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之路》
早晨七点半,来来仔细熨烫着那件唯一的白衬衫。蒸汽氤氲中,她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
“妈妈,你今天真的能要回我们的钱吗?”小来抱着破旧的泰迪熊站在卫生间门口。
来来放下熨斗,蹲下身平视女儿:“妈妈会努力。就像你学跳绳那样,记得吗?摔了好多次,但最后跳得比谁都好。”
法院的金属探测门冰凉刺骨。来来握紧手里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她熬了三个通宵整理的证据。调解室在走廊尽头,门牌上“第三调解室”的字样有些褪色。
推开门,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已经坐在里面。他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油亮。
“是陈来来女士吗?我是今天的调解员,姓王。”他起身握手,笑容过于热情,“请坐请坐。”
来来在他对面坐下,悄悄打量着这个略显局促的房间。墙壁是单调的米白色,挂钟滴答作响,窗台上的绿植蔫头耷脑。
“王调解员,关于我和张鹏的合伙纠纷......”
“不着急,不着急。”王调解员摆摆手,翻开文件夹,“我们先走流程。你的身份证带了吗?”
来来递过身份证,他仔细核对,速度慢得让人心焦。
“是这样,陈女士。”王调解员终于抬起头,“我看过你的材料了。你这个情况啊,有点复杂。”
“复杂?”来来不解,“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我都有,张鹏卷款跑路的证据很充分。”
“话不能这么说。”王调解员推了推眼镜,“做生意嘛,有赚有赔很正常。你说他诈骗,要有主观故意的证据。万一他就是经营不善呢?”
来来心里一沉:“他收了我十五万投资款,店都没开起来就失联了,这还不是故意?”
“年轻人,别激动。”王调解员倒了杯水推过来,“这样,我帮你联系一下张鹏,看看他愿不愿意调解。你呢,也再考虑考虑,能不能各退一步?”
“各退一步?”来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调解员,是他骗了我的钱!”
“证据呢?”王调解员突然严肃起来,“你这些转账记录,备注写的是‘投资款’没错,但怎么能证明他不是正常经营亏损?”
来来愣住了:“可是......”
“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消息。”王调解员站起来,明显是要送客了,“有进展我会通知你。”
走出法院,阳光刺得眼睛生疼。来来站在台阶上,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回到家,丈夫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调解员说证据不足。”来来把包扔在沙发上,“让我等消息。”
“等消息?”丈夫皱眉,“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夜里十一点,来来还在翻看手机里和张鹏的聊天记录。突然,一条半年前的语音跳了出来:“来来,你放心,我法院有熟人,以后咱们生意上有什么纠纷都不怕!”
当时以为只是吹牛,现在想来,字字惊心。
第二天,来来再次来到法院,要求查阅调解记录。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调解记录不对外公开。”
“那我能见见昨天那位王调解员吗?”
“王调解员外出培训了,下周才回来。”
一切太过巧合。来来站在法院门口,拨通了张鹏的电话。响了七八声后,居然接通了。
“哟,来来啊。”张鹏的声音懒洋洋的,“听说你去法院了?”
“张鹏,我们好歹同学一场,你非要做得这么绝?”
“这话说的,我怎么绝了?”张鹏笑了,“生意失败,我也很痛心啊。这样,看在我们老同学的份上,我给你两万,这事就算了结,怎么样?”
“十五万变两万?”来来气笑了,“你当是施舍乞丐?”
“那就没办法喽。”张鹏拖长声音,“法院那边你也看到了,证据不足啊。”
电话被挂断。来来握着发烫的手机,浑身冰凉。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来来跑了三趟法院。每次要求立案,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证据格式不对,缺这个材料少那个证明。最离谱的一次,窗口工作人员说她的起诉状“写得不够生动”。
“生动?”来来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起诉状要怎么写才叫生动?”
对方不耐烦地挥挥手:“下一个!”
周日下午,来来带着小来去公园散心。小来在沙坑里玩得正欢,来来坐在长椅上,翻看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民事诉讼指南》。
“妈妈,那个叔叔一直在看我们。”小来突然跑过来,指着不远处。
来来抬头,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迅速转过身去。她的心猛地一沉。
第二天,来来决定改变策略。她来到区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她的是个年轻姑娘,胸牌上写着“实习律师林薇”。
听完来来的叙述,林薇皱起眉头:“这种情况确实不太正常。按照规定,你的材料完全符合立案条件。”
“那我该怎么办?”
