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想吧”。马皇后也知道这小子现在被打懵了,得让他缓缓。
“小子,当年我手上只有800亲兵,但是我敢以这800亲兵起兵靖难,这是咱朱家得血性,但是在你身上我看不见任何我朱家的血性”。
朱棣对这朱祁镇非常非常的失望,他本以为就算是那么窝囊,说了那么多他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是现实确是事与愿违。
说到800,这个数字在华夏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比较神奇的数字。
冠军侯霍去病率800大汉铁骑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斩杀匈奴单于的祖父,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两次功冠全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冠军侯。而这时候的霍去病才成年没多久。
李世民率领秦王府亲兵约800人在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拿下太子之位,两月后登上皇位。
东汉末年的逍遥津之战中,张辽率领800将士冲击孙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将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败、闻风丧胆。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得以逃脱。一些东吴军人被俘。)
靖难之役,朱棣以800亲兵起兵,最终攻入南京,将建文帝赶下台。
“哼,血性?你要是自裁在阵前咱还高看你一眼”。朱元璋丝毫不掩饰眼中的厌恶。
李世民摇了摇头,抬起茶杯喝了口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他对朱祁镇的所作所为也是有些不齿的。
“自古以来,卖国求荣、苟且偷生之徒都是被人所厌恶的”。姜泽这可没有说错,卖国者历来都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
“小姜说得没错,当年石敬瑭若不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中原大地何至于遭次劫难”。
石敬瑭,沙陀族,太原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为心腹,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讨赵在礼,至魏州,石敬瑭统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为明宗。石敬瑭因此先后被任命为保义、宣武、天雄、河阳、河东节度使。
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加石敬瑭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后又镇守太原。次年,李从珂反,闵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挟留在卫州。不久,闵帝为李从珂所杀,李从珂即位,是为末帝。
末帝猜忌石敬瑭,于清泰三年(936年)命石敬瑭移镇天平军。石敬瑭遂与桑维翰、刘知远等谋反,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改元天福。
后晋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闰十一月,后晋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阳,后唐灭亡。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迁都汴州。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为东京,置开封府,改洛阳为西京。石敬瑭在位期间,连年发生兵乱,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区动荡不安。
天福七年(942年),吐谷浑(退浑)活动于河东,对契丹造成威胁,石敬瑭因此受到责问,忧郁成疾而死,享年五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
“官家,他这位儿皇帝倒是孝顺,又是割地又是上贡,人家的亲儿子都没有他孝顺”。提到石敬瑭,姜泽是一点也不掩饰心中的讨厌。
“上位后奢靡不堪,还制定诸多严酷的刑法来镇压百姓的反抗。他儿皇帝自己当得都不心安”。
割舌头、肢解、烹煮等等都是石敬瑭用来镇压反抗的手段。
“人家耶律德光说他:吾三千里赴难,必有成功。观汝气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吾欲立汝为天子。
他还真信了,到死都戴着儿皇帝的帽子”。
姜泽说完,众人一阵嗤笑。
“自欺欺人罢了”。
“后世学者对他评价:惟石敬瑭乞怜外族,恬不知羞,同一称臣,何如不反,既已为帝,奈何受封,虽为唐廷所迫,不能不倒行逆施,然名节攸关,岂宜轻隳!”
“摇尾乞怜的狗从来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这一点是众人的共识,当你的价值被榨干之后,你也就到了被抛弃的时候了。
所以那些汉奸为什么比侵略者下手更狠,因为他要展现他的价值,那他的价值从何处体现呢?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说汉奸比侵略者还要可恨的原因。
“我们后世把卖国求荣的人叫做汉奸,而要说这汉奸的老祖宗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姜泽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向众人。
“我想我知道姜弟说的是谁了”。徐妙云好像是想到了些什么,看向姜泽说道。
“妙云,谁啊?”众人的眼光投在徐妙云的身上。
“汉朝文帝时的和亲随员中行说”。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是在座的大概是知道的。
因为这个人事迹在《史记》当中是有记载的。
中行说,西汉汉文帝时期宦官,原为和亲随员,后叛投匈奴成为老上单于、军臣单于两代君主的重要谋臣。国籍原属西汉,叛变后效忠匈奴,主要负责战略规划与汉匈事务协调。中行说因抗拒和亲使命怀恨投敌,协助匈奴建立人口牲畜统计制度,改革外交文书规格以提升匈奴地位。通过破坏汉朝馈赠物资、强化游牧文化认同等方式削弱汉影响力,多次在汉匈礼仪之争中为匈奴辩护。
“一个威胁自己国家在庄稼成熟之时南下抢掠的畜生”。
“这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他们贪生怕死、贪财好色,为了自身利益弃国家利益于不顾,甚至手上沾满了同胞同袍的鲜血”。
“这种人就应该千刀万剐,死无葬身之地”。朱棣狠狠的说道。姜泽觉得他说的很对。
“四个,我觉得你说得对,但是咱们是仁慈的,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希望合家欢乐。所以我们为了彰显仁慈,就只能勉为其难的送他们的全家、全族一起上路,这样也热闹一些,也全了他们合家欢乐的愿望”。
听到前半句,众人觉得姜泽有些过于仁慈了,听到后半句众人觉得姜泽这小子有些狠了。
“姜弟,你说这话的时候是如何坐到如此平静的”。朱棣好奇又震惊的看着姜泽。
“四哥,我说的不对吗?汉奸卖国贼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当然他们的家人在杀之前还是要审查一下的,那些没有作恶没有参与到那些的事情里面的人还是可以放他们一马的。但是还是要派人监视起来,一旦他们有报仇的想法,立刻杀无赦,绝对不能给他们机会”。
“姜弟说得对”。朱标当然赞成了,他办事人家还得谢谢他呢。
“自古以来卖国者当处以极刑,九族连坐。当然听了小姜的话我也觉得有些道理”。李世民对姜泽的话也抱赞同的态度。
“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监管当然需要人力物力,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宁愿杀错也不会放过。
“老赵说得对,这样一来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他们这些皇帝需要考虑的好的事情,看这样做是否值得。
“这就是你们去考虑的事情,就和我没有关系了”。姜泽向来都是只说不做,我可以说,但是要叫他给出具体的施行方案。那不好意思,我又不是皇帝,这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
对于此众人已经是习惯了,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小姜,你们后世对叛国的罪行是怎么规定的?”这个姜泽还真没看过。
“对于我们后世的刑律我还真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想对于叛国的话最高应该就是死刑”。虽然没有看过但最高应该就是死刑。
“没了?”
