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首页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平步青云(骑鹤人)子弹世界绝品少年高手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武神主宰龙图案卷集妖焰通天一夜掠夺:兽虐总裁,请你温柔!穿越八零:俏军嫂逆袭兵哥哥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4章 陈邦正江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 淮河岸的水泥长堤与辽国公的千里布局

江淮平原的暮春,潮湿的水汽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淮河两岸。凤阳县城外的淮河堤坝工地,从黎明时分就已人声鼎沸,近两千名民夫、士兵分散在三里长的堤岸上,有的背着装满砂石的土筐,在泥泞的田埂上艰难跋涉;有的握着夯锤,喊着号子将地基砸实;还有的围着石灰窑,小心地将烧好的水泥粉末装袋——窑火熊熊,将半边天空染成橘红色,与河面上的晨雾交织在一起,恍若幻境。

陈邦正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台上,手里攥着一卷泛黄的图纸,图纸边缘被反复折叠的痕迹磨得发白。他时不时低头对照图纸,又抬头望向施工现场,眉头微蹙——这已经是他抵达江淮的第五天,也是他第五次亲自盯在工地上。三天前,他刚到凤阳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旧堤坝多处渗漏,浑浊的河水顺着裂缝渗出,在堤脚积成一个个小水洼;几个民夫懒洋洋地坐在土堆上晒太阳,手里的夯锤扔在一边;凤阳县令张茂才派来的监工,正拿着鞭子抽打一个动作稍慢的民夫,嘴里还骂骂咧咧。

“将军,您都在这儿站了两个时辰了,吃点干粮歇会儿吧。”副将周通捧着一个布包走来,里面是几个粗粮馒头和一碟咸菜,“这水泥堤坝按您说的法子建,比老堤坝结实多了,肯定能顶住汛期。”

陈邦正接过布包,却没打开,目光依旧落在不远处的水泥搅拌区:“结实不结实,得等洪水来了才知道。去年汛期,就是因为张茂才挪用修堤公款,用沙土冒充石料,导致堤坝溃了个三丈宽的口子,下游三个村子被淹,淹死了七十多口人,冲走了上千石粮食。这种事,绝不能再发生。”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周通知道,陈邦正这话不是凭空感慨——三天前,他们刚到凤阳,就收到了情报司暗探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载着张茂才的贪腐行径:挪用修堤公款三万两白银,一半用来在城里买了宅院,另一半送给了淮安的盐商,换取盐引专卖权;为了掩盖亏空,他下令用沙土混合少量石料修筑堤坝,还威胁工匠不许声张。

“张茂才这狗官,真是胆大包天!”周通气得咬牙,“昨天咱们去县衙查账,他还装模作样地说‘修堤款项分文未动’,要不是暗探早就拿到证据,说不定还真被他蒙混过关了。”

陈邦正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江淮防务总领”六个篆字,边缘还刻着细密的云纹——这是他离开南京前,王磊在辽国公府书房亲手交给她的。当时王磊将令牌放在他掌心,沉声道:“邦正,江淮是大明的‘钱袋子’和‘粮囤子’,凤阳粮仓存着三十万石军粮,是北伐军半年的口粮;淮安盐场每年上交的盐税,占国库收入的三成;扬州漕运码头,是南北物资转运的命脉,江南的丝绸、茶叶,北方的粮食、铁器,都要从这里过。你去江淮,不只是修一道堤坝,更是要守住大明的根基。”

那天,王磊还给他一张详细的“水泥堤坝施工法”图纸,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每一个细节:地基要挖到地下三丈深,用碎石混合水泥夯实;堤坝主体要用“一比二比三”的配比(一份水泥、两份砂石、三份水)搅拌成浆,分层浇筑;堤面要砌上青砖,再用水泥勾缝,防止渗水;每隔五十步,要修建一个排水孔,避免雨水在堤内淤积。王磊还特意嘱咐他:“水泥这东西,是咱们能不能守住江淮的关键。它硬结后比石头还结实,但有个脾气,怕干、怕冻,浇筑后三天内必须用草席覆盖,每天洒水养护,不然会开裂。你一定要盯着工匠们做好养护,半点不能马虎。”

想到这里,陈邦正摸了摸腰间的令牌,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他转身走下了望台,朝着水泥搅拌区走去。几个工匠正围着搅拌桶忙碌,桶里的水泥、砂石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粘稠的灰白色泥浆。陈邦正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泥浆,仔细观察着:“配比对不对?有没有按‘一份水泥、两份砂石、三份水’来配?”

