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一品寒门朱门风流山河相制北明不南渡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金牌帝婿汉祚高门水浒任侠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北雄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0章 归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靖康八年腊月廿三,小寒。

凛冽的北风如同裹着冰碴的鞭子,抽打着濮水两岸枯黄的芦苇。

浑浊的河水凝滞如铅,河面覆着一层灰白色的薄冰,在惨淡的日头下泛着死寂的光。

官道冻得梆硬,车辙碾过,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一支由数十辆乌篷油壁车、百余名玄甲亲卫组成的车队,如同沉默的黑色长蛇,碾碎沿途的冰霜,缓缓驶向那座被岁月与风沙浸透的古城——开德府(濮阳)。

陈太初端坐于“紫电”马车内,未着蟒袍玉带,只一身半旧的靛青棉布直裰,外罩玄狐裘。

车帘半卷,寒风裹挟着熟悉的、混杂着河泥腥气与柴火烟味的故土气息,扑面而来。

他目光沉静,掠过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萧瑟的冬日原野。

十年了。

自宣和六年那场惊涛骇浪的“环球”远航归来,他如同救火般扑向摇摇欲坠的汴梁,自此再未踏足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开德府…清河水…陈家老宅…记忆中的青砖灰瓦、市井喧嚣,早已被辽东的冰原、高丽的烽火、吐蕃的雪峰…冲刷得模糊不清。

此刻归来,蟒袍卸去,虎符离身,唯余一个“秦王”的空衔…与满身洗不净的征尘。

车轮碾过濮水石桥。

桥下冰面反射的冷光刺痛了陈太初的眼。

桥头,“开德府”三个斑驳的隶书大字映入眼帘。

城郭依旧,雉堞如齿,然城下景象却已翻天覆地!

昔日低矮的土坯城墙,如今包砌了厚重的青砖!

护城河拓宽加深,浑浊的河水在寒风中冒着丝丝白气。

更令人侧目的是城门内外——车马如龙!人流如织!

各色商幡招牌在寒风中猎猎招展!

绸缎庄、南货行、波斯邸(胡商货栈)、高丽柜(专营高丽参、海货)、甚至挂着“辽东皮货”、“交趾犀角”幌子的专营店肆鳞次栉比!

操着南腔北调的商贾、裹着各色皮裘的胡人、推着独轮车的脚夫…将本就不甚宽阔的城门内外挤得水泄不通!

喧嚣声、叫卖声、驼铃马嘶声汇成一股灼热的浊流,冲散了冬日的严寒!

这哪里是记忆里那个漕运节点、略显闭塞的北地府城?

分明是缩微版的汴梁西市!

“王爷!您看!”亲兵统领王烈策马靠近车窗,低声道,“这开德府…如今可了不得!自打您…咳咳…自打朝廷将此地定为‘北地通衢’、‘河海转运总埠’,又免了三年商税…这商号…比汴梁州桥夜市还密!听说…连倭国、三佛齐的商船,都能从大清河(黄河故道)直抵城东新码头!”

陈太初微微颔首,眼底无波无澜。

这繁华…是他当年以枢相之权,硬生生从汴梁、洛阳口中夺下,浇灌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

如今,树已参天,栽树人…却成了过客。

他目光扫过城门楼上那面崭新的“秦”字王旗,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带着自嘲的弧度。赵桓…倒真是“大方”。

车队未入城门,径直绕向城北。

一片占地极广、规制森严的建筑群赫然矗立于濮水北岸高阜之上!

朱漆大门高逾三丈,门钉碗口大小,熠熠生辉!

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鬃毛虬张,怒目圆睁,威势远超一里之外的开德府衙那对青石狮子!

门楣之上,“敕造秦王府”五个鎏金大字在冬日残阳下灼灼刺目!

府墙绵延如小型城垣,墙头女墙箭垛俱全!

更令人心悸的是府门前那九级丹陛!

皆以整块青石雕琢,两侧扶手栏柱竟雕着盘龙纹!

此等规制…莫说知府衙门,便是寻常亲王府邸,亦属僭越!

“这…这…”随行的陈守柮老秀才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车辕,声音发颤,“逾制!逾制啊!初儿!这丹陛…这盘龙…是要杀头的!快…快让人铲了!铲了!”

