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午后,阳光透过大队部办公室那扇糊着旧报纸的窗户,在斑驳的地面上投下斜斜的光斑。
孙书记独自坐在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桌上,摊开着砖瓦厂这个月的报表,旁边还放着几块颜色暗红的砖样。
砖是烧出来了,质量也一天比一天稳定,可这销路……供销社那边明确表示爱莫能助,附近村子要么用土坯,要么咬咬牙去县里买,对他们这社队企业生产的砖,总带着几分不信任。眼看砖瓦棚下积压的砖块越来越多,参与烧砖的社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那眼神里的疑虑和焦急,像针一样扎在孙书记心上。再找不到销路,这刚点燃的希望之火,恐怕就要熄灭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张九烨掀开竹帘走了进来。他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裤腿上还沾着点泥星,显然是刚从哪个工地过来。
“书记,还为砖的事发愁呢?”张九烨拉过一张条凳坐下,目光扫过桌上那几块砖和孙书记紧锁的眉头。
孙书记重重叹了口气,把报表往张九烨面前推了推:“可不是嘛!九烨,砖是越烧越多,堆在那儿快成山了。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喝,占着地方,还压着咱们的本钱。再这么下去,人心都要散了。”
张九烨没有立刻去看报表,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才缓缓开口:“书记,愁解决不了问题。我这两天,倒是在琢磨一个事儿。”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点声音,“我记得清清楚楚,咱们张家湾生产队账上,还有一笔十五万的款子,是之前集体攒下和去年副业的积累,原计划是分三年逐步返还给社员,算是给大家的一个盼头和保障。”
孙书记点点头:“是有这笔钱,这是社员们的血汗钱,动不得。”
“不是动,是换个法子用。”张九烨眼里闪着光,“我的想法是,咱们不如直接去问问社员们,他们是愿意按老办法,等着年底分那点现钱,还是……想用这笔钱,换成咱们自己烧的砖,盖上几间亮堂堂的新房子?”
“盖新房?”孙书记愣了一下。
“对!盖新房!”张九烨的语气变得热切起来,“咱们可以规划一块地,就靠近路边、水源好的地方,集中盖一个新农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盖在一起,整齐划一。趁这个机会,把咱们村那破旧的小学翻修扩建一下,还有村部、大礼堂、村里的医务室,甚至知青宿舍,都集中建在那一片!让那片地方,成为咱们张家湾真正的中心!”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用手在桌上比划着:“咱们可以统一拉上自来水,把厕所都建在屋里,不用再大冬天跑外面冻得哆嗦!再把通往那边的主路修整一下,安排拖拉机固定停靠,方便大家进出城!咱们要把日子,过得跟城里一个样!”
孙书记听着,眼神从最初的疑惑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张九烨继续给他算账:“书记您想,那十五万,分摊到咱们队总共六万六千个工分上,一个工分值两块多钱。咱们队两百多口人,平均下来,每人能折合差不多三百个工分,一户人家,少说也能顶个一千块钱!用这笔钱,加上咱们自己产的砖,成本价算,三分钱一块!直接从他们应得的钱里抵扣。由咱们大队自己的建筑队来施工,工钱也能算便宜点。到时候还可以公分抵扣,这样算下来,一户人家,起一座两层、甚至三层楼房的小院子,完全有可能!”
“好!好啊!九烨!”孙书记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的红光,“你这脑子转得是真快!这哪是一举两得,这简直是一举夺得啊!”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手指一根根掰着数:“第一,人口集中了,村子就有了生气,能繁荣起来!第二,用砖抵债,把村里欠社员的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资产,债减轻了,钱还在村里流转!第三,给咱们的建筑队找到了长期稳定的活计,这是锻炼队伍、提高技术的好机会!第四,社员们能住上做梦都想不到的新房子,这积极性还能不高?第五,”他停下脚步,眼睛放光地看着张九烨,“盖了新房子,总得添置新家具吧?咱们那木匠组、篾匠组,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家具厂是不是也能顺势搞起来了?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胸中的郁结之气尽数吐出。“我这就去叫你们张家湾的小队长来!马上落实!”孙书记雷厉风行,立刻吩咐门外的一个小年轻去叫人。
没过一刻钟,张家湾生产队的小队长张老蔫就小跑着赶来了,他头上冒着热气,脸上带着些许忐忑,不知道书记这么急叫他来是为了啥。
孙书记没让他多猜,直接把张九烨的设想,用更通俗易懂的话跟张老蔫说了一遍:“老蔫啊,村里的砖暂时没找到外面的买主,但我们想了条新路子,给咱们自己村民盖房子!你用最快的速度,统计一下你们队,有多少户人家愿意用队里欠他们的那笔钱,折算成工分,再按三毛钱一块的成本价,换成砖头盖新房的!到时候,村里计划把大礼堂、小学、医务室、知青点这些重要的地方,都集中建在你们张家湾附近那片规划地上!以后村里盖房子都往那一块使力,大家聚居在一起,既热闹方便,也利于管理,生活也安全!”
张老蔫听着,眼睛越瞪越大,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给全村盖新房?还是楼房?集中建配套设施?这……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啊!
“书记!九烨哥!这……这是真的?”张老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还有谁不愿意?我敢打包票,除了那没儿没女、实在动不了的孤寡老人,家家户户都盼着哩!我这就去统计!连夜就去!”
张老蔫像是被注入了无穷的力气,转身就冲出了大队部,那架势,恨不得立刻飞回生产队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张家湾的每一个角落。
原本因为砖瓦销路不畅而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被点燃了。村民们围住了张老蔫,七嘴八舌地询问着细节,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期待。
“用欠我们的钱盖房子?还是楼房?这敢情好!”
“三分钱一块砖?拖拉机拉货到家,比县里便宜一半还多!”
“自来水接到家里?厕所也在屋里?那不是跟干部家一样了?”
“赶紧的,队长,我家报名!第一个报名!”
夜幕降临,张家湾却比往常更加热闹。煤油灯和渐渐多起来的电灯光下,家家户户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件大事。张老蔫带着几个记分员,挨家挨户地登记、确认,直到深夜。
统计结果很快出来了,正如张老蔫所料,除了两户确实年事已高、无儿无女,觉得没必要再折腾的老人表示放弃外,张家湾生产队几乎所有人家,都在登记表上按下了红手印,表达了强烈的盖房意愿。
当张老蔫把这份沉甸甸的、按满红手印的名单交到孙书记和张九烨手上时,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砖瓦厂积压的砖头找到了内部消化的巨大市场,社员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看到了实现的曙光,建筑队有了用武之地,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张家湾蓝图,正在他们手中缓缓展开。
那堆放在砖瓦棚下的暗红色砖块,此刻在月光下,仿佛也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它们不再是滞销的产品,而是构筑未来家园的一块块坚实基石。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