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首页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僵约:开始万尸朝拜,惊呆马小玲军少掌心宠:甜妻,羞羞哒唐宫错之医倾天下斗罗:剑宗小师妹在武魂殿当圣女那一夏,那一生绝品少年高手替嫁乞丐是大佬:夫人能掐会算重生之2006内垂涎短命夫君遗产,可他不死咋办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23章 陈永福河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 黄河岸的楼船与铁索

黄河下游的暮春,水汽裹挟着泥沙的腥气,在河面氤氲成朦胧的雾霭。陈永福站在济宁段的河堤上,望着湍急的河水拍打堤岸,浊浪翻滚间,卷起河底的泥沙,在岸边堆起一层层土黄色的浪痕。他身着玄色武官袍,腰悬一块黄铜铸的“河防总兵”印信,印柄被手摩挲得发亮——这是三天前,王磊在南京辽国公府亲手颁给他的,当时王磊指着墙上悬挂的黄河舆图,沉声道:“永年(陈永福字),黄河不仅是漕运命脉,更是中原防线的‘水长城’。清军若想从山东渡河南下,你这济宁至开封段,就是他们的第一道关卡。我给你三十艘装甲楼船、五百名长江水师老兵,再加十万两白银用于防务修缮,你要做的,是让这条浊浪滔滔的大河,变成清军过不来的天险。”

当时陈永福接过印信,只觉得肩上压着千斤重担。他出身行伍,早年在陕北剿匪时,就深知“地利”对战场的影响,而黄河这道天然屏障,一旦守不住,中原腹地就会暴露在清军铁蹄之下,王磊筹备已久的北伐大计,也会遭受重创。

“总兵大人!”身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副将赵山带着一队士兵快步走来,手里捧着一份泛黄的名册,册页边缘已被翻得起毛,“三十艘装甲楼船已全部停靠在济宁西码头,每艘船都按您的吩咐,配备了8门红衣大炮、200名士兵,船身外侧加装了半寸厚的铁板,船底包了铜皮,既能防河水腐蚀,又能抗住木船的冲撞。另外,从长江水师调来的五百名老兵也已集结完毕,个个都是精通掌舵、划船、火炮操作的老手,还有二十个擅长潜水的‘水鬼’,专门负责水下侦查和破坏。”

陈永福点点头,目光扫过名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士兵的籍贯、入伍年限和擅长技能——这是他花了两天时间,逐一审阅士兵档案后整理的,他要确保每个岗位都配上最合适的人。“带我去看看楼船。”

两人沿着河堤往码头走,脚下的土路被河水浸润得有些泥泞,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寸。远远望去,济宁西码头的河面上,三十艘装甲楼船一字排开,像一条黑色的巨龙横卧在黄河上。楼船高三层,底层是货舱和士兵营房,中层是火炮甲板,上层是了望台和指挥室,船身外侧的铁板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炮口黑洞洞的,对准河面,透着肃杀之气。

“这楼船,比我在长江上见的更结实。”赵山忍不住感叹,“之前听人说,这是国公爷让人按西洋船的样式改良的,果然名不虚传。”

陈永福走上为首的“镇河号”楼船,甲板上,士兵们正在擦拭火炮,动作娴熟而认真。他伸手抚摸着炮身,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炮身上刻着“江南造船厂制”的字样——这是王磊从江南调运过来的新式火炮,射程比传统火炮远五十步,威力也更大。“去把炮长叫来。”

很快,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汉子跑了过来,单膝跪地:“总兵大人,炮长李铁柱奉命报到!”

“起来吧。”陈永福指着火炮,“这炮的射程和装填速度,你都摸透了?”

李铁柱站起身,大声道:“回大人,摸透了!这炮最远能打三百步,装填一次只需半炷香时间,比咱们以前用的炮快了近一倍。昨天试射时,三炮就击沉了一艘废弃的漕船,威力大得很!”

