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新投诚的将领自诩武艺高强,气焰嚣张。很好,那便用实力见真章!
击败他们者,可随意处置。若反被击败,就得愿赌服输,乖乖去军校进修。若败北后仍不服管教,那便是不识时务!
届时大王动用雷霆手段,旁人亦无话可说。
右列将领们相视一笑,神情中满是戏谑。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些降将中能有什么高手。
黑山军将领前身是黄巾军,而黄巾军正是在座诸位亲手剿灭的。黄巾将领如周仓、廖化等人,早已效力燕国。其首领张牛角号称第一猛将,实则不过是燕国二流武将,在官方排名中仅列第十五位。
至于西凉军等部将,更不足挂齿。这场比武,根本就是燕国将领的单方面表演。
就连谋士郭嘉、贾诩也认为结果毫无悬念。天下皆知,燕国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猛将。
若论大汉帝国武将之列,燕国众将必独占鳌头,包揽前十之位。
永宁殿内二十余位将领,皆是当世顶尖的沙场宿将。
新晋将领欲与殿中诸位较量,无异于痴人说梦,绝无半分胜算。
刘凤深谙察言观色之道,已是炉火纯青之境,仅是一瞥便洞悉诸将心思。
他展颜一笑,豪迈道:诸位,若与那些新人在擂台上一较高下,可有把握让其心服口服?
殿内众将齐声抱拳,朗声应道:回禀王上,臣等必叫其见识何为燕国猛将!
笑话!若连新人都无法压制,他们还有何颜面立足?倒不如寻块豆腐撞死算了!
更何况,此事已关乎燕 ** 威颜面。
这群以燕国将士为荣的将领,岂会退缩半步?
甚好!刘凤满意颔首,笑意更浓。
他目光转向两位军师,询问道:奉孝、文和,寡人之意以为如何?
在校场设擂比试,以武力慑服新降之将,可妥当否?
郭嘉与贾诩相视一眼,正身禀道:回禀王上,此计甚妙!
道理依旧浅显:擂台较艺看似粗犷,却直指军中根本——实力为尊。
更为关键的是,郭嘉与贾诩对殿中诸将信心十足,认定其必胜无疑。
在座诸位皆为当世豪杰,可惜威名未扬于天下。
唯三将例外:张飞、关羽、臧洪,身经百战,威震四方,闯下赫赫威名。
其余将领相比而言,确乏显赫战功可表。
世人眼中,燕国威震四海的无上荣光,皆由燕王一手缔造!
所谓燕国猛将,不过三大将名头响亮,其余将领不过尔尔,谁又会多瞧一眼?
待两位军师颔首认可,刘凤唇角微扬,露出从容笑意。
这场即将上演的校场较技,在他眼中无异于探囊取物。殿上哪个不是青史留名的虎将?对付那群无名之辈,还不是信手拈来?
子源。刘凤轻抚御座扶手,目光扫过群臣,去告诉那些新来的——明日校场设宴,本王要亲自......
臣领命!臧洪肃然起身,抱拳应诺。
刘凤霍然离席,朗声笑道:诸卿且回去养精蓄锐,明日定要叫新人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燕国铁骑!
恭送王上!群臣齐声唱和。
待众臣说笑着离去,刘凤带着典韦周泰穿行宫道。你二人也去准备。他头也不回地说道,明日校场才是你们展露锋芒的地方。宫里有御林军守着,出不了乱子。
末将明白!两道浑厚嗓音在朱红宫墙间回荡。
想到翌日的校场比试,刘凤便哼着异世小调,步履轻快地朝甘泉宫行进。
这场比武于他而言,不过是场消遣罢了。
胜负早已知晓,反倒令他愈发思念妻儿。如今他贵为一方霸主,坐拥江山美眷,与前世庸碌生活相比,堪称云泥之别。
甘泉宫内,灯火通明。
刘凤远远望见妻儿谈笑风生,连受罚禁闭的娜塔四女也在其中。他放轻脚步,突然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在 ** 小脸上各亲一口。
众女被这突袭惊得低呼,甄姜忙领着姐妹行礼:妾身拜见王上。
刘凤摩挲着儿女的发顶笑道:免礼。待众女落座,他逗弄孩子近半个时辰,直到两个小家伙哈欠连天,才由乳母抱去偏殿安歇。
殿内只余张宁与娜塔四女随侍。刘凤接过丝帕拭汗时,对品茶的张宁道:明日校场设宴,宁儿可愿同往?
茶盏轻搁案几,张宁挑眉:那些将领,岂敢直面你这魔王?
“宁儿,别乱说!”
刘凤将手绢还回娜塔手中,接过茶杯时瞪了眼口无遮拦的张宁:黑山军将领失去兵权后 ** ,不就有旧部来找你当说客?
如今燕国百废待兴,明日校场设宴,召集黑山军、西凉军及各路降将。趁着酒宴解决军务,免得夜长梦多。
只有让这些将领心甘情愿进军校进修,才能顺利整编数十万新军。这般周全体恤,全看你们父女情面——宁儿是不是感动得想哭?
张宁眨着大眼睛撇嘴:感动什么呀!王上先说清楚宴会上的打算,否则妾身可不赴宴。
您素来诡计多端,世人眼中的贤王形象可当不得真。不把计划说明白,妾身才不往火坑里跳呢!
鬼灵精!刘凤笑着将方才与群臣所议和盘托出。张宁听完气笑:说您无赖当真不冤!
天下人都道您是文武双全的贤王,谁知私底下...话未说完,自己先摇头失笑。
燕王刘凤表面是人人称颂的贤明君主,骨子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滑头。
那些所谓为新投奔将领安排的好差事,不过是让他们去自取其辱。就凭黑山军、西凉军这些新归附的将领,也配与燕国老将比试?分明是找打。
王上邀妾身明日去校场,莫不是想让人看笑话?张宁气极反笑,您倒好意思问人家感不感动,妾身没给您一耳光已是客气!
