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山的那边

首页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三国之袁氏天下从山贼开始霸天武魂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我成了龙妈靖安侯最强败家驸马爷将门枭虎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山的那边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全文阅读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txt下载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6章 一个个登上舞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晏珣没留意到胡家把水泥卖到哪里,因为这些水泥用途不显眼。

没用来修路之类。

“前两年苏州新修城墙,原本计划用糯米砂浆。众所周知苏州有钱,又有地方乡绅捐资,但修城墙一里要五万斤糯米……”

狗大户们有些吃不消,为修城墙的事私下议论:

苏州这种江南腹地有必要费劲修城墙吗?知府大人为追求政绩劳民伤财?

吵得官府扛不住的时候,有人建议要不要试试水泥。

不管怎么说,至少水泥不能吃。

“苏州府试用之后觉得好,改用水泥修城墙,其他地方修城墙也跟着用。再有就是卖给达官贵人修墓地。用水泥修的墓地,能历经风雨不朽。”徐枚与有荣焉。

晏珣:“……好吧。”

原来是用到这种地方。

修城墙还好,修墓地的话,总觉得有一些时空凌乱。后世考古到某某墓地,竟然是用水泥修的!

有官府修城墙的例子,用来修堤坝顺理成章。

晏珣写一封给老爹,建议官办水泥厂,生产水泥修堤坝。

他这么关注修堤坝,是因为黄河决堤的问题,困扰着元明清三代。

工部尚书是朱衡,老爹也身在工部,搞不好还要去修河。

修不好还要背锅。

最重要的是,希望减少水患,让洪泛区的百姓过上安心日子。

徐枚挠了挠头:“这样一来,水泥的方子也会被公开,胡家就不能做垄断买卖。大哥哥的分红怎么办?”

“你还挺有生意头脑的。”晏珣笑道,“我不靠水泥挣钱,而且生产水泥需要石灰岩,还要有石膏、粘土,为方便运输,最好在江河边建厂。总而言之,不是随便哪家就能做的。”

徽州胡家,有胡宗宪这样的后台,才能把水泥厂搞起来。

“还是有几家能做的,比如无锡华氏、余姚谢氏之类。他们都是江南大户,要人有人,要地有地。”徐枚说。

晏珣洒脱一笑:“让他们生产也不是不行,水泥用途广泛,只怕超能不足,不怕卖不完。只是方子要一定范围内保密,不能太早流出国外。”

以后没有什么“红毛泥”,而是“大明泥”!

钢铁、水泥,坚船利炮……大明必须领先世界!落后就要挨打!

帮着冯保理清龙江宝船厂的事,晏珣动身回宁波。

冯保送他出南京城,郑重地说:“明年第一批千料遮洋船造好,我就禀报皇上给你送去。咱们好好办事,让那些拖后腿、说风凉话的老古板瞧一瞧!”

“好!永亭兄珍重!海刚峰也在南京城,你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商量。”晏珣拱拱手。

冯保笑着点点头,却没说要不要去找海瑞。

高拱若要对徐阶赶尽杀绝,恐怕还得借海瑞这把刀。

而冯保并不愿意掺和进去。

冯保主动争取造船的差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躲着高拱。

这两年高拱越来越强势,指责他们这些太监带坏皇帝。

讲道理,皇帝自己坏,关太监什么事?上青楼这种事,难道也是太监教的?

高拱已经当上首辅,太监们胳膊拗不过大腿,冯保只能避其锋芒躲远一点。

他躲开了,倒霉的说不定就是陈洪。

死道友不死贫道。

晏珣回到宁波已经是十一月,一批商船上个月从倭国回来。

浙江防倭历来有两个“汛期”,一是每年的清明之后,多刮东北风、风向稳定,有利于倭寇航行,被称为“防寇大汛时期”;

二是九、十月,通常也有东北风,倭寇也会登陆沿海,被称为防寇小汛时期。

嘉靖年间,每到汛期,沿海风声鹤唳。

如《赵恭襄文集》说“浙海二千余里,何处不可登。三、四两月,何日不可到。”

想到这里,晏珣又暗暗骂骂咧咧:该死的倭寇,真把大明当自家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讨债的时候到了!

