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的晨光,带着佛诞节特有的清润,漫过紫宸殿的丹陛。
鎏金的殿顶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殿前的广场上,禁军将士身着玄甲,手持长戟,列成整齐的方阵,甲胄碰撞的轻响与远处传来的礼乐声交织,将大典的肃穆烘托得恰到好处。
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朝服上的绣纹在晨光中清晰可见,目光都汇聚在丹陛之下,那里景淮初与楚清颜正并肩而立,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景淮初穿着储君规格的明黄锦袍,腰间系着镶玉玉带,发间束着银冠,身姿挺拔如松。
他的左手轻轻握着楚清颜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来,让楚清颜紧绷的脊背稍稍放松。
楚清颜身着正红太子妃朝服,发冠上的东珠随晨光流转,腕间母妃所赠的白玉镯温润贴合,她下意识地扶了扶玉镯,指尖触到内侧的“淮”字,心里忽然安定了许多。
“吉时到——”司仪官高亢的唱喏声划破广场的寂静,礼乐声陡然转盛。
景淮初轻轻捏了捏楚清颜的手,低声道:“别怕,跟着我。”
楚清颜点头,目光随着他的步伐,一步步踏上丹陛的白玉阶。
阶面上刻着细致的云纹,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时光的脉络上——从五皇子府的寻常日子,到今日站在大胤朝权力的核心,不过短短数年,却像走过了漫长的路。
丹陛顶端,皇上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皇后则坐在一旁的凤椅上,穿着绣金凤的朱红宫装。
与往日不同,皇后今日未戴过多饰件,只在发间簪了支赤金点翠步摇,眉宇间虽仍有淡淡的疏离,却没有了往日的沉郁,看向楚清颜的目光里,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待两人走到龙椅前站定,司仪官再次唱喏:“太子景淮初、太子妃楚氏,跪拜——”
景淮初与楚清颜并肩屈膝,行三拜九叩大礼。
“平身。”皇上的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庄重,却也藏着几分父爱。
他抬手示意李德全上前,李德全捧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铺着明黄锦缎,托着一枚通体莹白的玉印——那是太子印玺,印面刻着“大胤储君之宝”六个篆字,印钮是盘卧的玉龙,温润中透着威严。
景淮初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印玺。
玉印入手微沉,冰凉的触感透过掌心传来,让他下意识地握紧,这不仅是一枚印玺,更是大胤朝未来的重量,是父皇的信任,是百官的期许。
“淮初。”皇上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语气带着郑重的叮嘱:“这枚印玺,承载着大胤朝的江山社稷,也承载着天下百姓的安危。
往后,你要以仁为心,以法为矩,善待百姓,重用贤臣,莫负朕的嘱托,莫负天下的期望。”
“儿臣遵旨!”景淮初躬身,声音坚定:“定以江山为重,以百姓为本,守护好大胤朝的安宁。”
皇上满意地点头,目光转向楚清颜,语气缓和了些:“清颜,往后东宫的事务,便多劳你费心。
淮初性子刚直,有时难免思虑不周,你要多劝着他,夫妻同心,才能共担重任。”
楚清颜躬身行礼,声音清亮而端庄:“儿臣遵旨。
定尽心辅佐太子,打理好东宫事务,不辜负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信任。”
她说话时,眼角的余光恰好与皇后的目光相撞。
皇后看着她,忽然轻轻笑了——那笑容不似往日的疏离,倒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温和,像春日里融化的冰雪。
“好孩子,”皇后轻声说:“往后若有不懂的,可随时来坤宁宫问我。
东宫的针线房,我已让人备好了新的绸缎,你若喜欢,也可让人去取。”
楚清颜心中一暖,连忙再次谢恩。
礼乐声再次响起,司仪官唱喏:“册封礼成——”
百官齐齐躬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子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响彻广场,惊飞了殿前槐树上的麻雀,却让楚清颜的眼眶微微发热。
她侧头看向景淮初,见他正望着她,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握着印玺的手轻轻抬了抬,似在与她分享这份荣光。
大典的后续仪式在礼乐声中有序推进,接受百官朝贺、前往太庙祭祖,每一步都庄重而繁琐。
待所有仪式结束,已近午时。
景淮初按礼制,需先送楚清颜前往坤宁宫向皇后请安,再返回东宫处理后续事务。
坤宁宫的庭院里,几株牡丹开得正盛,朱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像极了楚清颜身上的朝服。
皇后坐在廊下的软榻上,见两人进来,笑着招手:“快坐,折腾了一上午,定是累了。”
她让人端上刚温好的雨前茶,又递给楚清颜一个锦盒:“这里面是几匹新贡的云锦,颜色都是你喜欢的,往后做些常服穿,别总穿着朝服,累得慌。”
楚清颜接过锦盒,指尖触到柔软的云锦,心里满是感激:“多谢皇后娘娘,儿臣记下了。”
“往后在宫里,不用这么拘谨。”皇后摆了摆手,语气自然了许多:“你是楚将军的女儿,性子沉稳,又懂分寸,淮初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也是大胤朝的福气。”
她顿了顿,看向景淮初:“往后你要多疼惜她,东宫的事多与她商量,别什么都自己扛着。”
景淮初笑着点头:“儿臣省得,定不会委屈清颜。”
三人又聊了片刻,多是皇后叮嘱楚清颜东宫的日常事务,从账目管理到宫人调度,说得细致而耐心。
楚清颜一一记下,偶尔点头回应,气氛竟比往日在紫宸殿相见时融洽了许多。
待日头偏西,楚清颜起身告辞:“娘娘,时辰不早了,儿臣与太子该回东宫了,改日再来看您。”
皇后点头,亲自送他们到宫门口,又想起什么,让宫女取来一碟桃花酥:“这是今早刚做的,你喜欢吃,带回去当零嘴。”
楚清颜接过桃花酥:“多谢娘娘。”
离开坤宁宫时,夕阳已将宫墙染成暖橙色。
景淮初牵着楚清颜的手,沿着宫道慢慢走,身后的宫灯渐渐亮起,像一串坠在暮色里的珍珠。
“没想到皇后今日会这么温和。”楚清颜轻声说,指尖还残留着桃花酥的甜香。
“她只是太疼旧太子了。”景淮初叹了口气:“如今旧太子的事尘埃落定,她也想通了,往后咱们多去坤宁宫走动,她会慢慢接纳你的。”
楚清颜点头,靠在他身边,看着远处东宫的方向。
马车驶进太子府时,院门口的丫鬟早已捧着鲜花等候。
“殿下,娘娘,回来了!”翠翠笑着迎上来,接过楚清颜手中的锦盒:“庭院里的桃花开了,满院都是香,你快进去看看!”
楚清颜快步走进庭院,果然见满树桃花绽放,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碎雪。
桂花树上的花苞也透着浅黄,兰草圃里的新叶泛着嫩绿,与她前夜想象的模样一模一样。
“真好看。”她轻声赞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桃花瓣。
景淮初走到她身边,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银簪,簪头是一朵镂空的桃花,还缀着颗细小的珍珠。
“今早大典前,让内务府赶制的,”他轻轻将银簪插在楚清颜的发间:“配你今日的衣裳,也配这满院的桃花。”
楚清颜抬手摸了摸发间的银簪,转头看向景淮初,眼底满是笑意。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