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坊门前无声停下。
刘楚走出来,抬头看着眼前这座巨大的乌头门。门是厚重的原木制成,颜色暗沉,上面覆盖着黑色的铁皮,钉着一排排巨大的门钉。
他伸手推门。
很重。
木头摩擦的声音低沉而绵长,门缓缓向内打开。
门后是另一个世界。
一条宽阔的十字街笔直向前延伸。脚下是大小不一的青石板,踩上去很踏实,能听到鞋底和石板摩擦的声音。街道两侧是高大的坊墙,夯土砌成的墙体呈现出粗犷的土黄色,看得出岁月的质感。
坊墙下是一间间鳞次栉比的店铺。
这些建筑都不高,最多两层,几乎都是木头和土坯混合搭建,看着厚实。屋顶覆盖着灰色的筒瓦,瓦片与瓦片之间扣得很紧密。
刘楚顺着街道慢慢往前走。
第一家是个酒肆。门口挂着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幌子,上面用潦草的墨迹写着三碗不过岗。门口台阶上摆着几个半人高的巨大酒坛,坛口用红布和泥巴封着,红布边缘已经磨得起了毛。
隔壁是家杂货铺。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风干的蒜头和火红的辣椒,蒜皮在风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门口靠着几个装豆子和谷物的麻袋,袋口随意地敞开着,能看到里面金黄色的小米。
街边栽种着高大的槐树和柳树。秋风吹过,几片枯黄的叶子打着旋落下来,掉进路旁那条浅浅的水渠里。水渠里的水很清,缓缓流着,偶尔能看到几片落叶漂过。
一户人家的墙角,几株牵牛花正攀援而上,开出几朵紫色的小花。藤蔓爬得很高,一直延伸到屋檐边。
刘楚停下脚步,站在街道中央。
这里很安静,却又充满生活气息。不像景区那种刻意营造的古色古香,更像是真的有人在这里住过很久。
他继续往前走。
街道转角处有口古井,井栏是青石的,被绳索磨出了深深的凹槽。井边还放着一只木桶,桶底潮湿,显然刚用过不久。
再往前,是一家看起来像是布庄的店铺。门口挂着几匹染好的布,颜色都不鲜艳,多是褐色、灰色、土黄色,只有几匹是蓝色的。布料在风里轻轻晃动。
刘楚走到十字街的交汇处,四条街道在这里交汇,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他能看到更远处的坊墙,还有墙外隐约露出的一角屋檐。
感觉怎么样?
宋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刘楚旁边,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夹。
很真实。刘楚想了想,不像是搭出来的景。
我们追求的就是真实。宋衿指着脚下的十字街和两侧的坊墙,这里的布局是按唐代长安城的里坊制复原的。坊墙高度三米,十字街宽度十五米,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包括这个十字街的走向,都严格按照了坊内十字街的规制。
她又指向那些土黄色的墙体和灰色的屋顶。
这些墙不是涂成土黄色的,它本来就是土。我们用的是唐代最常见的版筑夯土工艺,一层一层夯实,每层大约十五厘米。你仔细看能看出夯土的层次。
刘楚走近坊墙,果然能看到墙面上一道道横向的纹理。
屋顶用的是灰色筒瓦,不是琉璃瓦。宋衿继续说,在唐代,琉璃瓦只有皇室和高级官员才能用。寻常百姓家,就是这种灰陶瓦。
她走到一家店铺窗户前,指着那些笔直的木条。
窗户是直棂窗。唐代的木工技术还没到后世那个程度,做不出复杂的雕花窗棂。这种直上直下的窗格,才是当时最常见的样式。
宋衿最后指向酒肆门口那块蓝布幌子。
包括你看到的这些幌子,为什么都是蓝色的?因为靛蓝是当时最便宜也最普及的染料。红色、紫色这些,都是贵价染料,一般商户用不起。
刘楚没说话,又看了一眼那些土墙、灰瓦、蓝幌子。
之前他以为就是照着画册搭个样子出来。现在才知道,连染料的颜色都要考据。
宋衿领着刘楚走到一栋两层小楼前,推开院门。
进去看看。
院门也是木头的,门栓是老式的插销。推开后,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进门是个小天井。
天井不大,也就三四平米。角落里放着一口青瓷大水缸,缸里的水很清,养着几尾红色的金鱼。金鱼看到人影,慢悠悠地游到水底。水缸旁边还种着几盆绿油油的葱和蒜苗,叶子挺拔,长势很好。
穿过天井就是客厅。
房间里没有椅子,只有一张矮脚的木质桌案,四周摆着几个铺了亚麻坐垫的坐榻。桌案上放着一只青瓷茶壶和几只茶碗,看起来已经摆好了茶具。墙上挂着一幅已经有些泛黄的仕女图,画里的女子穿着唐代襦裙,手里拿着一把团扇。
客厅角落有两扇不起眼的木门。
厨房和卫生间在里面。宋衿走过去推开其中一扇门,外观做旧了,但里面都是现代化设备。电磁炉、冰箱、热水器、智能马桶,该有的都有。
刘楚看了一眼。厨房确实很现代,不锈钢水槽,白色的橱柜,只是门面做成了古朴的木门样式。
上楼看看。
木质楼梯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楼梯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扶手是光滑的木头,摸起来有种温润的质感。
二楼是两间卧房。
房间里没有床架。地面铺着干净的木地板,上面是厚厚的榻榻米通铺。榻榻米上叠着整齐的纯白色棉被,被子看起来很厚实,应该是蚕丝或者棉花填充的。
刘楚走进其中一间,推开窗户。
窗外就是楼下那条街道。他能看到对面店铺的屋檐,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几个穿着唐代服饰的人正从街上走过,边走边聊天,看起来真的像是这里的住户。
他站在窗边往下看。街道上光线正好,阳光照在那些灰色的屋顶上,照在蓝色的幌子上,照在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
这一刻他确实有种错觉——自己真的成了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人。
刘楚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宋衿走到他身后。
一期工程唐·风华里一共一千二百套院落。宋衿开始汇报,分为一居、二居、三居三种户型。你现在看的这种是二居户型,楼下一个客厅加厨卫,楼上两间卧房。
价格方面会比忘忧居亲民很多。初步定价是忘忧居的四到五折,同样主打周租,走轻奢路线。
刘楚点点头。这个定价确实有竞争力。忘忧居太贵,很多人住不起。但如果价格降到一半,市场就会大很多。
服务呢?他问。
这里不提供忘忧居那种一对一的管家服务。宋衿说,我们只提供最基础的布草换洗和垃圾清运。每三天换一次床单被套,每天早上有人来收垃圾。仅此而已。
吃饭要么去街上的酒肆饭馆,要么就用自己院里的厨房。菜市场会设在坊门附近,每天早上开市。我们鼓励游客真正在这里生活,而不是被服务。
刘楚明白她的意思了。
忘忧居是把客人当成需要照顾的对象,什么都帮你安排好。而这里是把客人当成居民,你得自己解决吃喝,自己体验市井生活。
忘忧居是出世。宋衿看着窗外的街景,它让客人有机会忘掉自己是谁,忘掉外面的一切烦恼。
而这里是入世。
它让客人成为另一个自己——一个活在长安城里的普通人。
刘楚没有说话。
他又看了一眼楼下那条街道。那些店铺,那些幌子,那些穿着唐代服饰的行人。
这个地方确实不一样。
它不是让你逃离现实,而是让你进入另一种现实。一种更简单、更缓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现实。
喜欢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开局成园长,我的动物们都成精了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