一个年长的工匠连忙点头:“将军,您放心,我们都是按图纸上来的,每一份都用秤称过,绝不敢错。”

“那就好。”陈邦正站起身,指着搅拌桶,“搅拌的时候一定要搅匀,不能有干灰块,不然浇筑到堤坝里,会形成空洞,洪水一冲就容易裂。你们几个轮流盯着,每搅拌一桶,都要检查一遍。”

工匠们齐声应下,手里的搅拌棍挥舞得更快了。陈邦正又走到堤坝地基处,这里已经挖到了三丈深,几个士兵正将碎石和水泥混合后填入坑中,再用重锤夯实。他拿起一把铁锹,铲起一捧混合物,仔细看了看:“碎石要选粒径三寸以上的,太小的碎石容易被洪水冲散。你们去石料场看看,把那些小碎石筛出来,单独堆着,以后修码头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情报司的暗探骑着快马赶来,手里拿着一封密封的书信:“将军,南京来的急信,是国公爷亲笔!”

陈邦正心里一紧,连忙接过书信,撕开蜡封。王磊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笔画刚劲有力:“邦正,情报司探得清军多铎部已从淮安撤回山东,但恐其声东击西,实则在暗中调集兵力,欲趁汛期堤坝未完工之际,突袭凤阳粮仓。你需分两步应对:其一,加快水泥堤坝施工,优先加固粮仓附近的堤段,派五百士兵日夜驻守,在堤岸架设火炮;其二,将凤阳粮仓内的粮食分批次运往扬州漕运码头,每次运输派两百士兵护送,避免粮食集中存放,降低风险。另,已从苏州窑厂调运五百吨水泥、三千块青砖,三日内可到凤阳,用于加固粮仓围墙和漕运码头栈桥。切记,江淮防务,‘防’与‘兴’需并重,修堤护粮的同时,也要安抚百姓,开仓放粮救济受灾农户,让百姓知道,咱们是来守护他们的,不是来折腾他们的。”

信末还附着一张草图,上面详细画着粮仓围墙的加固方案:围墙底部要浇筑三尺厚的水泥地基,墙体每砌三尺高,就要加一层竹筋(用竹条浸泡桐油制成,韧性极强),再用水泥勾缝;粮仓屋顶要铺一层水泥混合茅草,防止漏雨。草图旁还标注着一行小字:“竹筋需提前浸泡三日桐油,可防腐防虫。”

陈邦正看完信,心里瞬间踏实了。王磊远在南京,却将江淮的每一个隐患、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他立刻叫来周通,沉声道:“你立刻去办三件事:第一,从士兵中抽调五百人,专门负责粮仓附近堤段的施工,优先用水泥浇筑,务必在三日内完成加固;第二,安排人手,将粮仓里的粮食分十批运往扬州,每批三万石,派两百士兵护送,沿途联系驿站,确保安全;第三,去城里买两千斤桐油,让工匠们浸泡竹筋,准备加固粮仓围墙。”

“是!”周通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陈邦正又走到工地上,高声喊道:“弟兄们,加把劲!国公爷从南京给咱们送来了更多的水泥和青砖,只要咱们把堤坝修好、把粮仓守住,就是立了大功!等北伐胜利了,咱们都能回家和家人团聚!”

