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邺太和八年。
炉中的香顺着风轻轻卷到帘幔之上,帐子上的铜铃轻轻响起来,和着窗前正在描眉的少女的歌声,飘向合院外。
少女满意地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螓首蛾眉、杏眼桃腮,俊眼修眉间带着一股少女浑然天成的娇憨气质。
身边的侍女又为她簪入一枚有着红宝石珍珠流苏的凤头钗,看着镜中的少女笑着道:“太后娘娘前日自宫里赐下来的宝贝,果然衬得二小姐人比花娇呢。”
少女眼波流转,听见这话眉间却轻蹙起来,似乎带着一丝愁绪。
“好了,更衣吧,别让母亲等着。”少女轻轻抬手吩咐,立刻便有数个手捧托盘的侍女从屋外鱼贯而入。
若是普通人家到了此处,立刻便会被托盘上漫天云霞一般的金贵绸缎晃了眼,但少女显然是习惯了这般生活,只是打量了一下便让侍女替其披上鹅黄色外衫,随即立刻有侍女伏跪在地上为其抚平裙摆上的每一丝褶皱,待这一切都完成以后才缓缓走出内室。
大邺的贵女们行走间俱是一派优雅,衣袂裙角的摆动也要做到一丝不苟。
少女带着一众仆从行及主院,一进门便看见了主位上端坐着微笑看向自己的贵妇人,笑着便小步跑着扑向妇人怀中,撒娇撒痴道:“母亲等了昭儿多久?昭儿今天可是很快便打扮齐整来了。”
妇人笑着轻轻拍了一下崔昭儿的脸颊,嗔骂道:“马上是出嫁的年纪了,还这般小孩子心性。”
崔昭儿嘻嘻一笑,知道母亲并没有真的动怒,也继续窝在母亲怀里撒娇卖乖。
这妇人便是崔家的当家主母王氏,本是前朝太原王氏的主支,但因为当今帝王登基时的朝廷斗争,王氏一族八年前便已经退居锦州城了。
“夫人,该喝药了。”大夫人身边的赵大娘子端来一碗药,要伺候她喝下。
崔昭儿望着皎白玉碗中看起来浓苦的汤汁,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她虽不想母亲每日都喝苦苦的药,但也知道生下崔氏继承人是母亲的一块心病,不愿意再给母亲多添烦恼,所以便只能尽心侍奉母亲,又为她拿来蜜饯,说了好一会儿的玩笑话,把一屋子的娘子、丫鬟们都逗得捂着嘴轻笑。
正说笑着,外边的下人却通知老爷要夫人和二小姐去往议事堂。
崔昭儿抬头看了看母亲,大夫人却端正道:“你爹爹必是有要事告知,昭儿随母亲去吧。”
崔昭儿正要起身,大夫人却拉住了她,轻轻抚摸她的脸颊,眼眶微红:“昭儿一眨眼都这么大了。你姑母前些日子来信,不住地夸你,你父亲也很是为你骄傲呢。”
她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试探:“父亲向来不理家中这些事,倒不知道女儿是做了什么能让父亲如此看重呢?”
大夫人的手微不可察地一顿,随即又温柔地笑了:“傻孩子,你如今出落得如此出挑,就足够让你父亲满意了。走吧,别让你父亲等着。”
崔昭儿乖巧地起身跟在母亲身侧,扶着她的手去往议事堂。
身为两大世家结合的第一个孩子,自小聪慧的崔昭儿没有忽略掉母亲一闪而过的悲伤。她又想起来半年前那位云游仙人的批言,心中泛起涟漪。
这些日子来,崔太后对她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隔三差五从宫中赐下赏赐不说,前些日子大夫人进宫时似乎还暗示要崔昭儿进宫小住一些时日。
当时大夫人没有立即答应或是拒绝,只说是回来再与崔老爷商量一二。
事实上崔昭儿的直觉是对的,大夫人身为崔氏一族的当家主母,对于这其中的谋算与计划再清楚不过了。
许多年前崔太后抚育当时还是皇子的帝王时,就曾暗示过未来要从家族里挑选皇子妃。直到前些年扶着帝王登上帝位,这种暗示几乎就变成了明示。
纵然大夫人不愿崔昭儿去踏那趟浑水,但终究也拗不过崔氏一族和太后的意思。
帝王在朝中受掣肘,那么崔氏的皇后就是最优选;而对于王氏一族来说,衰落的家族也需要一根可以让家族接力攀上的枝条。
这些日子来,大夫人努力忽略掉崔老爷的催促,尽力扮演好侯夫人的角色,但时不时望向崔昭儿的眼中都带着忧伤,让人无法忽略。
到了后院最靠近前院的镇岳堂时,崔昭儿才发现今日的气氛是不同寻常的严肃。除了常年不归家的三叔以外,二老爷和二夫人也在堂中坐着,二房的两个女儿也在一旁随侍,大气也不敢出。
崔昭儿看见似乎还少了人,轻声问堂中崔老爷身边的小厮:“今日嘉儿、瑶儿,还有冯姨娘都不用来吗?”
小厮还没开口,二夫人先冷笑出声了:“两个毛还没长齐的丫头和一个贱籍出身的婢妾,什么时候还能参与崔家的议事了?!”
崔昭儿将眼神别开,并不想搭理每回都要闹上一次的二夫人,不过就是因为生下来崔家唯一的男丁,每每见到大房的人都是这副刻薄的样子。
大夫人皱眉,冷冷道:“冯姨娘也是过了官府文书的侯府姨娘,弟妹慎言。”
二夫人不置可否,嗤笑一声也不再说话。
堂中的气氛冷了下去,没人敢说话。
但二夫人一向是个胆子大的,此刻也是她先开了口:“大哥这时候如此郑重召我们,是有何事啊?”
崔昭儿倒是很少看见自家父亲面上略带焦灼的样子,也好奇地看了过去。
崔老爷想起自家长姐的口谕,心中却有些不安。太后的意思他明白,他当然也想做个未来的国丈,让崔氏更上一层楼。
但作为整个家族的决策者,他又不得不慎重。想起那位云游仙人的话,他此刻看向崔昭儿的眼神里少了几分慈爱多了几分审视。
几番斟酌下,他还是犹豫着开口:“两个月后的五月初九是太后娘娘生辰,陛下似乎要为太后娘娘操办千秋节。娘娘的意思是...下个月要先从家中择一女儿进宫陪着。”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这一两年来,随着帝王逐渐长成,朝中对立后纳妃的事也不断争吵,崔太后也时时传信回来,几乎是明示崔家必须再出一位皇后,那此时太后召见的人便是未来板上钉钉要进宫的了。
二夫人眼珠子一转,率先开了口:“莹儿的年龄倒是正合适,大哥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一直没做声、缩在角落的二房名义上的嫡女崔华漪身上。
喜欢贵女为后,事业批帝王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贵女为后,事业批帝王杀疯了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