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说得没错,姚相革故鼎新,推行改革,兴利除弊,罢去冗职,选用官吏。这些都是盛世牢牢的基础”。
一栋房子修建得再高,再大,再华丽,地基不牢靠,要不了多久就会坍塌成一片废墟。而姚崇就是开元盛世得地基之一。
宋璟也是其中之一。
宋璟,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人,祖籍广平(治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唐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宋璟弱冠时举进士,累迁凤阁舍人,转左御史台中丞。任内执法严明,不惮权贵,被武则天器重。
唐中宗复辟后,历任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被武三思排挤,出任杭、相二州刺史。唐睿宗即位后,自洛州长史入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革除积弊,用人唯才。后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郡,获罪被贬为楚州刺史。此后大多时间辗转地方供职。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被召入京,拜刑部尚书,不久任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后改号侍中),再度拜相。宋璟居相位,以择人为务,随才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
开元八年(720年),以开府仪同三司罢政事,封广平郡公。开元十七年(729年),升任尚书右丞相。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年老致仕,退居洛阳。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获赠太尉,谥号“文贞”。
“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以持正,二人同心协力,方能有盛世天下”。不能说没有二人就没有开元盛世,大唐人才济济,在那样一个背景之下,没有二人也会有其他人。
但是二人的贡献与功绩是不容忽视的。
“官家说得没错宋相为官守成、持正,始终坚持正道,扞卫文人正义的风骨。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宋璟在杭、相二州任刺史期间,“政清毅,吏下无敢犯者”。他出任广州都督时,看到当地人“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他便身体力行“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彻底改变了广州百姓几千年来往草棚茅舍的落后生活习俗,当地民众“人皆怀惠,立颂以纪其政。”
“姜弟我记得卢怀慎曾评价宋相立性公直,执心贞固,文学足以经务,识略期於佐时,动惟直道,行不苟合,闻诸朝野之说,实为社稷之臣。”
“没错,除此之外还有大书法家颜真卿也对宋相赞誉有加。逆鳞劘上,匡救之义深;守死不回,人臣之致极。况乎文包风雅,道济生灵,建一言而天下倚平,含九德而三光式序。超无友而独立者,其惟广平公乎?
惟公间气降神,应期杰出,生知礼度,天纵才明。玉立殿天子之拜,介然秉大臣之节。震电凭怒,谠言而不有厥躬;鼎镬沸前,临事而义形于色。蠢迪检押,难常情之所易;志深直谅,易古人之所难。外其身而富贵不离,行其道而死生勿替。非夫含一之德,格于皇天。不二之心,形于造次,则何以异是乎?允所谓振古之元龟、皇王之威宝者矣!且夫公之德烈,充塞寰寓;公之谋猷,着明日月。”
“小姜,玄宗时期还有一位丞相,尽忠职守,敢于直谏并且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赵匡胤这么一说姜泽知道是谁了。
“官家说的可是宋相的接班人张九龄”。
“正是,可惜有些生不逢时”。为什么说他生不逢时呢?因为他当上丞相的时候刚好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变昏庸的时候。
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中国唐玄宗开元时的宰相、诗人。张九龄少聪慧能文,弱冠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后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开元十一年(723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后张说罢相,张九龄受累外迁。开元十九年(731年),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中书侍郎为相。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因张九龄触怒唐玄宗,坐“举非其人”,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
“官家说得对,生不逢时。当时的玄宗倦于理政,渐渐的开始沉迷于享乐,疏远贤臣。在这种情况下,张九龄依然能够守正疾邪,刚直敢言。他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可是玄宗并没有听他的谏言,反而因为他这些举动将他贬为荆州长史”。
“老李,你这位后世子孙亲手缔造了一个盛世大唐,又亲手毁了,作何感想啊?”
“所有的后果他自行承受,大唐因此衰落我很痛心,但是我只需要做好我在位时的事情,尽力为后世子孙铺平道路,他们要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李世民显得较为平淡,主要是已经生过气了,另外就是李世民想得很清楚,不像朱元璋一样。
“当时的大唐虽然处于鼎盛,但是还是有各种的问题。于是张九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
但是很可惜,他的这些能够让大唐继续繁荣昌盛的措施以及他对玄宗的劝谏都没有被采纳”。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安史之乱”。
“他的诗词文采也是非常之高的,情辞委婉,兼具‘风’‘骚’情韵”。常氏说得没错,张九龄的文学成就也是相当之高的。
“九龄文学政事,咸有所称,一时之选也。”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