陈永福满意地点点头:“好,以后每天都要组织试射,让每个炮手都练到闭着眼能装填、瞄准、发射,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他顿了顿,又说,“另外,让‘水鬼’们下去试试,看看船底的铜皮有没有问题,水下有没有暗礁和障碍物。”

“是!”李铁柱领命而去。

陈永福走到船舷边,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心里却很清楚,光有坚固的楼船还不够。黄河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尤其是济宁至开封段,有多处浅滩和弯道,清军很可能会利用这些地形偷渡。他想起王磊在舆图上标注的几个“险段”——兰考的芦苇荡、开封的弯道、濮阳的浅滩,这些地方都需要重点布防。

“赵山,传令下去。”陈永福转过身,语气严肃,“各船立刻进行巡航演练,从济宁出发,沿黄河上行至开封,再返回济宁,全程注意观察河面和两岸的地形,记录下所有可能的偷渡点。演练重点是火炮齐射和铁索拦江战术,务必做到遇敌能战,战则必胜!”

“是!”赵山转身去传达命令。很快,“镇河号”桅杆上升起了信号旗,各船依次解缆,缓缓驶入黄河。楼船行驶时,船底的铜皮划破水面,激起浑浊的浪花,士兵们站在甲板上,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两岸,了望手则在顶层的了望台上,用王磊送来的望远镜观察远方——这望远镜比传统的了望镜清晰十倍,能看清三里外的景物。

陈永福站在“镇河号”的指挥室里,手里拿着王磊给他的黄河防务图,对照着眼前的实景,在图上标注着需要加强防守的地点。行至兰考段时,他看到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芦苇,芦苇荡深达数里,风吹过,芦苇随风摇曳,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很难看清里面是否藏有船只。“这里是重点,”他指着芦苇荡,对赵山说,“派‘水鬼’潜入水下,侦查芦苇荡附近的水深和地形,再派一队士兵上岸,在芦苇荡边缘设置观察哨,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刻发信号。”

就在这时,了望手突然高声喊道:“总兵大人,前方芦苇荡里发现几艘可疑船只!”

陈永福立刻拿起望远镜,朝着了望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芦苇荡深处,隐约露出几艘小船的船头,船身被芦苇遮挡,只能看到有人在船上活动,不像是普通的渔船。“赵山,让‘镇河号’和‘守波号’放慢速度,悄悄靠近芦苇荡,其他船只在外围警戒,形成包围圈,防止他们逃跑!”

两艘楼船缓缓靠近芦苇荡,陈永福让人用铁皮喇叭喊话:“船上的人听着,我们是大明黄河水师,奉命巡查河道,立刻停船接受检查!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小船里的人听到喊话,不仅没有停船,反而加快速度,想要冲出芦苇荡,逃往北岸。“开火警告!”陈永福一声令下,“镇河号”上的两门火炮立刻开火,炮弹落在小船周围的水里,溅起巨大的水花,形成一道水墙,拦住了小船的去路。

小船里的人见跑不掉,只能停船投降。士兵们放下小艇,登上小船,从里面搜出了几捆用油纸包裹的书信、一面绣着“清”字的小旗,还有几副绘制精细的黄河防务图,图上标注着楼船的数量、火炮的配置和巡逻的时间间隔。

“看来清军早就盯上咱们的黄河防务了。”陈永福拿着书信,眉头紧锁。信是用满汉双语写的,内容是让这些细作打探黄河水师的布防情况,尤其是楼船的数量和铁索拦江的具体位置,还提到“待时机成熟,将从兰考段偷渡,奇袭济宁”。

“把这些人押回济宁,关进大牢,严加审讯。”陈永福对赵山说,“一定要问出他们的联络点、上线是谁,还有清军具体的偷渡计划。另外,加派兵力驻守兰考段,在芦苇荡里设置陷阱,比如水下暗桩和绊索,再派几艘快船日夜巡逻,不能给清军细作可乘之机。”

审讯持续了两天两夜,细作们终于招供。他们是清军镶黄旗的探子,联络点就在济宁城外的“悦来客栈”,上线是客栈的老板,也是清军安插在济宁的内应。陈永福立刻派人包围客栈,抓获了客栈老板和十多个潜伏的细作,缴获了大量的密信和情报,彻底捣毁了清军在济宁的情报网。

就在这时,王磊派来的使者——兵部主事徐元明,带着一队亲兵来到了济宁。徐元明见到陈永福,连忙递上一封书信和一份物资清单:“陈总兵,国公爷听说你刚上任就捣毁了清军的情报网,非常欣慰,特意让我给你送来亲笔信和一批物资,支持你加强黄河防务。”

