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郊外的夜风像刀子般刮过荒草丛生的围墙,铁门早已锈蚀断裂,歪斜地挂在残破的门柱上。
这座曾名为“阿尔卑斯疗养院”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爬满藤蔓的混凝土骨架,在月光下投出扭曲而沉默的影子。
陆昭贴着墙根前行,呼吸压得极低,黑色战术服与夜色融为一体。
艾琳紧随其后,手持热成像仪,屏幕上的红点规律移动——那是巡逻无人机的轨迹,每隔七分钟绕行一圈,盲区仅有四十三秒。
“三、二、一。”她轻声倒数,抬手示意。
两人迅速穿过露天庭院,翻进主楼地下室的通风井。
金属梯冰冷刺骨,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死寂的神经末梢上。
空气里弥漫着霉味与陈年消毒水混合的气息,还有某种难以言喻的腐朽感,仿佛整座建筑仍在缓慢地溃烂。
地下档案库的门锁已老化,陆昭用一根细钢丝轻轻拨动,咔哒一声,弹开。
门缝中渗出阴冷的风,带着一丝电流的焦灼味。
他们屏息进入。
房间中央,一台老式磁带录音机静静摆在布满灰尘的桌面上,红色指示灯无声闪烁。
下一瞬,它自动启动。
滋——
电流杂音过后,一个熟悉到几乎令陆昭心脏停跳的声音缓缓响起:
“我只能这样做,为了更大的未来。”
是父亲。
陆振华的声音厚重、疲惫,背景有雨滴敲打玻璃的节奏,还有纸张翻动的窸窣声,细节真实得令人毛骨悚然。
那语调里的沉重,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连艾琳都不由自主皱起眉头。
“这太真实了……不像伪造。”她低声说,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
陆昭没说话。
他一步步走近,蹲下身,耳朵几乎贴上音箱外壳。
他的目光没有看机器,而是凝视着扬声器微微震动的金属网罩——细微的震频不对。
三秒钟后,他伸手按下暂停键。
寂静重新降临。
他从战术背包中取出便携式音频分析仪,接上拾音麦克风,将先前录制的父亲审讯原声导入系统,再播放这段神秘录音,开始比对声波频谱。
屏幕上两条波形并列展开,起初几乎重合,但在某个节点,差异浮现。
“这里。”陆昭指尖点在频谱图一处微小抖动,“父亲右肺有旧疾,情绪波动时会引发轻微喘鸣,频率集中在800赫兹左右。可这段录音里,呼吸平稳得像健康人。”
他又调出语调曲线:“他说‘未来’这个词时,习惯性拖长尾音,尤其是涉及重大抉择——这是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争取思考时间。但这一句,收得太急,像是被人强行剪辑拼接。”
艾琳瞳孔微缩:“有人精心伪造了一段能击溃你理智的录音……目的不是误导调查,是让你怀疑父亲。”
陆昭盯着屏幕,指节发白。
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挑衅,而是一场精准的心理手术——对方了解他的记忆,也了解他内心最深处的动摇。
就在他准备导出数据时,头顶通风管道传来一声极轻的金属摩擦声。
嘎……
像是靴底碾过锈蚀的铁板。
两人瞬间警觉,背靠墙壁,手按武器。
阴影中,一个人影从通风口跃下,落地无声。
黑风衣垂至脚踝,面具遮住半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冷峻、偏执,像鹰隼锁定猎物。
“夜枭”。
国际刑警数据库里从未有过完整档案的名字,却是“红眼计划”海外执行链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你以为你在追寻真相?”他开口,声音沙哑却清晰,带着某种近乎怜悯的嘲讽,“你父亲当年也这么以为。但他最终选择了合作——因为他知道,秩序比正义更重要。”
陆昭不动声色,右手悄然滑向腕表边缘,指尖轻压三次。
信号已发。
幽灵通讯员会在十分钟内定位他们位置,并判断是否需要介入。
但他不能等那么久。
他的目光掠过“夜枭”的左手——无名指根部有一圈明显的皮肤色差,长期佩戴戒指的压痕,如今却空无一物。
那枚戒指去哪儿了?
为何摘下?
是任务要求,还是……某种仪式性的象征?
