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离尘道尽头的青云阁山门,在夜色中如一头蛰伏的巨兽,青石筑就的门柱高达十丈,柱身刻满上古云纹,纹路间萦绕着淡淡的灵气——那是云渊从未感受过的浓度,虽依旧带着几分滞涩的“惰性”,却已远胜坠龙渊与密林的荒芜。山门两侧的护卫身着青灰劲装,腰间佩剑剑穗垂落,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云渊,带着修行者对凡俗的天然疏离。
云渊攥紧手中的青云玉符,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能清晰感知到护卫身上流转的灵气,虽不算浑厚,却凝实如丝,显然已将基础功法修至小成。这种气息让他想起昨夜兰陵萧氏的护卫,也让他更迫切地想要踏入修行之路。
“来者何人?深夜到访青云阁,可有凭证?”左侧护卫上前一步,声音沉厚,佩剑剑柄微微颤动,似在警惕潜在的威胁。
云渊连忙躬身,将青云玉符递出:“在下云渊,自西境而来,持此玉符,欲参加青云阁入门考核。”玉符脱离掌心的瞬间,其上“青云”二字骤然亮起微光,与山门柱身的云纹隐隐呼应。
护卫接过玉符,指尖灵力探入,脸色微变。他抬眼重新打量云渊,目光从其磨破的粗布短褐扫到腰间的旧匕首,最后落在药篓上——那里还残留着破浊草与凝露草的微弱生机。“此乃内门苏师姐的信物,你与苏师姐相识?”护卫的语气缓和了几分,青云阁内门弟子苏暮雨虽低调,却因精通阵法,在阁中颇有声望。
“只是途中偶遇,蒙苏师姐赠符指路。”云渊不敢多言,怕暴露与苏暮雨共同对抗墟兽的过往,引来不必要的追问。
护卫点点头,将玉符还回:“今夜考核已毕,你且随我去外门驿馆暂住,明日辰时再去考核场报到。记住,青云阁规矩森严,入夜后不得擅自走动,违者逐出山门。”说罢,他朝右侧护卫递了个眼色,转身引着云渊穿过山门。
踏入山门的刹那,云渊忽然觉出异样——空气中的灵气虽浓郁,却像冻住的溪流般难以调动,他试着模仿记忆中修行者的样子,凝神吸纳灵气,可那些灵气刚触碰到经脉,便滞涩地停在原地,连一丝都难以引入丹田。“这便是惰性灵气么?”他心中暗惊,终于明白为何陈伯说“修行越发艰难”,连最基础的纳气,对凡俗而言都如同登天。
沿途的景象逐渐展开:青石铺就的路径两侧,每隔数丈便立着一盏青石灯,灯芯是蕴含微弱灵气的“萤石”,散发着柔和的白光;远处隐约可见错落的楼阁,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的铜铃在夜风中考验,却不闻清脆声响——灵气稀薄,连铃声都透着几分滞涩。偶尔有身着青衫的弟子走过,步伐轻盈,周身灵气若有若无,看向云渊的目光多带着审视与淡漠。
“外门驿馆到了。”护卫停在一座简陋的院落前,院墙由黄泥砌成,墙头爬着枯萎的藤蔓,“进去吧,东厢房第三间是空的。明日辰时,自去前山考核场,莫要迟到。”说完,便转身离去,留下云渊独自站在院门前。
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内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东厢房的窗户纸破了个洞,夜风灌进来,带着几分凉意。云渊将药篓放在墙角,解开胸前的玉佩——玉佩依旧是那副残破模样,裂纹处的翠绿黯淡无光,想来短时间内无法再引动神农尺虚影。他将玉佩贴身藏好,又取出陈伯给的《百草要诀》,借着窗外的萤石灯光,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心中涌起一阵暖意:“陈伯,我定会通过考核,早日回去接你。”
一夜无眠。天刚蒙蒙亮,云渊便起身整理行装,将麦饼剩下的碎屑包好,又检查了一遍匕首与玉符,随后朝着前山考核场走去。此时的青云阁已热闹起来,不少与他一样前来考核的人汇聚在山道上,有衣着华丽的世家子弟,有手持法器的散修,还有些如他般出身凡俗的少年,个个神色紧张又带着期待。
考核场设在前山的一片开阔广场上,广场中央立着三块丈高的黑石,石身上刻满复杂的纹路——那是青云阁用来检测灵根与灵气感知的“灵鉴石”。广场四周站着数位身着青袍的执事,为首一人面容清瘦,颌下留着三缕长须,正是负责入门考核的赵执事,其周身灵气流转间带着几分压迫感,显然已是筑基境的修行者。
“凡欲入我青云阁者,需过三关:一为灵气感知,二为灵根检测,三为功法适配。三者皆过,方可入阁;过二者,可入外门;仅过一者,或灵根特异者,需由阁中长老裁定。”赵执事的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广场,“现在,按排队顺序,依次上前考核!”