林薇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你去法院的时候,悄悄录音。如果他们再无故拒绝,这就是证据。”
这个建议让来来心跳加速。录音是违法的吧?可想到小来期盼的眼神,想到存折上越来越少的数字,她咬了咬牙。
再次来到法院立案庭,来来提前开启了手机录音功能。果然,同一个窗口,同一个工作人员,给出了同样的说辞:“材料不行,回去重写。”
“请问具体哪里不行?”来来冷静地问。
“哪里都不行!”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敲着桌子,“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证据不足!”
“转账记录、合同、聊天记录都在这里,为什么还证据不足?”
“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专业判断?”工作人员猛地站起来,“保安!这里有人闹事!”
两个保安快步走来。来来深吸一口气,举起手机:“刚才的对话我已经录音了。如果你们坚持不给我立案,我只好向监察委投诉。”
整个大厅突然安静下来。窗口后面的工作人员脸色瞬间惨白。
三天后,来来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是陈来来女士吗?我是法院立案庭的新负责人。你的案子我们已经重新审核,符合立案条件,请明天来办理手续。”
放下电话,来来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无声滑落。
立案成功的消息像一剂强心针。但来来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果然,接下来的送达程序又出了问题。书记员说传票无法送达,张鹏的住址无人接收。
“他明明就住在那里!”来来拿出张鹏朋友圈的最新照片,背景明显是那个小区的绿化,“而且他每天都在更新动态。”
书记员无奈地摊手:“我们按规定寄了三次,都被退回了。如果还是送不到,可能就要公告送达,那样又要延长两个月。”
来来直接找到了那个小区。物业起初不肯透露业主信息,直到她说要投诉物业违规,对方才不情愿地确认:张鹏确实还住在这里,而且每天都有快递签收。
这一次,来来没有再去法院理论。她直接去了监察委,把录音和所有异常情况整理成材料递交上去。
事情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转变。
三天后,王调解员被停职调查。一周后,立案庭那个屡次刁难来的工作人员被调离岗位。张鹏的传票也奇迹般地“送达成功”了。
开庭前夜,来来彻夜未眠。她把所有证据整理成册,在每个关键处贴上便签注释。丈夫默默陪在她身边,不时递上一杯热茶。
“对不起。”丈夫突然说,“之前我还劝你放弃。”
来来握住他的手:“是我们一起坚持下来的。”
庭审出奇地顺利。张鹏请的律师几次想要反驳,都被法官制止了。当来来出示那张在小区门口拍到的张鹏签收快递的照片时,张鹏终于崩溃了。
“我承认!我承认还不行吗!”他在法庭上大喊,“钱是我拿的,店是我故意关的!王调解员是我远房表哥,我给了他两万块钱!”
法槌落下。法官当庭宣判:张鹏返还投资款及利息共计十六万八千元,并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走出法庭时,阳光正好。来来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像是重生。
“妈妈!”小来从走廊那头跑来,扑进她怀里,“我们赢了吗?”
“赢了。”来来紧紧抱住女儿,“我们赢了。”
一周后,来来收到法院转来的执行款。看着银行卡上多出的数字,她却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周末,她约林薇吃饭。在嘈杂的小餐馆里,林薇告诉她后续:“王调解员被开除了,还有几个相关人员受了处分。法院现在正在整顿工作作风。”
“那就好。”来来搅动着杯里的奶茶,“至少以后的人不会像我这么难。”
“说起来,你真该谢谢自己的坚持。”林薇敬佩地说,“很多人到第一步被拒绝就放弃了。”
来来笑了笑,没有回答。她想起那些失眠的夜晚,想起在法院门口偷偷抹掉的眼泪,想起小来天真地问“妈妈我们是不是很穷”。
一个月后,来来在法律援助中心做起了志愿者。她用自己的经历,帮助那些同样遭遇不公的人。
“你要记住,”她对一个被公司拖欠工资的年轻人说,“维权的过程就像淬火,痛苦,但会让你变得更坚强。”
窗外,春光正好。来来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战斗。
但此刻的她,终于可以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因为她明白,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而每一个普通人的坚持,都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点光。
小来在新买的画板上画了一幅画:一个小人手握宝剑,站在巨大的怪兽面前。画的标题是《我的妈妈》。
“妈妈你看,”小来指着画说,“你是最勇敢的骑士。”
来来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是的,她想,这就是所有的意义。
《饭店真实见闻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饭店真实见闻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