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在取士方面做得可以说是很优秀的。
“这点咱大明也能做,这不算什么”。朱元璋说得没错,这样的做法只要皇帝想做就能做,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大明做不了,至少叔您现在的大明做不了”。
“姜小子你这是看不起咱的大明?”姜泽这样说的原因并不是如朱元璋所说的看不起大明,而是因为朱元璋时期的大明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特别是现在洪武十年的大明。
“朱重八,你老糊涂了?姜小子这样说的原因不是摆在明面上的吗?”马皇后看朱元璋是被刚才姜泽气着了,连这么简单的原因都想不到了。
“爹,姜弟说得没错,洪武十年的大明确实做不到这样”。常氏和徐妙云稍加思考就想明白了姜泽为什么会这样说。
“我说叔,您难道忘了吗?武曌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二叔的贞观之治给她奠定的基础。大明才从战乱中脱困,很多人都还吃不饱饭,哪儿读的起书?”真以为有那么多天才啊?再天才的人没有启蒙,那也没有用,更何况天才难道就一直是天才?《伤仲永》白读了?
“咱被你气的”。这还怪姜泽了,不过好像也是如此。
“其次,她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还首创殿试制度,还“初设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
“这样做可以选拔不少的贤才,但也会因为录取人数增加有滥竽充数的”。
“二叔您说得很对,滥竽充数这样的情况也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也确实选拔了不少的贤才,比如:姚崇、宋璟、娄师德、狄仁杰等”。
姜泽说的这些名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都知道,不是他们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在之前已经看过史书了。看到李隆基的时候当时给李世民气得一天没吃下去饭。
而以上的人名现在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狄仁杰了,毕竟各电视剧、电影里面出现得比较多。
“文武兼具,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取士制度”。
“叔,我说的这些可是她做得好的地方?后世是否也在沿用?”这下朱元璋没话说了,姜泽的确是说得没错,他也没办法反驳。
姜泽见朱元璋不说话,本来还想刺激他一下说说八股取士的,但想想还是算了,下次吧。
“我说老朱啊,你和孩子计较什么?孩子不就是多说了两句吗?”听到李世民的话,姜泽心里感动啊。
朱元璋看了李世民一眼,心中想着:合着说的不是你。
“哼”。朱元璋默不作声还好,这哼了一声直接迎来马皇后的迎头痛击。
“朱重八,你跟孩子置什么气”。听到马皇后的声音,朱元璋顿时露出了笑容。
“妹子,哪能呢,咱怎么会跟这小子置气呢”。
旁边的常氏和徐妙云对于这样的场景早已是司空见惯,在场唯一还有些不习惯的就是赵匡胤了。不过时间长了就好了。
“小姜,刚才说的四人,你最敬佩谁呢?”赵匡胤赶紧找了个话题缓解一下目前的气氛。
“姚崇和宋景”。
“为何呢?”
“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杜指的当然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了。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唐朝名相、着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后曾被外放亳州等地刺史。唐睿宗复位后,被召入朝,官至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但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
他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开元四年(716年),姚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开元九年九月丁未日(721年9月28日)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若无姚相的《十事要说》,开元之盛世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可以看出,赵匡胤对于姚崇还是相当认可的。
《十事要说》是李隆基即位之初准备任用姚崇为相。姚崇针对时弊而提出十条意见。当时姚崇问玄宗是否同意,同意即可上任,否则只有违抗君命了。即位之初的李隆基可不是后期的李隆基,那时候的李隆基雄才大略,一副明君之像。对于姚崇的建议当然是无比赞同的。
《十事要说》包括: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
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
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
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
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
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
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
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
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
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喜欢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老祖宗的后世新体验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