商队这次回来就会休整到明年,宁波的双屿港、舟山沥港等传统大港口泊满海船。

海关市舶司的官吏忙碌地核验船上的货物,和官准牙行一起定货税。

晏珣一回来赶紧投入工作,收好今年最后一波税。

谁懂啊!

一车车、一船船的税银送往太仓银库,全都不姓晏,能看不能吃,多少有些心酸。

但是想到这些钱都是用来振兴大明的,晏珣又精神百倍。

小钧钧!看看,这是老师为你攒下的金山银山,你别给我败家啊!你可别沦落到让皇家印书局印小黄书挣钱啊!

做海贸的人家也齐聚宁波,收海船上的货,各家有各家的门路。

硫磺、硝石、铜矿石这些压舱的军需物资,历来是默认官府优先收购的。

商家们收的是银器、石斛、珍珠、珊瑚和工艺品等。

特别说一下,鱼翅、海参和鲍鱼是倭国外汇创收最多的三样海产品,被称为“俵物三品”。

这三项海产,大明权贵人家也很喜欢。以前走私的时候,这几样就是富商指定贸易品。

黎大和王二等人也回来了,晏珣还没来得及跟他们细谈,就收到一堆的拜帖。

晏小五拿出其中一份精致的拜帖说:“这是余姚谢氏的拜帖,他们应该是想预订明年的船引。”

晏珣放出风声,明年会放出三百份船引,一些今年观望的家族闻风而动。

“余姚谢氏终于动了。”晏珣叹息。

《世宗实录》有一句话“按海之事,处起于内地。奸商汪直、徐海等常阑出中国财物,与番客市易,皆主于余姚谢氏。”

如果说华府是江南首富、海贸中间商,余姚谢氏则是另一座山头。

余姚谢氏“一门三宰相”,谢迁,成化十一年中状元,弘治八年入内阁;他的儿子谢丕弘治十八年中探花。

父亲状元与儿子探花的组合,一听就很厉害。

正在修的《世宗实录》说谢氏是汪直和徐海这些走私海商的后台。

晏珣也不知道是不是污蔑。

当倭寇肆虐的时候,谢迁的长玄孙谢志望自家出资招募五百乡勇奋力抗倭。嘉靖三十四年,谢志望战死前线,年仅二十八岁。

所以谢氏跟倭寇是有仇的,但跟汪直的关系,又比较复杂。

他们可能知道晏家跟汪直的关系,晏珣到宁波做巡海御史,谢氏一直在观望。

这个山头实力超强却过分谨慎。

晏小五小声说:“我建议珣哥哥见一见谢氏的人,他家的人文武双全、专门出英雄好汉,咱们可以合作。”

“嗯……听说谢氏想生产水泥,我把水泥的方子拿出来,很有诚意吧?”晏珣笑着摸摸下巴。

谢氏之前不动,应该是担心朝廷出尔反尔,开放一年就不开了。

还担心朝廷钓鱼,摸他们这些老牌走私山头的底细。

现在敢动,是朝廷重启龙江宝船厂,让谢氏看到皇帝的决心。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切为了振兴大明!和谢氏在浙江的威望比起来,那个什么邵大侠就是个笑话。”晏珣喃喃自语。

喜欢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丹田被毁:百炼成仙苏阳林依依纯阳武神开局神雕龙骑士,执掌全真我无敌替嫁乞丐是大佬:夫人能掐会算盗墓:七岁小爷,开局发丘天官嬉笑三国超级兵王养女妖开青楼?这书生不干人事啊从头卷起,我的营销系统逆袭天下乡村少年三国:曹魏有仙人混沌天帝诀玄学大佬的末世生存手册姜迎周易全文免费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美人法师又被契约兽拐跑了上清道近战狂兵重生八零媳妇超凶
经典收藏佛系战国守望军魂启明1158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从嬴政开始盘点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一个日不落帝国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重生南非当警察荣耀大中华大乾异事录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朕真的不务正业邪王独宠,庶女为后幼儿老师闯异界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民国烽火三国之周氏天子
最近更新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沉默的战神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御赐监察使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哈哈大汉那些事儿娇小玲珑的芈瑶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起飞,从1973年开始穿越之铁血捕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山贼之谋定三国我家有个电饭锅大唐小医师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 山的那边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txt下载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最新章节 - 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