作为黑山军圣女,张宁对双方实力再清楚不过。让黑山将领与燕国武将单挑?简直是嫌日子过得太安逸,非要找罪受。
面对张宁的嘲讽,刘凤面不改色:宁儿此言差矣。黑山军将领都是当世豪杰,寡人对他们寄予厚望啊。
王上莫说笑了。张宁冷笑道,您看中的,最后哪个不是沦为炮灰?这番话说得刘凤教她的新鲜词,倒是用得恰到好处。
刘凤面容肃穆,语气郑重道:宁儿,你需明白一个至理:优秀的战士需要磨砺,更需要展现的舞台!
张宁的观察很准确,凡是得到刘凤青睐的人,最终都成为了他建功立业的踏脚石。
当初刘凤对百万黄巾军的 ** 寄予厚望,结果正是他亲率黄金火骑兵将其 ** 。这场战役不仅为他赢得赫赫威名,更助他恢复祖上王爵,奠定了统治北疆的基业。
后来刘凤又对董卓的西凉集团表示赏识,结果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被他率领数万幽燕轻骑打得溃不成军,仓皇逃往长安,损失之惨重难以估量。
再往后,当刘凤对公孙瓒寄予期望时,这位统帅的四十万大军进攻燕国,又成了刘凤建立功业的契机。公孙瓒不仅丢失辽西三郡,最终只能以 ** 收场。
简单来说,凡是得到刘凤青睐的人,大多难逃厄运。
刘凤收起嬉笑神色,正色道:宁儿,明日校场比武确实是解决军中纷争的最佳方式。如今燕国亟需休养生息,必须尽快恢复民生经济。
若非顾及你们父女情谊,以及黄忠、张牛角等将领的谏言,依我往日的作风,那些在军中兴风作浪的将领早该军法处置。明日比武,实则是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聪慧如张宁自然明白,依照刘凤一贯的作风,那些不安分的将领本应受到严惩。
刘凤此番给予那些将领机会,实则是看在张宁父女的情面上。他明白不便再为那些老部下求情。
刘凤凝视沉默的张宁,肃然道:宁儿,孤不勉强你。只望你将明日校场比武之事告知诸位老将,让他们有所准备。
孤不欲明日校场无人问津。虽那些人难堪大用,孤也不会刻意刁难。只需让他们明白:军令如山!
抗命者,必先亡于疆场。你曾统率三军,当知此理。
张宁垂首低应:妾身定会通知黑山军将领赴宴。
见爱妃神色黯然,刘凤笑问:为何突然闷闷不乐?
张宁勉强一笑:只是心中郁结。妾身只顾念旧部,却未能体谅王上的难处。
身为王妃,妾身既不能为君分忧,反添烦恼,实在惭愧......
刘凤轻抚其肩:这可不像你会说的话。朝中自有文武百官操劳,你何必忧心?
安心与其他妃嫔共享安乐便是。
张宁蹙眉嗔道:可妾身自觉无用。既不通女红,又不像两位姐姐能打理宫务,实在......
自小父亲便将我当作男儿教养,熟读兵书战策,勤练弓马武艺。
这般本事,在深宫之中却无施展之地啊!
张宁轻叹一声,刘凤闻言不禁陷入沉思。他这位燕王虽然不在意女子领兵,可满朝文武岂能容得王后抛头露面?若真让张宁挂帅出征,只怕朝堂之上要掀起轩然 ** 。
但若将她困在宫中,又实在可惜了这一身才干。究竟该如何人尽其才,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刘凤在御座前踱步良久,忽见殿外持戟的御林军,顿时计上心来。
宁儿可想带兵?他含笑问道。
张宁猛地抬头,美眸中闪过一丝讶色:王上此话当真?莫不是拿妾身取笑?
须知此时木兰、桂英等女将的佳话尚未流传,更无女子掌兵的先例。即使在黄巾军中,她也是靠着男装打扮才能领兵作战。
想到此处,张宁压下心头雀跃,谨慎道:王上贵为天子皇叔......
刘凤神情认真,点头确认道:自然是真的!女子领兵自古有之。商朝时便有妇好率军戍边、开疆拓土的先例。史书亦记载光烈皇后曾创建【鸾卫营】这支女兵部队。况且寡人并非真要你上阵杀敌,而是希望你组建一支类似鸾卫营的女子部队。
刘凤说着指向后宫方向:宁儿,宣明殿后方皆是嫔妃居所。虽御林铁卫隶属禁军,但让男卫巡视内宫确实不便。加之铁卫常随寡人出征,宫廷守备难免空虚。寡人想让你重建【鸾卫营】,招募良家女子,既可解闷,又能增强宫禁防卫。如此御林铁卫守卫前朝,鸾卫营负责后宫。
张宁眼眸闪亮,欣喜地望着刘凤:当真?王上此言不虚?实在太好了!
见张宁雀跃模样,刘凤想起某个爱习武的少女,笑道:不如让赵雨那丫头也帮你。她随师父学过枪法,武艺已达二流将领水准。这丫头与你一般,总梦想成为威震天下的女将军。你们齐心协力,定能将鸾卫营操练得当。
提到赵雨,张宁不由莞尔。那小丫头确实酷爱武艺,确是个得力帮手。不过组建鸾卫营尚需更多人手,还需从长计议。
张宁绞尽脑汁思索:即便能招到充足的女兵,军饷粮草又从何而来?
虽说积蓄颇丰,但要维持整支女兵队伍仍是杯水车薪。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