陈太初扶住摇摇欲坠的老父,目光扫过那刺眼的丹陛盘龙,眼底深处冰寒一片。

赵桓…好手段!这泼天的“恩宠”,是蜜糖,更是裹着糖衣的穿肠毒药!

将他陈太初架在火上烤!

让天下人都看着…这“功高震主”的秦王,在故乡是如何“僭越无度”!

“父亲勿忧。”陈太初声音平静,搀着老父下车,“陛下…赐的。拆不得。”他抬眼,望向府门内匆匆迎出、跪倒一片的王府属官、仆役,声音陡然转冷,“都起来!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腊月廿八,秦王府,承运殿。

殿内暖炉烧得通红,金丝炭火无声吐纳着暖意,驱不散那股令人窒息的、属于官场应酬的浊气。

巨大的紫檀屏风前,陈太初一身半旧的家常棉袍,端坐主位。

阶下,开德知府、通判、转运使、防御使…乃至下辖各县县令、巡检司都头…数十名身着各色官袍的官员,如同庙里的泥胎塑像,按品级高低,垂首肃立,鸦雀无声。

空气凝滞得能拧出水来。

“下官…开德知府孙文焕…率阖府同僚…恭迎秦王殿下荣归故里!”

知府孙文焕须发花白,官袍浆洗得发白,上前一步,声音干涩,带着刻意压抑的激动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惶恐。

他身后众官齐声附和,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如同演练了千百遍。

陈太初目光扫过阶下。

孙文焕…他记得。

宣和年间不过是个清贫的州学教授,因在开德府守城战中散尽家财犒军,被自己破格提拔。

如今十年过去,官袍依旧半旧,眉宇间却添了深重的忧色与风霜。

他身后那些官员,或谄媚,或畏惧,或木然…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权力更迭下人心的浮沉。

“孙府台辛苦。”陈太初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本王归乡,只为侍奉老父,颐养天年。府衙公务…一切如常。不必因本王…扰了地方。”

他端起手边粗陶茶碗,啜了一口寡淡的清水,这是自入府便立下的规矩——拒收一切宴请、馈赠。

“王爷体恤下情!下官…感激涕零!”

孙文焕声音哽咽,深深一揖。

他身后众官面面相觑,有松一口气的,也有难掩失望的——这尊大佛归乡,多少人指望攀附提携?

谁知竟是闭门谢客!

“王爷!”通判李茂才,一个面团团富态的中年人,堆起满脸谄笑,“下官等…略备薄礼…乃是阖府同僚一点心意!有辽东老参两支,高丽百年山参一匣,江南新到的明前龙井十斤…还有…还有本地父老感念王爷恩德,特献的‘万民伞’三柄!恳请王爷…笑纳!”

他一挥手,身后属吏抬上数个沉甸甸的朱漆礼盒,更有人展开三柄缀满各色布条、写着密密麻麻名字的绸伞!

陈太初眼皮未抬,指尖在粗陶碗沿轻轻一叩:“抬回去。”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万民伞?本王…受不起。告诉乡亲们,心意…领了。东西…散给城中孤寡吧。”

李茂才笑容僵在脸上,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殿内死寂。

众官噤若寒蝉。

孙文焕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下官…遵命!”

冗长而压抑的“拜谒”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

陈太初如同入定的老僧,对官员们或明或暗的试探、表功、诉苦…皆以最简短的“嗯”、“可”、“知道了”回应。

直到日头西斜,殿内光线昏暗下来,他才缓缓起身:“诸位…年关将至,公务繁忙。都…回吧。”

众官如蒙大赦,躬身告退。

脚步声仓惶凌乱,如同退潮般涌出承运殿。

殿门合拢的刹那,最后一丝天光被隔绝在外。

殿内,只剩下金丝炭火毕剥的微响,与陈太初独自立于巨大屏风前的、被拉得极长的孤寂身影。

除夕,寅时。

持续数日的官场喧嚣终于彻底散去。

王府内外张灯结彩,仆役们轻手轻脚地悬挂桃符、张贴门神,努力营造着年节的喜庆。

然而偌大的府邸,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清冷。

朱漆大门紧闭,隔绝了外界最后一丝窥探。

承运殿后暖阁。

陈守柮裹着厚厚的棉袍,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抚过紫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拜帖、礼单——那是过去几日未能入府官员“补送”的心意。他拿起一份,又颓然放下,浑浊的老眼里满是忧虑:“初儿…这…这如何是好?拒之门外…恐…恐惹人怨啊…”