还没来得及深思,对方忽然冷笑一声,向前半步。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他盯着陆昭,声音压低,像毒蛇游过耳畔,“你们父子都坚信自己在对抗黑暗。可你们根本不知道,光本身也可以是牢笼。”
陆昭呼吸微滞。
就在这时,“夜枭”缓缓抬起眼,目光如刀,直刺而来。
“她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别让孩子知道’。”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你觉得,她在怕什么?”警报声撕裂了疗养院死寂的夜,红色应急灯骤然闪烁,将断壁残垣映照得如同血染。
走廊尽头,金属闸门轰然下落,封锁通道;头顶通风管道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不止一人正在逼近。
“走!”艾琳低喝一声,枪口对准天花板击碎监控探头,火花四溅。
她一把拽住陆昭的手臂,两人贴着墙角疾退。
脚步声在空荡的地下回廊中交错回响,仿佛整座废墟都活了过来,正张开巨口吞噬入侵者。
可陆昭的脑海仍被那句话钉在原地——“别让孩子知道。”
母亲临终前的话语,从未对外公开。
尸检报告被列为机密,连他这个直系亲属也只拿到一纸模糊的死亡证明。
而“夜枭”,一个隶属于敌对组织的海外特工,竟如亲历般复述出这句遗言。
这不是情报泄露,是挑衅,是精准的精神穿刺。
就在撤离途中,陆昭猛地顿住脚步。
“等等。”他的声音很轻,却让艾琳瞬间停下动作。
他盯着前方转角处一道几乎不可见的激光红线——新型感应触发装置,民用级不会配备。
这种系统,通常只用于保护高价值实验数据或活体样本。
“他们不怕我找到真相……”他喃喃道,眼神渐冷,“他们怕我相信它。”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某个被刻意封锁的认知锁链。
伪造录音、植入记忆片段、操控情绪反应——这一切都不是为了掩盖过去的罪行,而是要让他从内心否定父亲的信念,动摇自己追寻正义的根基。
小林的声音突然从耳机中响起:“档案删了大半,但底层日志还有残留……找到了!一个加密数据包,嵌套在音频文件元信息里。”
几秒后,解码完成。
【语音合成完成。
参考样本:陆振华1995年公开演讲(清晰度87%)、私人通话片段(来源未知,匹配度93.6%)】
【情感模拟参数调整完毕:疲惫感+道德挣扎权重上调至Level 4】
【创建时间:三天前】
陆昭闭上眼,胸口起伏。
不是录音,是重构。
他们用技术拼凑出一个“真实的幻影”,只为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毒芽。
而“夜枭”的出现,正是为了见证这颗种子是否发芽——若他崩溃,便说明陆振华的精神遗产已死;若他动摇,则未来可控。
可真正令他脊背发寒的是,“夜枭”最后那一瞬的迟疑。
当陆昭反问:“你为什么知道?”对方瞳孔收缩,那是本能的破防——不是训练有素的特工该有的反应。
于是他在逃亡前最后一刻,发动了心理诱导的致命一击。
“你说她死了……可没人公布过死因报告。你为什么知道?”
紧接着,他抛出那段只有内部档案才记载的信息:“编号是多少?童年被关在b区病房,每天听一遍‘标准人格塑造’音频?”
话音落下的一瞬,“夜枭”左手无名指剧烈抽搐,像是被电流击中。
他猛然抱住头颅,面具下传出压抑的闷哼,膝盖微弯,几乎跪地。
那是创伤记忆的强制唤醒。
某种深埋的程序化条件反射,在听到特定关键词时被触发。
他不是自愿执行任务的特工——他是被制造出来的工具。
警报仍在咆哮,但他们已冲出主楼,翻越围墙。
寒风扑面,远处山影如墨。
回到安全屋后,陆昭坐在昏暗灯光下,反复回放那段原始录音的频谱图。
手指缓缓滑过屏幕边缘,忽然停住。
手机震动。
一条新消息,来自未知号码:
“真相,藏在你母亲手中。”
他怔住。
母亲?
那个温柔安静、总在雨天为他煮姜茶的女人?
那个在他十岁那年病逝于家中、死因成谜的女人?
他的呼吸一点点变缓,目光落在窗玻璃上,映出自己与远方雪山交叠的身影。
片刻后,他打开笔记本,输入一个尘封已久的地址——日内瓦湖畔,圣克莱尔私人档案馆。
名义上属于一位已故神经学教授,实际登记人却与母亲早年任职的心理研究院存在隐秘关联。
他合上电脑,从战术包中取出那只从档案室带出的磁带。
标签空白,但背面有一行极细的小字,几乎难以辨认:
“m-07,归档序列:母体认知样本库。”
窗外,晨雾初起,湖光隐约可见。
管理员会在明天 opening hour 准时出现,递给他一只密封金属盒,说是……
《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现代都市:开局破解连环碎尸案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