存在的负氧离子浓度峰值。
“你手中的器物,转得很有趣。”
青林猛地转身,看见个穿着粗布褐衣的老者站在竹影里。他的头发用木簪束起,腰间系着块没有任何纹饰的玉佩,手里捧着卷用麻绳捆扎的竹简。最让青林震惊的是老者的眼睛,瞳孔的颜色比常人浅,在月光下泛着类似陨铁的金属光泽。
量子隧穿器的便携终端还在掌心发烫,屏幕上的时空坐标显示稳定。青林按下关机键,终端折叠成巴掌大的金属块,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老先生见笑了,是晚辈自制的小玩意儿。”
老者却没看他的手,目光落在他身后的竹林:“方才你出现时,这些竹子的影子往反方向偏了三寸。寻常人会以为是风,可今夜无风。”他顿了顿,指尖轻叩竹简,“你来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地方?”
青林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描述的是宇宙诞生前的混沌状态。在量子物理中,对应的正是奇点爆炸前的时空形态。
“晚辈青林,从三千年后来。”他决定坦诚,“听闻老先生正在撰写部关于‘道’的着作,特来请教。”
老者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仿佛藏着星图:“三千年?不过是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一瞬。我确实在写些东西,只是还没想好该叫什么。你若不嫌弃,可随我回草庐小坐。”
草庐建在渭水支流的岸边,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墙角种着几株类似灵芝的菌类。青林后来在终端的生物数据库里查到,这种菌类含有天然的致幻成分,但老者用来泡茶时,茶汤里却检测出稳定的量子纠缠态——就像用最原始的方式,泡出了杯能观测叠加态的薛定谔茶。
“你说你们那里,人能飞到月亮上?”老者给青林斟茶时,竹简在案几上自动排列成整齐的队列,仿佛有看不见的力场在作用,“用什么?木鸟?还是风鸢?”
“用火箭。”青林调出终端里的土星五号结构图,全息影像在油灯下微微颤抖,“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遵循的是‘反者道之动’的原理。”
老者的眼睛亮了:“反者道之动……这个说法好。”他拿起支新的竹简,用刻刀在上面划下这六个字,“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你看这火箭,燃料是阳,反作用力是阴,缺了哪样都飞不起来。”
青林突然注意到案几上的竹简已经堆了半尺高,最上面一卷的标题用朱砂写着“道经”二字。他伸手想拿,却被老者按住手腕——他的指尖触碰到了青林掌心的终端,终端突然自动开机,投射出《道德经》的电子文本,从“道可道,非常道”到“天之道,利而不害”,整整五千一百六十二个字。
老者的目光在电子屏上停留了片刻,既不惊讶也不好奇,只是轻轻摇头:“这五千字,像给长江修了道堤坝。后人或许会以为水只能在堤坝里流,却忘了水本无形。”
他拿起刻刀,在新的竹简上写下三个字:“道纪经”。然后将竹简扔进油灯的火焰里,奇怪的是竹简没有燃烧,反而在火中变得透明,里面浮现出流动的星图,与青林在“文王”号上见过的猎户座星图完全吻合。
“真正的道,不在文字里。”老者的声音仿佛从星图深处传来,“在你终端里的火箭燃料公式里,在渭水的水流里,在你我此刻的呼吸里。五千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你若盯着手指看,就错过了月亮。”
青林的终端突然发出警报,屏幕上的时空坐标开始闪烁红色。他知道这意味着时空锚点即将松动,必须在半小时内返回,否则会被卷入时间乱流。
“晚辈该告辞了。”他站起身,掌心的终端已经烫得像块烙铁,“临别前,敢问老先生一句:您写下的这些,究竟想告诉后人什么?”
老者从怀里摸出块黑色的石头递给青林,石头的质地像黑曜石,却能在黑暗中自发产生微弱的电流。青林后来检测发现,这是块含有天然铀-238的陨石,辐射强度恰好维持在对人体无害的阈值。
“告诉他们,”老者的身影开始在竹影中变得模糊,“‘道’不是答案,是提问的方法。就像你手中的石头,它自己不知道会发光,是因为有人在看它。”
当青林的身体被量子隧穿器包裹时,他最后看见的是老者正在竹简上刻下的新句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万物也在生三,生二,生一,生道。”
终端的屏幕在时空穿梭中自动亮起,青林惊讶地发现,原本存储的《道德经》电子文本正在自动改写,五千一百六十二个字的间隙里,不断涌现出新的字符,这些字符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而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代码,最终汇聚成一行指令:“检测到智慧文明,启动星际交流协议。”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未来星空记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