士兵和民夫们听到这话,顿时士气大振,号子声喊得更响了,夯锤落下的节奏也更快了。陈邦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信心——有王磊的运筹帷幄,有水泥这“神物”相助,有军民一心的努力,这道淮河堤坝,定能成为守护江淮的钢铁防线。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将淮河染成一片金红。陈邦正终于肯坐下吃点东西,他刚咬了一口馒头,就看到张茂才带着几个衙役,晃晃悠悠地来到工地。张茂才穿着一身锦袍,手里摇着折扇,脸上堆着假笑:“陈将军,辛苦了!老夫特意让厨房做了几个小菜,备了点薄酒,给将军接风洗尘。”

陈邦正放下馒头,冷冷地看着他:“张县令有心了。不过接风就不必了,我倒想问问你,修堤的三万两白银,你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用沙土冒充石料?”

张茂才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闪烁:“将军,您……您这是听谁胡说八道?修堤款项都用在正途上了,石料都是上好的青石,怎么会用沙土?”

“是吗?”陈邦正从怀里掏出情报司的密报,扔在张茂才面前,“这是你和盐商的交易账目,这是你买宅院的地契,这是工匠的证词。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

张茂才看到密报,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不停求饶:“将军饶命!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把贪墨的银子都交出来,求您饶我一命!”

陈邦正看着他狼狈的样子,眼神没有丝毫波澜:“饶你一命?去年汛期,因为你的贪腐,七十多户百姓家破人亡,他们的命,谁来赔?”他朝士兵挥了挥手,“把张茂才押起来,关进凤阳大牢,等堤坝完工,再上奏国公爷,按律处置!”

士兵们上前,将张茂才架起来。张茂才一边挣扎,一边哭喊,却没人理会他。工地上的士兵和民夫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拍手称快,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夜色渐深,工地上点燃了火把,火光摇曳,将堤坝映照得如同一条火龙。陈邦正依旧站在了望台上,望着滔滔淮河,心里默默想着:“国公爷,您放心,我一定守住江淮,守住大明的根基。”

第二节 漕运码头的乱象与辽国公的锦囊妙计

扬州城的漕运码头,永远是江淮最热闹的地方。天刚蒙蒙亮,码头上就挤满了人,数十艘漕船停靠在岸边,桅杆林立,像一片密集的森林;搬运工扛着粮袋、盐包,在跳板上穿梭,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潮湿的木板上;商人穿着绫罗绸缎,在码头的茶馆里谈生意,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还有些小贩,推着小车叫卖零食、茶水,吆喝声此起彼伏——整个码头,像一个巨大的蜂巢,充满了喧嚣与活力。

然而,在这片热闹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乱象。陈邦正坐在码头旁“临江楼”茶馆的二楼,透过窗户,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到几个穿着胥吏服饰的人,正围着一艘漕船的船主敲诈勒索,为首的是码头管事王三,他手里拿着一个账本,手指在上面胡乱指点:“你这船粮,超载了十石,按规矩要交五两银子的罚款;船板有裂缝,涉嫌不安全航行,再交三两;还有,你这船停靠的位置,是‘黄金泊位’,得再加二两——总共十两银子,交了钱才能卸货。”

船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穿着粗布短褂,脸上布满皱纹。他不停地作揖,声音带着哭腔:“王管事,行行好,这船粮是运往京城的军粮,利润微薄,实在拿不出十两银子啊!能不能通融一下,少收点?”

“通融?”王三冷笑一声,一脚踹在船帮上,“规矩就是规矩,少一分都不行!你要是不交钱,就别想卸货,耽误了军粮运输,这个罪名你担得起吗?”

周围的船主们纷纷围拢过来,却没人敢说话——他们都被王三敲诈过,有的交了银子,有的实在拿不出,只能眼睁睁看着漕粮在船上发霉,最后血本无归。

“这些胥吏,真是无法无天!”周通坐在一旁,气得攥紧了拳头,“国公爷特意嘱咐过,漕运是南北命脉,必须保证畅通,他们倒好,明目张胆地敲诈勒索,根本不把军粮当回事!”

