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王府旧部归心的热潮尚未完全平息,府内又即将迎来另一件大喜事——王妃虞怀瑾的生辰。
若是放在几年前,王妃生辰或许只是府内关起门来的一场小家宴。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战王府如日中天,王妃虞怀瑾更是凭借其慧眼识人、教子有方、仁善持家,在朝野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她的生辰,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私事。
墨骁珩对此极为重视。早在半月前,他便将管家召来书房。
“王妃生辰将至,府内依例操办即可,不必过分奢靡。”墨骁珩语气平静,但熟悉他的管家却听出了其中的郑重,“另有一事,你即刻去办。”
“王爷请吩咐。”管家躬身。
“传本王令,”墨骁珩沉声道,“王府名下所有商铺、田庄,自王妃生辰之日起,连续三日,于门前开设粥棚,广施米粥,与民同乐。所有开销,皆从王府公账出,不得吝啬。”
管家心中一震,连忙应下:“是!王爷仁善,王妃慈悲,此乃百姓之福!老奴这就去安排!”
这道命令很快便传了下去。战王府产业遍布京城乃至各地,此令一出,意味着同时将有上百个施粥点开棚,其手笔之大,涵盖范围之广,堪称罕见。
消息灵通的百姓很快得知缘由,竟是战王妃生辰的善举!
“战王妃要过生辰了!王府所有铺子都要连施三天粥!”
“真是活菩萨啊!自己过生辰,还不忘我们这些穷苦人!”
“王妃心善,王爷也仁厚!这样的主子,难怪府上能出文曲星、少年将!”
赞誉之声,再次充斥街头巷尾。
而这其中,反应最迅速、行动最直接的,当属墨云柔。
如今的“柔仪阁”已是庞然大物,分号遍布全国。小姑娘听到父王的安排后,大眼睛一转,立刻有了主意。
她风风火火地召集了京城所有“柔仪阁”及关联工坊的管事、匠人、伙计。
站在众人面前,年仅十二三岁的墨云柔,却自有一番沉稳气度。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脆地说道:“诸位!我母亲生辰将至,父亲已下令王府名下所有产业施粥三日。我们‘柔仪阁’,也不能落后!”
底下众人皆屏息凝神,听着这位小小东家,也是他们心中敬重的“小菩萨”发话。
“我决定,”墨云柔朗声道,“‘柔仪阁’及旗下所有工坊、铺面,所有人员,包括管事、匠人、伙计、杂役,本月月钱,一律加倍!另,每人再额外发放三套新季衣裳,两石精米,一匹上等棉布,作为我母亲的生辰红利,与诸位同喜!”
此言一出,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东家万岁!”
“谢小姐厚赏!”
“祝王妃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墨云柔这一手,不仅惠及了王府外围的百姓,更是让为她效力的自己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心凝聚,达到了顶峰。
消息传开,更是引得全城轰动。
“听说了吗?‘柔仪阁’这个月发双倍月钱!还有米有布!”
“我的天!这得多少银子啊!墨小姐真是太大方了!”
“战王妃这生辰过的……简直是普天同庆啊!”
其他商铺的伙计听了,无不羡慕得眼睛发红,只恨自己没能进“柔仪阁”做事。
随着生辰日期的临近,一种自发性的庆祝氛围,开始在京城弥漫。
有受过墨云柔赈济恩惠的灾民,如今已在京城安家落户,他们自发凑钱,请人写了巨大的“寿”字牌匾,虽不贵重,却情意深重,敲锣打鼓地送到了王府门前;
有家里孩子因王府设立的义学得以读书的贫寒之家,母亲亲手缝制了平安符,让孩子恭恭敬敬地送到王府门房,祈求王妃安康;
更有无数普通的京城百姓,听闻王妃仁善,敬佩其治家育人之功,自发地在自家门前挂上了一盏小小的红灯,以为王妃祈福。
到了虞怀瑾生辰正日,景象更是壮观。
一大早,战王府门前便车水马龙,前来道贺的官员勋贵络绎不绝,门房收帖、迎客,忙得脚不沾地。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王府外,乃至整个京城的景象。
王府名下的各大商铺门前,施粥的队伍排成了长龙,热气腾腾的米粥香气四溢,领到粥的百姓无不面带感激,朝着王府方向躬身道谢:“谢王爷!谢王妃!”
大街小巷,许多百姓家门前的红灯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温暖。
更有一些老人、妇人,自发地聚集在王府外的街角,并不喧哗,只是安静地合十祈福,口中念念有词,皆是祝愿王妃身体康健,福泽绵长。
这场面,比任何权贵的寿宴都要震撼人心。这不是权势的炫耀,而是民心的汇聚。
虞怀瑾在墨骁珩和孩子们的陪伴下,站在府内最高的阁楼上,望着府外那看不到尽头的施粥队伍,望着街巷间星星点点的红灯,望着那些自发为她祈福的朴素面孔,眼眶微微湿润。
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的生辰会成为这样一场全城的盛事。
“母亲,您看,大家都在为您祈福呢!”墨云柔依偎在她身边,小脸上满是骄傲。
墨云辰亦感慨道:“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荣耀。母亲当之无愧。”
墨骁珩站在她身侧,紧紧握着她的手,低声道:“这是你应得的。”
他没有多说,但虞怀瑾明白他的意思。这一切的感念与荣耀,并非凭空而来,是她用数年如一日的真心、智慧与付出,一点点换来的。
府内的寿宴自是热闹非凡,帝后亦派人送来了丰厚的赏赐,更是将这份荣耀推向了极致。
但虞怀瑾觉得,比起那些贵重的赏赐和喧嚣的宴席,府外那万民自发汇聚的祝福,才是她今年收到的最珍贵、最无价的生辰贺礼。
夜幕降临,宾客渐散。
虞怀瑾和墨骁珩携手在静谧下来的花园中漫步。
“今日……我很开心。”虞怀瑾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轻声道,“从未有过的开心。”
墨骁珩侧头看她,月光下,她的面容柔和而美丽。他想起几年前那个初入府时,面对一片狼藉却依旧眼神坚定的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柔情与庆幸。
“往后每年,都会如此。”他承诺道。
虞怀瑾莞尔一笑,靠在他肩上。
府外,施粥的炊烟尚未完全散去,一些百姓家门前的红灯依旧亮着,如同星辰,照亮了京城的夜,也照亮了战王府这片愈发璀璨的星辰大海。
而这片星海最温暖、最坚实的中心,便是她——虞怀瑾。
喜欢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