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秘术的故事,从这一页开始——
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十五,中元节。
王道玄跪在祖坟前,香炉里的三炷香烧到一半,突然齐刷刷断了。
他心头一紧。
这香是祖传的“通幽引”,以百年阴沉木为骨,混入七地坟土、九泉寒水制成,寻常风刮不断,雷打不折。可眼下无风无雨,香却自断,只留一截焦黑残柱,像是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咬断的。
他抬头看天。
一轮血月悬在中天,红得发紫,边缘模糊,仿佛在缓缓呼吸。云层裂开一道缝,月光如血浆般倾泻而下,正正罩在王家祖坟上。
“阴兵借道……要走这一遭了。”他低声自语,从怀中取出那枚祖传青铜罗盘。
罗盘入手冰凉,盘面刻着九宫八卦,中央却不是太极,而是一条盘绕的应龙,龙眼嵌着两粒黑曜石。指针不是磁石,而是用千年蛟骨磨成,此刻正疯狂逆时针旋转,发出细微的“咔咔”声,像毒蛇吐信。
他蹲下身,将罗盘贴地。
地气紊乱。
按《葬经》所载,龙脉入首,地气应如春水初融,温润绵长。可眼下这地气,却如沸油滚锅,躁动不安,带着一股子铁锈与腐肉混合的腥臭。
“不对劲……爹,你到底瞒了我什么?”他喃喃。
父亲王真玄三日前暴毙,死状诡异——七窍无血,皮肤泛青,指甲发黑,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气运。临终前,他死死咬住一块玉佩,直到咽气才松口。王道玄掰开他牙关,取出玉佩,背面刻着四个小字:
“天罡未死。”
李天罡?
王道玄心头一震。
那是清末奇门第一高人,民国初年被尊为“大仙师”的传奇人物。传说他通晓《撼龙经》全本,曾为慈禧太后点选东陵龙脉,替李鸿章勘定祖坟“鲤跃龙门局”,一言可定一城兴衰,一符能镇百里邪祟。
可军阀混战那年,张作霖请他去盗乾陵,孙殿英要他寻秦始皇地宫,他一一拒绝。三天后,他位于北京琉璃厂的“天罡堂”一夜焚毁,满门三十七口,尽数被杀,尸骨无存,只在焦墙上留下一道血字:
“宁断龙脉,不助匪人。”
从此,李天罡之名,成了奇门道中的一道禁咒。
可如今,这玉佩上的字,分明是父亲的笔迹,却提到了他。
王道玄正欲细思,忽听坟后老槐“咯吱”一响。
那棵百年槐树,树皮裂开一道竖缝,像一只睁开的巨眼。树根拱起,泥土翻动,竟缓缓爬出一队黑影。
他们穿着清末兵勇的号衣,头戴红缨帽,腰挎锈刀,步伐整齐,却无声无息。脚不沾地,离地三寸,踏过之处,青草瞬间枯黄。
阴兵借道。
王道玄屏住呼吸,五指一扬,五枚五帝钱飞出,按“天、地、人、风、雷”五位钉入土中,布下“镇煞五方阵”。
铜钱入土,金光微闪。
可阴兵队伍中,为首那名军官忽然转头,空洞的眼窝直勾勾盯向王道玄。他缓缓抬起手,指向王家祖坟,嘴唇开合,竟吐出人言:
“应龙折角,锁钉尽断……相柳……睁眼了。”
话音落,整支队伍轰然溃散,化作黑烟钻入坟地。
王道玄浑身冷汗,刚要起身,忽听身后小屋传来一声凄厉尖叫。
是他妹妹王贞子。
比他小一岁,体弱多病,很少下床。
他冲进屋,只见贞子直挺挺站在门槛上,双目紧闭,两道血线从眼眶缓缓滑下,滴落在地,竟凝成两个小小的“卍”字。
她嘴唇微动,吐出的却不是人话,而是一种古老梵音,字字如钉,凿进王道玄的天灵:
“癸酉年,血月现,青铜罗盘出西周……李天罡藏于申江之下,等你……开奇门。”
说完,她扑通倒地,昏死过去。
王道玄探她鼻息,微弱如游丝。翻她眼皮,瞳孔深处竟浮现出一座旋转的青铜罗盘,指针逆时而转,与他手中罗盘如出一辙。
他猛地冲回父亲灵堂,在遗物箱底翻出那本残破《葬经》。书页泛黄,边角焦黑,显然是从火中抢出。他颤抖着翻开第一页,一行朱砂批注跃入眼帘:
“若见罗盘逆走,速寻李天罡。此人不死,只藏。罗盘为钥,贞子为引,奇门重开,山河倒悬。”
落款无名,却盖着一枚暗红指印——印纹是一条盘绕的应龙。
王道玄盯着那行字,寒意从脊椎直冲天灵。
窗外,血月悄然隐入云层。
坟头那棵老槐,枝条缓缓摆动,竟在空中划出一个完整的九宫格。
而最中央的那一格,正对着王家祖坟的棺位。
他低头看手,掌心不知何时,浮现出一片细密的龙鳞纹,正缓缓蠕动,像活物在皮下爬行。
远处,一声乌鸦啼叫,划破死寂。
他知道,有些事,再也藏不住了。
喜欢奇门风水秘术大仙师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奇门风水秘术大仙师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