陈邦正没有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王磊给他的“江淮治理锦囊”。出发前,王磊曾对他说:“江淮的问题,表面看是堤坝渗漏、漕运不畅,根子在‘吏治腐败’和‘规矩混乱’。张茂才贪腐,是吏治问题;胥吏敲诈船主,是规矩问题。你去了之后,要先‘破’后‘立’——破掉腐败的吏治,立起明确的规矩;破掉垄断的利益,立起公平的秩序。这锦盒里有三个纸条,遇到难办的事,就打开看看。”

他打开锦盒,取出第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治漕先治吏,治吏先明规。立收费之标,让船主知所依;设监督之会,让胥吏不敢贪;赏举报之人,让乱象无处藏。”

看着这二十一个字,陈邦正茅塞顿开。他放下纸条,对周通说:“你立刻去办三件事:第一,去凤阳、淮安、扬州三府张贴告示,公布漕运收费标准——按船只载重收费,每百石粮收一两银子,盐船减半;停靠泊位按距离码头远近分级,最远的泊位免费,最近的‘黄金泊位’每时辰收五钱银子;禁止胥吏额外收取任何费用,违者严惩。第二,召集所有船主,让他们推选五个德高望重的代表,成立‘漕运监督会’,负责监督收费、核对账目,发现胥吏敲诈,可直接向我汇报。第三,设立举报箱,凡举报胥吏贪腐者,查实后奖励被举报者贪腐金额的一半。”

周通眼睛一亮:“将军,这法子好!有了明确的标准,船主们就不会被随意敲诈;有了监督会和举报箱,胥吏们也不敢再胡作非为!”

“不止这些。”陈邦正补充道,“还要把王三抓起来,当众审判,杀一儆百。只有让胥吏们知道害怕,规矩才能立起来。”

当天下午,陈邦正就在码头的空地上召开大会。他先宣读了漕运收费标准,又宣布成立“漕运监督会”,并当场将王三押上台。在船主们的指证和账本证据面前,王三无从抵赖,只能承认自己敲诈船主、贪污公款的罪行。陈邦正当场下令,将王三斩首示众,贪污的银子全部退还给受害船主。

看着王三的人头落地,码头的胥吏们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有丝毫侥幸心理。船主们则纷纷拍手称快,一个从山东来的船主激动地说:“陈将军,您可算为我们做主了!以前来扬州码头,光‘罚款’就要刮掉我们一半利润,现在有了明确的规矩,我们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

解决了漕运码头的问题,陈邦正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淮安盐场。盐场的问题比漕运更复杂——盐商们私下勾结,垄断盐引,抬高盐价;为了获取更高利润,他们还偷偷将官盐卖给清军,导致官盐产量不足,百姓买不到平价盐,只能吃高价私盐。

刚到盐场,情报司的暗探就送来密报:“将军,盐商张万利今晚三更会派船将私盐运往山东,交给清军多铎部的人。船只从盐场后门出发,沿运河前往山东临清,接头地点是临清城外的芦苇荡。”

陈邦正立刻召集士兵,制定抓捕计划。他打开锦盒,取出第二张纸条,上面写着:“治盐需断私路,重罚与招安并行。抓首恶以震慑,赦从犯以安众;降盐税以惠民,扩生产以足供。”

“好一个‘重罚与招安并行’!”陈邦正眼前一亮,对周通说:“你带五百士兵,今晚二更在盐场后门附近埋伏,等张万利的船出发后,悄悄跟上,在运河中途拦截,务必将人赃并获。另外,派人去通知其他盐商,明天上午在盐场召开大会,不来者按通敌论处。”

周通领命而去。当天夜里,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张万利的船刚驶出盐场后门,就被周通率领的士兵拦截,船上的五十担私盐和十个押运人员被当场抓获,张万利也在船舱里被搜出。

第二天上午,盐场大会如期召开。陈邦正将张万利押上台,当众宣布了他的罪行:“张万利勾结清军,私卖官盐,通敌叛国,罪大恶极,斩首示众!其家产全部没收,充作盐场公款。”

看着张万利被斩首,其他盐商吓得浑身发抖。陈邦正话锋一转,缓和了语气:“其他盐商,只要在三日内补缴拖欠的盐税,停止私卖官盐,既往不咎。另外,朝廷决定,将盐税从每引五两银子降至四两,允许盐商扩大生产,只要按规定交盐税,可自由销售官盐。”

盐商们先是一愣,随即纷纷跪地谢恩。一个年长的盐商代表说:“陈将军,您放心,我们再也不敢私卖官盐了,一定按规矩交盐税,多产官盐,让百姓都能吃上平价盐!”

