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在剧痛中睁开眼时,首先闻到的是消毒水与青铜锈混合的气味。他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国家博物馆的修复室里,窗外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新闻:“殷墟新发现颠覆历史认知,专家证实商周存在机械文明”。
手边的青铜匣子静静躺着,匣盖敞开,里面的齿轮却不见了——原本嵌着齿轮的凹槽里,多了块半透明的晶体,里面封存着一缕银白色的雾气,细看竟在缓慢流动,像被凝固的时间。
“你昏迷了三天。”李教授推开门,白大褂上沾着金属碎屑,“我们在牧野遗址的青铜碎片里,提取到了这种晶体。成分分析显示,它含有超出地球自然存在的115号元素——和‘文王’号引擎的燃料相同。”
青林抓起晶体对着光看,雾气里突然浮现出模糊的人影:是姜子牙站在昆仑墟的量子屏障前,手中的杏黄旗正在溶解,化作点点光粒渗入屏障。他的声音穿透晶体传来,带着电流般的震颤:“屏障能撑三千年,三千年后,该由你们造新的了。”
修复室的门被撞开,小陈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来,屏幕上是卫星拍摄的全球能量分布图——从殷墟到昆仑,从西岐故地到洛阳盆地,数十个红点正在同步闪烁,频率与青铜匣子的齿轮转动完全一致。
“是‘文王’号的信标。”青林的指尖抚过晶体表面,雾气里的人影换成了周公旦,他正在星舰的控制台前输入指令,“当年封存的不仅是技术,是遍布九州的能量节点。商纣的机关术来自外星,但这些节点……”
“是华夏先民自己造的。”李教授调出节点的剖面图,“每个红点下方都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作坊遗址,那些被当作礼器的玉琮,实际是量子计算机的存储器。”
青林突然想起在“文王”号舰桥发现的龟甲,甲片上的裂纹不是占卜记录,是二进制算法。他抓起晶体冲向博物馆的地下库房,那里存放着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合集。当晶体贴近其中一片甲骨时,裂纹突然亮起,在空气中投射出全息影像:
商纣的祭祀坑深处,并非只有机械奴隶。数百块玉琮组成的阵列正在运行,中央悬浮着个篮球大小的黑色球体,球体表面的纹路与青铜巨人的核心完全相同。纣王的影像站在球体前,脸上戴着青林在牧野见过的青铜面具:“只要融合外星核心与玉琮阵列,就能打开通往母星的通道。到那时,整个太阳系都是我的牧场。”
影像突然扭曲,玉琮阵列的光芒开始熄灭。青林看见周文王的身影出现在阵列旁,他的手掌按在黑色球体上,皮肤与球体接触的地方冒出白烟,像烙铁烫在冰上。球体的光芒随着他的呼吸逐渐减弱,最终化作枚戒指——正是姜子牙交给青林的那枚反物质容器。
“原来如此。”青林的喉咙发紧,“文王不是注入基因序列,是用自己的生命能量中和了外星核心的侵略性。他把武器变成了钥匙。”
晶体突然剧烈震动,雾气里的人影全部消失,只剩下不断重复的坐标。青林将坐标输入全球能量分布图,红点连成的轨迹赫然是幅放大的洛书,而轨迹的交汇处,是正在修建的FASt天眼射电望远镜。
“他们要我们用天眼发送信号。”李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给猎户座旋臂的‘文王’号发送信号。”
当天眼的馈源舱对准猎户座时,青林站在控制台前,手中的晶体与天眼的主馈线相连。他想起牧野之战后,士兵们在青铜巨人的残骸里找到的星图——那不是导航图,是份邀请函,标注着地球在银河系的精确坐标。
“发送什么?”操作员的手指悬在发射键上。
青林看着晶体里重新凝聚的人影:这次是周武王,他站在牧野的尸骸旁,手中的青铜剑正将商军的超导线圈劈成两段。剑刃反射的阳光里,青林看见自己的脸与武王的脸重叠在一起,眉骨处都有颗淡褐色的痣。
“发送我们的历史。”青林按下确认键,“从玉琮到量子计算机,从甲骨到射电望远镜,告诉他们,我们不仅接住了齿轮,还让它转得更快了。”
信号发送的瞬间,全球的能量节点同时爆发强光。青林在强光中看见无数重叠的画面:周公旦在星舰日志里绘制的地球未来蓝图、姜子牙在昆仑墟埋下的超导材料、商纣未完成的星际通道设计图……所有画面最终汇聚成块巨大的甲骨,上面刻着新的文字:“人,非刍狗,乃星辰。”
三天后,青林在修复室整理青铜碎片时,发现每块碎片的内侧都刻着细小的符号。拼接起来后,不是星图,是张元素周期表,从氢到钚,每个元素都用对应的甲骨文标注。最末一行是空白,旁边刻着行小字:“待尔等填之。”
小陈突然冲进来说,全球各地的古老遗址都有异常。埃及金字塔的石块开始自主拼接,玛雅神庙的壁画浮现出新的星图,两河流域的泥板文书渗出液态金属——所有古文明的“神迹”,都在同一时间苏醒。
“姜子牙说得对。”青林望着窗外的星空,猎户座的方向有颗新星正在变亮,“三千年不是终点,是齿轮换了个方向。”
他将晶体放回青铜匣子,匣盖缓缓合上的瞬间,传来最后一声轻响,像钥匙归位的声音。修复室的屏幕上,三千年后的考古报告自动更新,最末那句批注的下方,多了行新的字迹,笔迹与青林的一模一样:
“齿轮在转,我们也在转。”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未来星空记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