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七玥也不懂官场那些弯弯绕绕,但你前一秒还在给恩师写悼亡词,后一秒恩师死后你就和恩师死对头的女儿成亲,这肯定不行啊。\(`Δ’)/
这操作,七玥觉得确实不太妥当~(??? )
就是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什么隐情了???(?_?|||)
视频还在继续@—@———
“可谁又知道,他娶王家七妹,只因初见时她捧着诗稿说:
“你的燕台诗,我读了三年”~(●.●)
新婚之夜,他给妻子写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可甜蜜不过数年,岳父病逝、妻子早亡,他接连遭受打击,昔日好友令狐綯官居宰相后,竟对他闭门不见。( ?? ﹏ ?? )
李商隐冒雪在令狐府外苦等,最终只换了一句嘲讽:
“忘了当年是谁给你饭碗?”
————
“这个,,(′-﹏-`;)人家说的也没错呀,当初让你同食同宿,现在你转头就娶了死对头的女儿??”
七玥觉得别人批评的好像也没什么错,这德行方面或者是他这个政治选择上多少是有点问题的。
这~你都娶了死对头的女儿,混不下去了,又找到昔日的待你如同家人的人,谁?(¬_¬)不理你才是正常的。
或许七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觉得,他多少缺乏了那么一丢丢~嗯~感恩之心。???
不过七玥还是多少都对历史名人保留了一点自己的幻想,或许他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呢~?_?
坚持继续把视频看完了,毕竟这也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他的诗句确实非常经典。
视频继续:
“官场混不下去的李商隐,开启了大唐“打工人模式”,从桂林到徐州,从四川到洛阳,他当过县尉、文书、盐铁推官,最穷时连马都卖了,只能骑驴上任~
在桂林潮湿的雨季,他写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在巴山夜雨的驿站,他给妻子回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0岁那年,妻子病逝。
这个写过无数情诗的男人,在《房中曲》中哭道: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整理遗物时发现箱底整整齐齐叠着所有他寄回的家书,每一封都带着泪痕………
45岁的李商隐,终于认命了~
他辞去所有官职,回到荥阳老家~
某个秋夜,他翻出妻子留下的旧锦瑟,50根琴弦震颤出人生绝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谜题~
有人说是悼亡诗,有人说是自伤身世,但更多人相信,这是他留给世界的开放式结局~
公元858年寒冬,这位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人,这位大唐最会写情诗的男人,在穷困中离世~? – _ – ?
生前被诋毁文人无行的他,死后39首诗入选《唐诗300首》,数量仅次于李白、杜甫。
好友崔珏的墓志铭到道尽苍凉:“虚负凌云万丈财,一身襟抱未曾开”~
李白写豪情,要“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忧百姓要“大庇天下寒士”;
而李商隐只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I`*)
这哪是写景色?~
分明是每个中年人在下班路上看着晚霞时的那声叹息~
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读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时,依然会被这份深情动容~
原来最伟大的诗篇,不在庙堂之高,而在市井烟火中,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李商隐用一生的坎坷告诉我们:
哪怕命运给你泼尽冷水,也要坚持把日子过成诗!”
?[┐┌]?感觉这个历史博主多少还是有点客观的。
最后的这个总结也很好,生活就是这样呀,不管生活怎么对你~
你还是要有热烈地、勇敢地热爱着生活,才能把生活过得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一时间七玥脑海里闪过了很多想法。
她又想到了之前的骗局,觉得自己还是多少缺乏一点认知层面的高度不够。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呀。
算了,她清除了脑海里那些乱七八糟的负面想法,还是多想一点,正面的,积极的叭~(*?′╰╯`?)?
要不看一看网友的评论区?
一般而言,评论区都是五花八门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批评的,也有喜欢的。
这足以见证了一个事物的双面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七玥觉得此时只能用苏轼的这句诗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千人千面嘛。
她果断就打开了评论区一看第一个评论就被大家搞破防了。
其中一位网友因认知不足引发的幽默吐槽评论:
- 在教资考试中,李商隐《锦瑟》里“锦瑟无端五十弦”给我深刻的印象。
然后我按诗句选了50根弦,结果正确答案是25根,???
“李商隐你耍我”~
“李商隐,我这么相信你,你就这么欺骗我”
“李商隐,你骗我骗的好惨”
下面还有网友幸灾乐祸称“千年后的气急败坏”。
不过后面也有部分网友解释说:李商隐这里的弦有断弦之意,是为了纪念亡妻,25弦断开就是50弦,调侃不能怪李商隐,只能怪知识学得不够。
其实七玥看完后也想说啊,俺也一样.jpg~。
看完这个七玥都不郁闷了,还好她以前教资考试没有考到这个———虽然但是她确实也不知道原来是25根弦。???
………
还有很多其他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说他的诗句很经典的,还有一些很喜欢很推崇的,当然了,也有说他政治嗅觉不敏锐的、天真的。
天幕下的历朝历代文人们,又是羡慕李商隐的一天~(っ?3??????
虽然他确实很倒霉,但是他的诗句也是真的好,而他确实也是出名了,至少留名后世了。
宋代杨亿认为:
李商隐的诗“包蕴密致,演绎平畅。
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用词古朴、正式,体现出严谨的学术风范。
不得不说文化人评论的就是有水平~?(???)?
清代纪昀看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也道:
“深情绵邈,绮丽精工,不必定有寄托,而寄托自远” ~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古人主要着眼于情感和艺术技巧。╰(*′︶`*)╯
(*′I`*)咱们现代网友就比较幽默风趣,多元化的评价了。
喜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直播之历史名人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