“没了,我们后世不搞连坐。但是我依然觉得对于叛国者就不应该让他轻轻松松的死去”。就一枪解决了岂不是死得太轻松?
对于叛国者,没有人是不痛恨的。当然他们的同类,还有那些所谓的恨国党当然是不痛恨的。还会为他们被枪毙而伤心呢。
“小姜,你要是做刑部尚书,你小子一定是个酷吏”。李世民看着姜泽缓缓地说道。
“二叔,你就说那些罪大恶极的人是不是该死?”
“该死”。
“对啊,他们本来会该死,在死前让他们感受一下痛苦,让他们后悔不已这不是很好吗?”虽然姜泽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脸的平静,但是众人看向他的眼神渐渐的变了。
“姜弟,我问你啊,如果你抓到几个拐子,你会如何对他们”。朱标则是一脸好奇的凑到姜泽眼前。
听到朱标的问题,姜泽一脸的兴奋。
“标哥,对待这样的人我有数十种方法让他们感受痛苦”。
“细细道来”。众人看姜泽和朱标,就像看见两个变态一样。
“还好今天孩子们不在”。麻黄狗没有制止两人,只是感叹了一下。马皇后很了解自己这个大儿子,他的仁慈是真的,但是他的下手黑也是真的。
“标哥可知道琵琶?”
虽然朱标不知道姜泽为什么这样问,但是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知道的,姜弟为何如此问”。
“标哥,你看我们人的肋骨像不像琵琶弦和琴弦,将两根铁棍烧到通红在那些拐子的肋骨上弹奏。让他们感受一下那些孩子的痛苦你觉得怎么样?”
你说这太疼了?那些孩子被拐后经历的痛苦不痛吗?日日夜夜的折磨不痛吗?假如被卖到良善之家,那还好,不会受到太多的折磨。但要是被卖到那种恶人之家呢?
还有些被打断手脚去乞讨的呢?他们疼不疼?
还有那些孩子的家人,他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煎熬之中,他们痛不痛?有的人家为了寻找被拐走的孩子散尽家财,有的母亲疯了,好好的家庭支离破碎,他们痛不痛?
“虽然有些狠了,但是活该”。朱标对人贩子也是非常痛恨的,不仅是朱标,在座的谁不痛恨人贩子?
“还有将人绑在椅子上,在他头顶放一个盛水的器物,然后让水一滴一滴的滴在他脑袋上。再给他讲水滴石穿的故事”。这个虽然伤害不大,但是会让人的心中不断的恐惧,有时候心中的恐惧和折磨远比身体上的折磨更让人难以忍受。
“姜弟这招不错,审讯犯人也能用到”。
“标哥,我还有一招类似的,把这些拐子扔到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中,只按时每天给他送点饭菜保证他饿不死,没有任何他说一句话。让他感受一下那些被拐孩子的孤独”。
这招还是诛心,没有身体上的折磨,但是对心理上的折磨不可谓不大。
“还有抓来一只老鼠,再拿来一个木桶,将老鼠放在木桶之中,再将木桶倒扣在那些拐子脱光衣服的小腹之上。让他们好好的感受一下老鼠是怎么挖洞的”。
“姜弟,打住,一会儿还要用晚膳呢”。常氏赶紧打断了姜泽和朱标,这刚才说的只是有些残忍,现在怎么越说越恶心了。
“嘿嘿,常姐姐,我不说了”。其实姜泽还有很多没有说的,但是想着常氏说得有道理,也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姜弟,改天咱们再私下沟通”。朱标好像有些意犹未尽啊。
“标哥,你未来可是要当皇帝的,我觉得这些你不能学”。
“姜弟放心吧,哥哥我有分寸”。对于朱标姜泽还是比较放心的,不大会走偏。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