陈永福接过书信,信上是王磊熟悉的字迹:“永年,黄河防务事关中原安危,你初战告捷,可见你用心之细、行事之稳,甚慰。随信送上火药五百桶、炮弹两千发,供楼船补充弹药;另有铁链百条、铁桩千根,均为江南铁厂特制,铁链比寻常铁链粗三倍,铁桩重达百斤,用于铁索拦江,可有效阻挡清军船只。记住,河防非单纯防守,需‘攻防结合’——既要防清军偷渡,也要主动派船北上侦查,扰乱其部署,让他们不敢轻易南下。”

清单上除了火药、炮弹、铁链和铁桩,还有二十副改良后的望远镜和五十个指南针,都是王磊让人根据西洋仪器改良的,比传统的仪器更精准。陈永福心里一暖,王磊远在南京,却把黄河防务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这份信任和支持,让他更加坚定了守好黄河的决心。

“请徐主事回禀国公爷,属下定不辜负他的嘱托,定让黄河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挡住清军南下的脚步!”陈永福郑重地说。

送走徐元明,陈永福立刻组织士兵安装铁索。他们在黄河的关键河段,如兰考弯道、开封浅滩、濮阳渡口,打下坚固的铁桩,铁桩深入河底丈余,再将粗壮的铁链拴在铁桩上,沉入水中,只露出一小部分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像一条条黑色的巨蟒横卧在河面上。这样一来,清军的船只一旦靠近,就会被铁链缠住船底,无法前进,只能成为楼船火炮的活靶子。

看着纵横交错的铁索,陈永福站在河堤上,望着滔滔黄河水,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有了楼船、火炮、铁索,还有士兵们的坚守和百姓的支持,这条浑浊的大河,定能成为守护大明的“水长城”,为北伐的胜利赢得宝贵的时间。

第二节 浊浪中的攻防与漕运

济宁城的夜色,总带着几分宁静。黄河岸边的码头旁,灯火点点,楼船上的士兵们提着灯笼,沿着甲板巡逻,灯笼的光映在河面上,随着水波晃动,像一颗颗跳动的星星。陈永福坐在“镇河号”的船舱里,桌上摊着黄河防务图,手里拿着一支毛笔,在图上标注着白天巡逻发现的隐患点——兰考芦苇荡需要增加暗桩,开封浅滩要补充铁链,濮阳渡口得加派了望哨……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敢遗漏。

“总兵大人,漕运总督衙门的人来了,说有急事求见。”门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陈永福放下笔,起身开门,看到漕运总督的参将李忠站在门口,身上的官袍沾着泥水,脸上带着焦急。“李参将,深夜前来,莫非漕运出了变故?”

李忠连忙走进船舱,拱手道:“陈总兵,您猜对了!昨天夜里,一支由二十艘漕船组成的船队,在黄河兰考段被水匪劫掠了,损失了十船漕粮,还伤了三十多个船员!漕运总督大人急得团团转,特意让我来请您帮忙,剿灭水匪,保住漕运安全——这漕粮是要运往京城和前线的,耽误了时辰,咱们都担待不起啊!”

陈永福心里一沉。漕粮是大明的“生命线”,京城的皇室、官员和前线的北伐军队,全靠漕粮供应,损失十船漕粮,不仅会影响京城的粮食供应,还会让前线的士兵们饿肚子,这可不是小事。“水匪有多少人?用的什么船只和武器?他们劫掠后往哪个方向跑了?”

“据逃回来的船员说,水匪有近百人,驾着十多艘快船,船上配备了弓箭和几门小炮,行动非常迅速。”李忠无奈地说,“他们抢了漕粮后,就钻进了兰考段的芦苇荡,我们的人追进去后,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踪迹——那芦苇荡太大了,岔路又多,水匪还在里面设了陷阱,我们折损了几个人,只能退出来。”

陈永福想起王磊在南京时叮嘱他的话:“黄河防务,既要防清军,也要保漕运。漕运不通,京城和前线就会断粮,到时候不用清军来打,咱们自己就乱了。”看来这水匪不除,漕运就永无宁日,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北伐大局。“你先回去告诉漕运总督,我会立刻派船前往兰考段,勘察水匪的行踪,三天之内,必能将他们剿灭,追回损失的漕粮。”

李忠感激地说:“多谢陈总兵!有您这句话,总督大人就放心了!我们漕运衙门也会全力配合您,提供船只和人手!”