陈邦正点点头,又宣布成立“盐务监督局”,由官府、盐商代表和百姓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监督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防止再次出现私盐泛滥的情况。

短短半个月,江淮的局面就焕然一新:淮河水泥堤坝顺利推进,已完成三分之二的工程量,预计在汛期来临前就能完工;扬州漕运码头秩序井然,漕船数量比之前增加了五成,装卸效率提高了一倍;淮安盐场官盐产量翻倍,盐价回落了三成,百姓们终于能买到平价盐。

这天,陈邦正收到了王磊的回信,信上写着:“邦正,江淮治理成效显着,可见你已将‘破立之道’悟透。下一步,可利用剩余的水泥,加固扬州漕运码头的栈桥,将木质栈桥改为水泥栈桥,提高承载能力;在凤阳粮仓周围挖一条三丈宽的护城河,注入淮河水,再用水泥加固河岸,进一步加强粮仓的防御。记住,治理江淮,不仅要‘守’,还要‘兴’——让百姓安居乐业,商人安心经营,江淮才能真正成为大明的稳固根基。”

信里还附着水泥栈桥和护城河的施工图纸,上面详细标注着尺寸、材料和施工步骤。陈邦正看着图纸,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站在淮河岸边,望着滔滔河水,仿佛看到了汛期来临时,洪水在坚固的水泥堤坝前无功而返;看到了漕船在宽阔的水泥栈桥上快速装卸,粮草源源不断运往北伐前线;看到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听到了商人们的欢声笑语。

他知道,这一切,离不开王磊的运筹帷幄和信任支持。而他能做的,就是继续扎根江淮,把每一件事做好,守住这片大明的“钱袋子”和“粮囤子”,为北伐的胜利,为大明的复兴,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回到明末做皇帝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18世纪的亡灵帝国皇帝难为超级机器人分身龙墟都市伪仙无限制神话神级护卫大宋盛世道友,买把加特林吗?拯救炮灰计划重生七零:军妻也撩人混沌剑帝都市终极医神香江大亨萌妻来袭:总裁的私宠甜妻疯狂进化校花的无敌兵王傻子,嫂子漂亮吗妖道至尊战天大帝
经典收藏白矖传斗破:开局攻略美杜莎,萧炎麻了假千金和顶流弟弟上综艺后爆火了祁煜:若爱短暂,而遗忘漫长快穿:黏我的反派男友竟是神明算计我?你完了!破产败落没跑了追蟌者横推武侠世界,从鹿鼎记开始葬爱之冷血王子来袭跟着二师叔除妖捉鬼的那些事救命,老板是个恋爱脑在线发疯小娇夫,摄政王追着宠!锁魂宫摆烂,赐死狗皇帝不偿命长嫂为妻,我娇养了未来首富胎穿侯门神医嫡女她福星满照神豪:白富美砸钱迷死各色美男高冷影后和她的年下总裁圣主的提瓦特之旅假千金身患血癌,五个哥哥后悔了潮汐恋上月亮
最近更新作死系统?我成反派嘴替终焉女友,一直暗中保护我相声演员穿越民国成鬼子杀神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我靠吐槽收割百万怨念修仙:从吞噬万毒开始窗台上的暖阳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星光陷落:纪先生的专属小作精深渊御兽:我能掌控欲望碧蓝航线:开局误入超神学院斗罗黑虎护灵猫怪我太强,师父赶我下山历练?开局掌控空间,我在末世杀穿了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刚开学,我就住进校花家中家主修仙传:灵鲸奇缘影帝蜜爱:团宠影后又黑又红老公,有个天后老婆开心吗玄幻:我苟宗门里喝毒水就能变强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