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煜火急火燎地跑出去,才半个小时不到,他就提着一大袋吃的,风风火火地赶回来。
气喘吁吁,却依然兴致勃勃。
“看,给你带了新鲜的水果和一些小零食,还有你之前提过的那种水果沙拉。”他一边摆弄着手中的袋子,一边匆忙地把东西放到床头柜上,像是完成了一项重任,脸上满是自豪。
姜蕴宁抬眼看他,心里微微一动,虽然有些疑惑这个突如其来的关怀,但却也知道这大概是姜煜的方式——直白又不加掩饰。
没想到他这么会照顾人,随口提出喜欢吃的沙拉他都能记在心里,简直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细心。
他快速整理了一下袋子,又补充道:“姐,等下我没办法陪你了,”他顿了顿,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心心今天回来,我答应去机场接她。”
姜蕴宁听着他话中的“心心”,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
虽然从脸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是姜煜好像还是担心她会不开心,飞快地补充了一句,“我和妈说了,让她早点把午餐送过来,陪你一起吃。”
姜蕴宁微微抬眸,看着姜煜有点愧疚就又有点担心的神情,那副急着弥补、又小心翼翼的样子,让她心中忽然泛起一丝温暖。
很久很久没有这样被人关心过了。
这个家对她而言仍旧陌生,但眼前这个少年,似乎真的在努力接纳她,哪怕方式有些笨拙,也能感受到那份真切的心意。
她轻轻“嗯”了一声,不轻不重,却带着一点点缓和。
“我知道了。”她顿了顿,语气依旧淡淡的,“你去吧,别让她等久了。”
姜煜像是得了什么指令似的,立马松了口气,“行,那我走啦!下午我再来看你。”
他转身走出病房时,还不忘挥手,“姐,下午见,记得吃东西!”
他蹦蹦跳跳地出了门,背影带着少年特有的阳光与活力。
病房重新安静下来,姜蕴宁侧头看着床头柜上堆得满满当当的食特,还有那一袋密封好的dVd光盘,心里泛起一种连她自己都说不清的情绪。
那些光盘里,除了老旧的战争片,就是一张张标着德语片名的外语片。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姜煜问她兴趣爱好时那副专注倾听的模样。
她知道,适应一个新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可就在刚才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虽然她和这家人之间还有一道看不见的距离,但或许,她真的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这个世界,未来的路还很长。
***
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洒进病房,在地板上铺出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
姜蕴宁正倚在床头,身上还盖着薄毯。她拉起床边栏杆,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床上桌,神情专注,眉头微蹙,仿佛不是在看一部电影,而是在用心体会一种静默的孤独。
屏幕上正在播放着一部黑白与彩色影像交错的老电影,画面缓慢而深沉,德文发音显出一种厚重的年代感。影片中,天使的视角带着一种旁观者的温柔与无奈。姜蕴宁看着银幕上的达米尔游走在柏林街头,静静聆听人们内心的呢喃与哀伤,走过孤独、痛苦、希望与喜悦。
他没有肉体、没有感觉,不能被看见,也不能干涉人间事物,只能“存在”。
那种“存在,却不被看见”的感觉,令她心头一震。
那不就是她吗?
重生在姜蕴宁的身体里,以她的身份活下去,被安置进原本不属于她的家庭和时代,她觉得自己就像这个世界的旁观者,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却无法真正走进去。
她目不转睛,直到影片中,达米尔终于下定决心坠入人间,拥抱真实的痛苦与温度。那一刻,姜蕴宁喉咙微紧,仿佛也在跟着落地。
——她也想要那种能触摸到的真实。
门轻轻被推开。
姜妈妈手里提着保温桶,一眼就看见了阳光下那个沉浸在电影里的女孩。
她愣了一下,脚步也跟着放缓。她原以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更爱追综艺、看偶像剧,却没想到姜蕴宁会选择这样一部安静、深沉又略显晦涩的德语片。
“你......在看《柏林苍穹下》?”她走近几步,轻声问道,声音里透出一丝不可置信。
“嗯,无意中点开的。”姜蕴宁从画面中回过神,眼神中还残留着些未散的情绪,她点点头,声音有些轻,“您也看过?”
姜妈妈轻轻一笑,放下手里的保温桶,走近几步,声音带着回忆的温柔,“我大学时候看过。我的二外是德语,那会儿德语老师说,这是德国电影里最温柔的一部。我记得有一句台词——‘我知道,我不是在生活,我只是存在。’”
那句话击中了姜蕴宁心底最深处的某个角落,她蓦然抬头,看着眼前的女人。
她忽然意识到,这个“妈妈”或许真的懂她。
“你喜欢它?”姜蕴宁抿了抿唇,试探着问。
“很喜欢。”姜妈妈轻声说,眼神也温柔下来,“我觉得达米尔不是为了玛丽昂才变成凡人的,而是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存在是你被触碰,被疼痛,被爱。”
姜蕴宁没有说话,看着暂停的画面,眼神略显复杂。
姜妈妈侧过身,看着她,突然轻声开口:“你觉得这个家,是不是还让你有种......像天使一样的感觉?能听到,能看到,却不知道该不该落地?”
姜蕴宁微微睁大了眼,没想到她会把自己内心的复杂说得这么准确。
其实,更多的不是这个家,而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让她恍若梦中。
“其实你不用急。”姜妈妈笑了笑,语气轻柔,“我们都在等你自己选择什么时候融入。我们不会催你,也不会勉强。”
这一刻,姜蕴宁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眼眶发涩,却只是低声说,“我还没看完。”
姜妈妈点头,“那我们一起看。”
她坐在床边,一起看完了那部不喧哗、也不甜腻的电影。两人之间没有太多言语,但沉默不再尴尬,温馨而自在。
姜蕴宁忽然觉得,或许她可以慢一点,但她终究会适应这个世界和时代,还有……家。
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往地聊起了电影,从《柏林苍穹下》讲到后来致敬经典的《天使之城》,又说到了姜妈妈曾经最喜欢的导演让·贝克尔。姜蕴宁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个温婉得体的中年女人,竟然对许多冷门电影如数家珍。
午餐时,两人边吃边聊,气氛意外地轻松自然。话题从电影延展到了书、旅行,甚至是去德国游学的经历。
饭后,姜妈妈收拾完桌面,临走前轻轻说了一句:“下次我带你看我收藏的那几盘老片子,看你喜不喜欢。”
姜蕴宁愣了愣,点头应下。
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这个世界,融入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喜欢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在腾飞年代搞科研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