送走李忠,陈永福立刻召集赵山、李铁柱等将领,在船舱里召开紧急会议。“水匪躲在芦苇荡里,熟悉地形,行动灵活,硬拼肯定不行。”赵山率先开口,“而且他们抢了漕粮,肯定要找地方销赃,咱们或许可以从销赃这条线入手。”

陈永福点点头,赵山的话说到了他心坎里。“赵山说得对,水匪抢了十船漕粮,这么多粮食,他们自己肯定吃不完,必然会卖给当地的粮贩子。”他指着防务图上的兰考段,“兰考附近有几个大的粮市,比如东明粮市、曹县粮市,都是漕粮销赃的常用地点。我决定,派二十名精明的士兵,乔装成粮商,去这几个粮市打探,找到水匪的销赃点,然后顺藤摸瓜,捣毁他们的老巢。”

“总兵大人,我愿意带兄弟们去!”李铁柱主动请缨,“我老家就在东明,熟悉那里的粮市,也认识几个粮贩子,方便打探消息。”

陈永福同意了:“好,你带二十个人,乔装成粮商,明天一早就出发。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别暴露身份,一旦发现线索,立刻用信号弹联系我们。”

“是!”李铁柱领命而去。

陈永福又对赵山说:“你立刻调五艘快船,载着两百名士兵,悄悄前往兰考芦苇荡附近埋伏,等李铁柱传来消息,就立刻行动,内外夹击,务必将水匪一网打尽。另外,让‘水鬼’们潜入芦苇荡的水道,标记出水匪可能逃跑的路线,设置水下暗桩,防止他们溜掉。”

“放心吧总兵大人,我这就去安排!”赵山也转身离开船舱。

第二天一早,李铁柱带着二十名士兵,乔装成粮商,挑着担子,前往东明粮市。东明粮市位于兰考以东,是黄河沿岸最大的粮市之一,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粮贩子在此交易。李铁柱找到一个相熟的粮贩子,递上一两银子,装作不经意地问:“老钱,最近有没有‘来路特殊’的粮食卖?我老板想收一批便宜粮,越多越好。”

老钱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压低声音说:“你算问对人了!昨天夜里,有一伙人拉来几船粮食,说是‘自家种的,急着出手’,价格比市价低三成,就是不让问粮食的来历。我听说曹县粮市也有这样的粮食,好像是从兰考那边过来的。”

李铁柱心里一喜,知道这肯定是水匪劫掠的漕粮。“这些人什么时候还来?在哪里交易?”

“他们说今天下午还在粮市东边的破庙里交易,具体时间没说。”老钱说,“不过这些人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你要是收他们的粮,可得小心点。”

李铁柱谢过老钱,借口“回去和老板商量”,悄悄离开了粮市,找了个隐蔽的地方,点燃了信号弹——红色的信号弹在空中炸开,像一朵鲜艳的花。

埋伏在兰考附近的赵山看到信号弹,立刻率领五艘快船,朝着东明粮市方向驶去。陈永福则坐镇“镇河号”,在黄河上指挥,防止水匪从水路逃跑。

下午时分,李铁柱带着士兵们埋伏在破庙周围。不久,十多个水匪押着几辆粮车来到破庙,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正是水匪头目周虎。周虎刚要和粮贩子交易,李铁柱一声令下,士兵们从四面八方冲出来,将水匪团团围住。

周虎见状,挥舞着大刀,大喊:“兄弟们,跟他们拼了!”可水匪们哪里是训练有素的士兵的对手,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全部制服,周虎也被生擒。

赵山带着快船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士兵们从水匪口中得知,他们的老巢在兰考芦苇荡深处的一个小岛——黑风岛,岛上还有近百名水匪,抢来的漕粮大部分都藏在那里。

陈永福接到消息,立刻率领十艘楼船,前往黑风岛。黑风岛位于芦苇荡深处,四周都是狭窄的水道,只能容小船通过。陈永福让“水鬼”们潜入水下,清除水道里的暗桩,然后派快船在前开路,楼船紧随其后,慢慢靠近黑风岛。

岛上的水匪见楼船驶来,立刻用弓箭和小炮反击,可他们的武器根本无法击穿楼船的铁板。陈永福下令火炮齐射,炮弹落在岛上,炸毁了水匪的营房和粮仓。水匪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投降。

这场剿匪行动,共抓获水匪一百二十人,追回漕粮八船,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赃款。陈永福将水匪头目周虎押回济宁,当众斩首示众,其他水匪则发配边疆充军。消息传开后,黄河沿岸的水匪们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劫掠漕船,漕运恢复了畅通。

漕运总督特意来到济宁,给陈永福送来一块“保漕安澜”的匾额,感激地说:“陈总兵,多亏了你,漕运才能这么快恢复,你可是救了我们漕运衙门啊!”

