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风吹过新落成的养殖场, 带来泥土和新鲜木材的气息。
三处棚舍静静地矗立在各自选好的位置上, 鸭舍邻水, 鸡舍靠坡, 猪圈隐于山坳,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只等着主人入住。
日头刚爬上东边的山梁, 孙书记就背着手, 眉头习惯性地微蹙着, 找到了正在鸭舍旁检查网格地板的张九烨。
“九烨啊,”孙书记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依赖和慎重,“棚子都盖好了,接下来这摊子事,咋弄?三个地方,得派多少人?怎么个派法?我这心里头没个谱,还得你来拿个大主意。”
张九烨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木屑。他知道,技术指导容易,但涉及到具体的人员分配,才是最棘手、最容易得罪人的活儿。他沉吟了一下,开口道:
“书记,这事儿得细琢磨。先说这鸭棚,”他指着波光粼粼的水塘边的鸭舍,“鸭子这东西,散漫,得有人管着。我看起码得三个人。早晚各一次,得有人把它们赶下水,再赶回棚。平时要定时喂饲料,还得时刻盯着,防止它们顺着水游远了跑丢,或者被野物叼了去。”
孙书记点点头,拿出个小本本用铅笔头记着:“嗯,三个人,管鸭子。那鸡舍呢?”
“鸡舍那边,主要是喂食和捡蛋。鸡自己会在荒坡上找食吃,能省不少心,但精饲料也得按时喂。另外,那一片荒山的杂草灌木,也得定期清理,不能让它长得太疯,占了鸡活动的地方,也容易藏蛇虫鼠蚁。两个人,轮换着来,应该够用了。”
“两人管鸡,兼着清理山地。”孙书记一边记一边念叨,随即抬起头,眼神变得凝重,“最要紧的是猪圈!一百头猪崽,可不是闹着玩的。九烨,你上次说容易闹瘟,我这心就一直悬着。”
“对,猪圈最费心,也最怕出事。”张九烨神色严肃起来,“首先,得派两个脑子灵光、手脚麻利、认字最好的人,赶紧去公社兽医站学习!不求学成大神医,起码得会打针、会认常见的猪病、知道咋喂预防药。这是技术岗,马虎不得。”
“这是正理!必须得学!”孙书记重重地点了下头。
“其次,猪圈脏得快,粪尿必须及时清理。得专门安排两个人,当‘铲屎官’,负责每天把粪铲到外面的粪沟里,保持圈内干燥卫生。还得有两个人,专门负责拌料、喂食。光是喂食清粪,这就得六个人了。”
孙书记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六个人?这…这占的劳力也太多了!再加上学兽医的两个,就是八个人盯着一百头猪?那地里活计咋办?”
张九烨苦笑一下:“书记,这就是我要说的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像过去家里那样喂泔水、喂煮熟的野菜麸皮,那就还需要至少四个人,专门去砍柴、挑水、起大锅煮猪食!那耗费的人力就更没边了!一百头猪的吃食,可不是一家一户那小灶台能搞定的。”
孙书记听着,心里飞快地盘算着全生产队的劳力数,越算心越沉。 照这么下去,整个生产队啥也别干了,全都得来伺候这些猪大爷。 他脸上露出了难色:“这…这摊子铺得太大,怕是玩不转啊…”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走‘现代化’路线——喂饲料!”张九烨果断地说,“虽然现在买成品饲料贵,但咱们可以自己尝试配混合饲料,玉米、豆粕、麸皮,再加点鱼粉骨粉。这样能省下砍柴煮食的那四个人,喂食效率也高,猪长得还快。就算这样,养猪这边最少也需要六个人:两个学的、两个铲的、两个喂的。这是最精简的配置了。”
一阵风吹过, 带来猪圈那边新抹的水泥味和山涧溪流的湿气。 孙书记沉默地看着眼前规划整齐但尚未注入生机的圈舍, 又抬眼望了望村里大片等待伺候的庄稼地, 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远处的田埂上, 已经有早起的社员在张望, 显然也在关心这关系着年底分红的岗位分配。
过了好一会儿, 孙书记才猛地一砸吧嘴, 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 他抬起头, 目光灼灼地看着张九烨: “九烨!我看明白了, 这里面门道太深, 没你根本玩不转!这样, 从今天起, **你就是咱们生产队养殖场的总顾问兼厂长!每天给你算十二个工分!具体怎么安排人干活,你说了算!其他的劳力调配、做思想工作,我来!”
张九烨愣了一下,他本意只是出出主意,并没想把自己彻底绑在养殖场上。他更惦记着以后更大的发展。但他看着孙书记信任又带着恳求的眼神,再想到这确实是起步的关键,便点了点头:“成,书记,技术和管理上的事我多操心。但具体派谁,还得您来定夺,您威信高。”
“好!就这么定了!”孙书记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生产队。听说要固定安排人去养殖场,而且还是“技术活”、“轻松活”(至少比刨地轻松),不少人都动了心思。
果然,下午孙书记召集社员宣布初步人选时,会场一下子炸了锅。
“凭啥让王老蔫去学兽医?他字都认不了一箩筐!我去最合适!”
“铲粪那活儿虽然埋汰,但工分高啊!书记,我家劳力多,派我家小子去吧!”
“赶鸭子轻省,还能顺便捞点鱼虾,这好事得轮着来!”
“喂猪吃饲料?那饲料闻着都香!这活儿可不能固定给一两家!”
人们七嘴八舌,吵吵嚷嚷,都是为了那几个看似“肥差”,关系好的互相帮腔,有点小过节的则趁机拆台,场面一时有些失控。
孙书记眼看压不住,猛地一拍桌子,黑着脸吼道:“吵什么吵!当这是菜市场讨价还价呢!养殖场是集体的!不是给你们捞好处的地方!派谁去,是队里根据情况统一考虑!谁再吵,就给我去挑大粪浇地!”
书记一发火,场上顿时安静了不少。孙书记虎着脸,开始宣布最终决定:“兽医,派识字的高中生李家老二和细心的孙家丫头去学!铲粪,由劳力最强的屠家兄弟负责!喂猪食,交给最负责的王景生夫妇!赶鸭子的…鸡舍的…”
他一个个名字念下去,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在他多年积威之下,总算没人再敢公开反驳。一套维系着技术、劳力、人情世故的班子,总算磕磕绊绊地搭了起来。
张九烨在一旁看着,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这群习惯了土里刨食的农民,尽快转变为合格的饲养员。他的厂长之路,注定不会轻松。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