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生打开手中的资料夹,打着官腔“嗯哼”了几声,便开始了所谓的入职前培训:
“我们是一家港资上市公司,在国外也有好几家工厂,仅东莞市这家工厂就有两万多人,主要生产家用电器,产品全部出口海外,我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所有员工必须熟悉厂规厂纪,严格遵守员工手册,在此我说一下工作时间和作息安排,正常上班时间每天八小时,工资一天八块二,晚上加班一块三一个钟,上下班都要打纸卡,不得让别人代打卡,也不能帮别人打工,如果被保安抓到代打卡,两人各罚款五十元,上班时间不得迟到早退,抓到一次罚款五十,连续三次无薪开除,生病或者有事必须提前请假,旷工三天算自离没工资,有病请假也得提前告知主管,在工厂期间,不管是得病还是因其它原因死亡都与工厂无关,有事不得越权上报,要一级级汇报,先报给组长,再由组长汇报给主管,工作期间不得顶撞上司,一经发现无薪开除,永不录用。”
莫生讲得激情高昂,我们却听得心跳加速,那一句句罚款,开除,就像针尖扎入我们这群刚步入社会的学生耳中。
8.2元一天的工资,加班费1.3元,照此算下来,就算天天加班,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只有400多元,没有来广东之前,我们听得最多的是广东“遍地都是钱,个个都能当老板”,如今事实摆在眼前,这样的工资算高吗?
真的应验了那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那一刻我的心情迅速沉到了谷底,下车后短短的一个小时,一连串的变故让我措手不及。
所谓的“储备干部”变成了流水线工人,期盼中“遍地是钱“的希望也彻底破灭,我就是缺钱才放弃学业来打工,原本指望赚点钱继续上学,可如今这样的工资连温饱都无法解决,我拿什么继续去读书呢?
莫生念完那段刺耳扎心的厂规厂纪后,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我们所有人的心情都一样,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唯一可指望的李老师已经回去了,我们二十三人只有自负生死,根本没人管我们。
不管心里有多不满,我们也只有接受这份工作。
莫生似乎察觉到了我们的失落,念完厂规厂纪后,他稍微停顿了一会,脸上的优越感依然十足,只见他冷哼了一声,用傲慢的眼神扫了扫我们:“听清楚了吗?”
有几个同学小声答道:“听清楚了。”
显然这小小的声音让莫生感到他高傲的尊严受到了伤害,他非常不满,彻底撕下伪装的修养,只见他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盯着我们大声吼道:“大点声,听清楚了吗?”
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满又能奈何?谁会考虑我们这群农家孩子的情绪?
我们硬着头皮大声应道:“听清楚了。”
“那好,oK.”
莫生突然冒出一句英文,在我们卑微的附和声中,他高傲的自尊得到了极大满 足,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快速合好资料夹,吩咐张小姐:“给他们填好入职表,然后带去照相办厂证”。
“好的。”说完,莫生快速离去了。
“你们随我去照相办厂证。”张小姐上前关掉会议室的灯,我们又跟在她的身后来到六楼。
六楼有两个车间,外部车间很大,应该有几百人,里面车间比较小,大概有一百多人,车间布置都跟四楼差不多,地板涂着绿色的油漆,整洁干净,所有工人都穿着蓝色厂服,戴着蓝色厂帽,都齐整整地坐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我们经过时,偶尔有人抬头望一眼,就被穿着红色厂服的女管理干部大声斥喝:“看什么看?”
跟在四楼时的场景差不多,上班时间员工只能埋头干活,不能交头接耳,哪怕抬头看看我们这些外人都不允许。
我们穿过两个车间,状况都一样,员工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色厂服,戴着蓝色厂帽,除了机器的声音,管理干部的吼骂声外,没有任何员工敢抬头说话,可想而知,这些车间的管理有多苛刻。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们跟在张小姐的身后来到一间小屋,屋内放了一架立式照相机,有两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在等我们。
张小姐拿着报名表一个个点名,我们依顺序进去照了相片并办理了登记手续,有个女子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临时厂证,正式厂证明天才能办好。
临时厂证上写着我的信息:“姓名:杜香草,职务:车间工人, 宿舍:工人区第三栋105”。
尽管早知道结果,但是看到这个厂证后,我还是感到人格受到极大的羞辱,我们依赖并相信的学校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欺骗我们,收取300元钱却千里迢迢送我们来广东当流水线工人?
学校的欺骗,莫生的孤傲,流水线车间的苛责,让我对这份工作心灰意冷。
办完临时厂证后,张小姐带领我们来到厂门口保安室,她让我们带上行李,她去给我们安排 宿舍。
大梅电子厂生活区和车间是分开的,生活区里面有六幢大楼,每幢都有七层高,还好我们的宿舍都在一楼,要不然天天爬楼会累死。
我们十八名女同学分别安置在五间宿舍,五名男同学分在两间宿舍, 我和方玉莲,冉雪梅,林兰香四人在同一间宿舍,每间宿舍住八人。
四张上下铺,有一个卫生间兼洗澡室,床底下,墙角处都堆满了女人生活用品,虽然很挤,但是还算干净,看得出那四名女工还比较讲卫生。
我们都带了行李,包括被子,牙刷,毛巾等物品,都是从学校带过来的,有些欠缺的物品可以去工厂附近的小店买。
收拾好床铺后,我们聚在宿舍前闲聊,此时第一批工人下班了,工人们像潮水般向食堂峰涌而去,几乎都是身穿蓝色和黄色厂服的工人,看来管理干部的食堂是分开的。
有几个保安在门口维护秩序,但是在强大的人潮冲击下,保安能站稳不被撞倒就不错了,更别提维护秩序。
喜欢广东打工二十五年回忆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广东打工二十五年回忆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