陈永福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守护黄河,保障漕运,本就是我的职责。”

就在这时,亲兵送来一封王磊的书信。陈永福打开一看,信上写道:“永年,剿灭水匪,保住漕运,功不可没。但不可掉以轻心,据情报,清军可能会勾结更多水匪,扰乱漕运,你需加强与漕运衙门的合作,在漕船经过的险段派楼船护航,确保漕粮万无一失。另外,冬天将至,黄河很快会结冰,到时候楼船和铁索的作用会大打折扣,你要提前准备,在结冰河段设置鹿砦和拒马,派士兵日夜巡逻,防止清军从冰面偷渡。”

陈永福收起书信,心里充满了敬佩。王磊总能未雨绸缪,想到他没想到的问题。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冬季黄河防务和漕运护航的事,决定从即日起,每支漕运船队都派两艘楼船护航,在黄河险段增设了望台和驿站,一旦发现情况,能及时支援。同时,让士兵们提前准备木材和铁器,打造鹿砦和拒马,为冬季防务做准备。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永福一边加强黄河防务,一边保障漕运安全。他亲自率领楼船,护送漕运船队往返于黄河之上,清除河道里的暗礁和障碍物,修补受损的河堤,还组织士兵帮助沿岸的百姓修缮房屋、开垦荒地——百姓们感念他的好,主动加入到黄河防务中来,帮着士兵们巡逻、侦查,形成了“军民共守黄河”的局面。

一天,陈永福正在指挥士兵们打造鹿砦,了望手突然跑来报告:“总兵大人,北岸发现大量清军,看样子是要在濮阳段强渡黄河!”

陈永福立刻登上楼船,拿起望远镜望去,只见北岸的河滩上,清军密密麻麻,不下万人,还搭建了十几座浮桥,准备渡河南下。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开始。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身后,有坚固的楼船,有精锐的士兵,有百姓的支持,更有王磊的信任和嘱托。他握紧腰间的印信,高声下令:“各船进入战斗位置,火炮上膛,铁索升起,准备迎敌!”

楼船上的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云霄。黄河的浊浪依旧翻滚,但这一次,它不再只是一道天然屏障,更是大明军民守护家园的战场。陈永福站在船头,望着北岸的清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黄河,守住中原,绝不辜负王磊的嘱托,绝不辜负大明百姓的期望!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回到明末做皇帝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八零有点咸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极品装备制造师我家水库真没巨蟒阿王莽从副县长到封疆大吏龙婿大丈夫开局躺平,截胡五星女帝老婆妖道至尊给食戟之灵来点小小的中餐震撼傻子,嫂子漂亮吗凶宅试睡员:从我第一次见鬼说起拜见血主大人万古神皇从怼全世界开始神魔天尊古穿今之甜妻龙婿大丈夫2五零俏军嫂养成记武动九天下八门
经典收藏三界棺诡异修仙,后娘当我是软柿子夫人马甲飒爆了满级大佬是祖宗梦道修仙:我来开创超凡法沪市大小姐勇闯快穿世界女配觉醒:修仙从丫鬟做起白矖传亮剑:我孔明在世,老李太原称王捡来的夫君会开花花精灵之吾名路卡利欧高冷影后和她的年下总裁重回18岁我成了死对头的心尖宠魔改功法,霍乱修仙界斗罗:我神龙血脉,觉醒五爪金龙葬爱之冷血王子来袭下毒害我?废了侯府让你家破人亡穿成真千金闯完末世去修仙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情定一生红颜知己
最近更新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荆仪江修仙录桃花又落觉醒SSS,我成雷道扛把子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铁血特种兵穿越抗日1933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这个仙尊真离谱我在修真界靠美食逆袭我靠吐槽收割百万怨念寻踪猎人X影视诸天:从流金岁月开始负债爱豆与他的温柔债主咸鱼胖子修仙记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道门混子:我能杀你两次家主修仙传:灵鲸奇缘完了,老婆和小姨子灵魂互换了留守村妇的艳阳天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