陈太初正提笔在一方素笺上练字,闻言头也未抬:“父亲不必忧心。怨…便怨吧。”笔走龙蛇,一个铁画银钩的“静”字跃然纸上,力透纸背。

“可…可这王府规制…”陈守柮指向窗外那高耸的丹陛盘龙,“逾制…逾制啊!为父昨夜…一夜未眠!梦见…梦见御史台的刀笔…梦见午门的血…”他声音发颤,带着濒死般的恐惧。

“逾制?”陈太初搁笔,目光扫过窗外那片刺眼的朱红与盘龙,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陛下赐的宅子…逾制…也是陛下的恩典。父亲…安心过年便是。”他扶起摇摇欲坠的老父,“儿陪您…去祠堂上柱香。”

陈氏祠堂设在王府西跨院。

推开沉重的柏木门扉,一股混合着陈年香灰与木头腐朽的沉郁气息扑面而来。

烛火摇曳,映照着神龛上层层叠叠的牌位。

陈太初点燃三炷线香,青烟袅袅升起,模糊了那些承载着陈家数代兴衰的冰冷木牌。

他撩袍跪倒,深深叩首。

额头触及冰冷砖地的瞬间,宣和元年冬,清河水畔那个落水濒死、被异世灵魂占据躯壳的“陈太初”…与此刻蟒袍尽褪、跪于祖祠前的秦王…身影轰然重叠!十年征伐,权倾朝野…终究…又回到了原点?

祠堂外,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扑打着窗棂。

王府角门悄然开启。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驶入,卸下几筐黑黢黢的“石炭”(煤)与数捆上好的“柴炭”(木炭)。

赶车的汉子压低斗笠,对迎出来的老管家低语:“汴梁枢密院…张枢相(张叔夜)…命小人送来的‘冰炭’(暗指冷暖自知)…给王爷…暖暖身子…” 老管家默默点头,指挥仆役将炭筐抬入偏院柴房。

车马旋即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

陈太初自祠堂步出时,雪已下大。

鹅毛般的雪片无声飘落,迅速覆盖了庭院、丹陛、盘龙石柱…将那刺眼的朱红与僭越的威严,温柔地…掩于一片纯净的素白之下。

他独立于廊下,望着漫天飞雪。

府外隐约传来零星的爆竹声,更衬得这深宅大院…寂静如坟。

远处,赵明玉领着几个孩子,正在偏院堆雪人。

陈紫玉(阿囡)裹得像只雪球,咯咯笑着将一枚冻红的柿子按在雪人脸上当鼻子。

陈忠和拿着小铲,努力将雪堆拍实。孩童无忧的笑语,穿透风雪,微弱却清晰地传来。

陈太初缓缓抬手,接住一片冰凉的雪花。

雪花在掌心迅速融化,留下一丝转瞬即逝的湿痕。

他望着掌心那点水渍,又抬眼望向府门方向——那里,朱漆大门紧闭,门环上冰冷的铜兽在雪光中沉默。

门内门外,已是两个世界。

他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转身,走向那片传来笑声的偏院。

玄色身影没入漫天风雪,只在身后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行…孤绝而清晰的足迹。

《宋朝的脊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宋朝的脊梁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际战争领主给食戟之灵来点小小的中餐震撼我家水库真没巨蟒阿王莽锦绣弃妻,无双王妃绝代掌教战天大帝山村里那点破事耕农人家:山里汉,俏娘子万族哭诉,人族绝对开挂了!网游之九转轮回宠兽之主从佛门弟子到左道魔主古穿今之甜妻种田神医:夫君,强势宠(神医娘子手下留针)神级龙卫不负青春无限制神话神魔天尊道友,买把加特林吗?快穿我的恶魔宿主
经典收藏晚明海枭汉末氪命红楼:争锋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燕颂把后宫当成副本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荡宋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革秦戏说西域36国我在曹营当仓官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妃朕莫属崛起的家族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大明风采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极品帝师守望军魂
最近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浴血山河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穿越古代异界争霸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北宋第一狠人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铜镜约寒门状元路大唐躺平王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