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葱岭如同一道巨大的屏障横亘在前,雪线之上,是终年不化的冰雪与凛冽的寒风。陆昭的队伍在雪山脚下最后的绿洲补充给养,准备迎接这最为艰苦的一段行程。然而,自然的严酷并非唯一的挑战,人心深处的恐惧与长安城中新的诡谲案件,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着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
队伍开始攀爬海拔较高的山口。空气稀薄,寒风如刀,即便穿着厚厚的皮裘,寒意依旧刺骨。沈青桐提前配发了御寒、防雪盲以及缓解高山反应的药丸,并时刻关注着队员们的身体状况。
这日午后,队伍行进至一处背风的冰谷暂歇。谷中雾气氤氲,光线被冰雪折射,形成一片光怪陆离的景象。几名负责探路的斥候回来禀报,称在谷地深处似乎看到了一些模糊的、移动的白影,还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哭泣声,令人毛骨悚然。
“是雪魅!”向导,一位经验丰富的吐蕃老人,面色凝重地警告,“高山雪域,有时会聚集一种惑乱人心的‘气’,能放大行旅的疲惫与恐惧,形成幻听幻视,甚至引诱人走向冰崖绝境!需紧守心神,勿被其乘!”
果然,队伍中开始有人出现不安。一名年轻术士指着雾中惊呼:“看!那里有个白衣女人在招手!”另一名士卒则脸色发白,喃喃道:“我听到我娘在叫我……”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陆昭见状,立刻朗声诵念清心咒,声音平和而有力,如同暖流涤荡着山谷中的阴寒。沈青桐则取出特制的“宁神香”,分与众人嗅闻,并走到那几个出现幻觉的队员身边,以温和的祝由灵力渡入其体内,疏导其紊乱的气机,柔声安抚:“皆是幻象,紧守本心,感受自身气血流转,勿向外求。”
在陆昭的玄术与沈青桐的医道共同作用下,队伍的骚动渐渐平息,那些诡异的白影与声音也仿佛失去了力量,消散在浓雾之中。众人心有余悸,对国师夫妇更是信服。沈青桐借此机会,再次向大家讲解了高山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及应对之法,稳定了军心。
就在西行队伍于雪山上与自然和心魔抗争之时,长安城并未因陆昭夫妇的离开而平静。年关刚过,上元灯节的热闹尚未完全散去,一桩新的奇案再次让京兆尹焦头烂额。
这次事发地点在城东的“履顺坊”。坊内一户普通人家,一对老夫妇清晨起来,发现他们年近三十、平日以抄书为业的独子陈秀才,竟直挺挺地倒毙在自家狭窄的书房内!时值寒冬,长安虽冷,但屋内生有火盆,本不该如此。更奇的是,陈秀才尸体浑身冰冷僵硬,面色青紫,仿佛被瞬间冻僵,但其衣物并无湿痕,房内火盆余温尚在,门窗完好,并无外人闯入迹象。
宋仵作被紧急召至现场。初步检验,死者确系冻毙之状,但其死亡环境完全不符合常理!他不敢怠慢,立刻上报,并建议请玄枢阁留守的执事查看,同时飞鸽传书,将情况简要告知尚在西行途中的陆昭与沈青桐。
玄枢阁留守的是一位精于堪舆与符箓的耆老,他赶到现场后,仔细勘察了书房每一个角落,又以罗盘探测气场。最终,他在陈秀才常坐的书案下方,发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非比寻常的阴寒能量残留,这能量并非寻常寒气,倒像是……某种凝聚不散的“冰煞”之气!而在书桌一角,堆放着一叠陈秀才近日抄录的书籍,最上面一本,是坊间新流传的、夹杂着许多怪力乱神故事的《西域异闻录》。
“冰煞?西域异闻?”留守耆老眉头紧锁,感觉此案透着蹊跷。他令宋仵作将尸体运回殓房详细检验,并封锁了现场。消息传出,长安城内谣言再起,有说厉鬼索命的,有说妖物作祟的,人心惶惶。
西行队伍已深入西域,朝廷的关注重点也随之西移。这一日朝会,兵部尚书奏报,北庭都护秦啸岳传来军情,称黠戛斯部落在严冬过后有异动迹象,部分骑兵开始在边境线附近频繁游弋,似在试探。同时,安西方向,大食驻怛罗斯的军队也有所增加,虽无进攻迹象,但气氛紧张。
有将领出列,主张增兵北庭、安西,以防不测。
郑远却持不同意见,他出班奏道:“陛下,西行之事正在关键,国师一行恐已接近目标区域。此时若大军频繁调动,恐打草惊蛇,引起大食与黠戛斯的过度反应,反而不美。臣以为,当以静制动。敕令秦啸岳、郭昕二位都护,加强戒备,固守要点,以精骑游弋应对黠戛斯骚扰即可。同时,可密令他们,若国师在西方有需,当不惜代价予以策应。当前重中之重,仍是保障西行成功,此乃解决西陲隐患之根本。”
景和帝沉吟片刻,问道:“若黠戛斯或大食趁机大举进犯,如之奈何?”
郑远从容答道:“陛下,北庭、安西经营多年,城坚兵锐,足以固守。且我朝与吐蕃关系缓和,南方林邑归心,可无后顾之忧。只要前线将士用命,坚守待援,待国师西方事毕,西线压力自解。此乃以一时之守,换长久之安。”
郑远的战略眼光清晰而长远,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认同。景和帝遂采纳其议,下令北庭、安西暂取守势,暗中策应西行队伍。
长安殓房内,宋仵作对陈秀才的尸体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解剖检验。他发现,死者内脏器官也呈现冻伤迹象,尤其是心脉附近,凝聚着一股诡异的寒毒。而在其胃液中,发现了一些尚未完全消化的、混合着朱砂与某种未知黑色矿物的残渣。同时,在死者指甲缝中,也找到了微量的同样黑色矿物粉末。
留守耆老将这些发现,连同对那“冰煞”能量的详细描述,通过加密信鸽,紧急送往西行队伍。
数日后,仍在翻越葱岭的陆昭收到了这封来自长安的急报。他阅后,将信递给沈青桐。沈青桐仔细阅读了关于尸体症状、胃内容物及能量残留的描述,沉思良久。
“非是寻常冻毙,亦非外力施加。”沈青桐凭借其深厚的医理与对能量的敏锐感知,远程分析道,“观其症,似是由内而外散发寒气。胃中朱砂,常为术士画符炼丹所用,那黑色矿物……信中描述其气息,倒与我们在怀远坊所见那奇异矿石有几分相似,但性质更为阴寒。我推测,这陈秀才,恐怕是私下尝试修炼某种……极其阴损危险的‘寒冰类’邪术,或是误服了含有那奇异阴寒矿石成分的‘丹药’,导致体内阴阳逆乱,阴寒之气瞬间爆发,由内而外冻结了自身!所谓‘冰煞’残留,便是那邪术或丹药未能完全掌控而逸散出的力量。”
她顿了顿,继续道:“而他阅读《西域异闻录》,或许正是为了寻找这类邪术的记载,或是被其中描述的某些‘力量’所诱惑。此案,看似离奇,根源恐怕还在人心贪妄,以及……那流毒无穷的奇异矿石!”
陆昭颔首:“看来,那矿石之害,已不止于邪教利用,开始流毒民间了。待西行事了,此事需彻查。”
有了对长安冰尸案的初步判断,陆昭心中对那奇异矿石的危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先锋陆明心那边也再次传来消息,他们已越过黑水戍,继续西行侦查,并在一条商道上发现了那伙弗林商人留下的更新鲜踪迹——几个丢弃的、印有特殊标记的空水囊,以及一些车辙印,方向直指西南方一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广袤沙漠区域。
结合兽皮结构图上的星象坐标,以及米尔扎祭司关于那片沙漠中可能存在某个失落文明遗迹的传说,陆昭基本可以确定,那远古装置的所在地,就在那片“死亡之海”的深处!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穿越葱岭后,直插死亡之海!”陆昭站在雪岭之巅,遥望西南方向那一片昏黄的天际,目光如炬。最后的征程,已然揭幕。
…
西行队伍攀越葱岭,遭遇“雪魅”幻象,陆昭以玄术、沈青桐以医道共同稳定军心。长安履顺坊发生“冰尸”奇案,死者陈秀才于温暖室内离奇冻毙,身带“冰煞”之气,宋仵作与玄枢阁留守耆老初步勘察。朝堂上,郑远定策令北庭、安西暂取守势,暗中策应西行。沈青桐凭借远程信息,推断陈秀才死因系修炼寒冰邪术或误服含奇异矿石的丹药所致。陆明心先锋队发现弗林商人新鲜踪迹,指向“死亡之海”,陆昭决定加速进军。
---
喜欢我以祝由镇百邪!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以祝由镇百邪!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