人群立刻排起长队,云渊站在队尾,目光紧紧盯着灵鉴石。只见第一个上前的是个世家子弟,身着锦袍,手持玉扇,他将手按在第一块灵鉴石上,石身瞬间亮起淡蓝色的光芒,纹路间流淌着如水般的灵气。
“水系灵根,纯度中品,灵气感知力尚可。”赵执事点点头,“第二关。”
世家子弟又将手按在第二块灵鉴石上,石身亮起更浓郁的蓝光,甚至在石面凝结出几滴水珠。“灵根稳固,可入内门候选。第三关,去那边领取《青元诀》,尝试运转灵气。”
世家子弟面露喜色,接过执事递来的功法册子,走到一旁盘膝坐下。只见他凝神片刻,周身便萦绕起淡淡的水灵气,虽运转缓慢,却也算流畅——显然,他的灵根与《青元诀》的道韵较为契合。
看着一个个考核者上前,云渊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大多数人要么卡在灵气感知关,要么灵根纯度低下,甚至有几人因强行运转功法,灵气暴走,被执事直接逐出考核场。他愈发清楚,在这灵脉枯竭的末世,能成为修行者,本就是万里挑一的机缘。
终于轮到云渊。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第一块灵鉴石前,将手按了上去。指尖触及石面的刹那,他立刻调动起体内残留的神农尺生机之力——那股力量与灵气不同,却能隐隐牵引周遭的惰性灵气。灵鉴石缓缓亮起,却不是常见的五行颜色,而是一抹极淡的碧色,如同空谷中悄然绽放的幽兰,光芒微弱,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
“嗯?”赵执事皱起眉头,上前一步,“灵气感知力……勉强及格,但这光芒为何如此奇特?”他伸手探向云渊周身,灵力扫过,却只感知到一丝微弱的生机,并无半分修行者的灵气波动,“竟是个未引气的凡俗?能感知到灵气已是侥幸,这光芒怕是什么杂质干扰。”
周围传来几声嗤笑,正是昨夜云渊遇到的兰陵萧氏旁系子弟萧辰。他刚通过考核,此刻正抱臂站在一旁,语气轻蔑:“我看是废灵根吧?连五行属性都没有,也敢来青云阁凑热闹。”
云渊没有理会萧辰的嘲讽,按捺住心中的不适,走到第二块灵鉴石前。这一次,他将更多的生机之力注入指尖,灵鉴石上的碧色光芒终于清晰了几分,石身纹路间甚至浮现出细小的藤蔓虚影,仿佛有生命在缓缓生长。
“这是……木系灵根?”赵执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化为不屑,“却是个变种灵根,纯度低下,还带着古怪的生机波动,怕是难以炼化惰性灵气。这种灵根,就算入了外门,也难有寸进。”
广场上的议论声更大了,有人惋惜,有人嘲笑,更多的人则是冷漠旁观。云渊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依旧挺直脊背:“执事,弟子虽灵根特异,却对生机感知极为敏锐,或许能为阁中采集灵草、辨识灵药,还请给弟子一个机会。”
赵执事冷哼一声:“青云阁收的是修行者,不是凡俗药农。也罢,看在你持苏师姐玉符的份上,且过第三关。若能运转《青元诀》引气入体,便让你入外门;若不能,便自行离去。”说罢,递给云渊一本薄薄的功法册子。
云渊接过《青元诀》,指尖抚过书页上的字迹——那是用灵力书写的功法口诀,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木系灵气的道韵。他盘膝坐下,按照口诀尝试引气,可当他凝神调动周遭的惰性灵气时,那些灵气却像与他作对般,要么滞涩不动,要么刚入经脉便四处冲撞,与他体内的生机之力相互排斥,胸口传来一阵闷痛。
萧辰见状,笑得更欢了:“我就说他是废灵根!连基础功法都运转不了,还想当修行者?”
云渊咬紧牙关,一次次尝试,可每次灵气刚触碰到丹田,便被生机之力反弹回去,甚至隐隐有真元暴走的迹象。他想起世界观中“道韵契合”的规则——他的空谷幽兰灵根,与《青元诀》的正统木系道韵根本不契合,强修只会伤及自身。
“够了!”赵执事见状,厉声喝道,“强行修炼不契合功法,只会沦为入魔者!你这灵根本就不适合修行,再练下去也是徒劳,速速离去!”
云渊停下运转功法,胸口的闷痛渐渐缓解,却难掩心中的失落。他看着手中的《青元诀》,又摸了摸胸前的玉佩,想起陈伯的嘱托与苏暮雨的指引,眼中闪过一丝不甘:“难道就因为灵根特异,弟子连尝试的资格都没有吗?”
“放肆!”赵执事脸色一沉,正要发作,却听广场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赵师弟,何必对一个少年如此严苛?”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袍的老者缓步走来,老者须发皆白,手中握着一根木杖,杖头雕刻着一株嫩芽,周身萦绕着温润的木系灵气——正是青云阁负责灵植园的李长老,虽修为不算顶尖,却因性情温和,在阁中颇有威望。
“李师兄。”赵执事收敛怒气,却依旧不服,“此子灵根特异,难以修炼正统功法,留在阁中也是浪费资源。”
李长老走到云渊面前,俯身打量着他,目光落在他药篓中的灵草残渣上,又感知到他体内的生机之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对生机的感知,倒是比寻常木系修士敏锐数倍。赵师弟,如今灵脉枯竭,阁中灵草日益稀少,此子既能辨识灵药、感知生机,或许能为灵植园所用。且他灵根虽特异,却无暴戾之气,不如先让他入外门,交由我灵植园调教,若日后能找到契合的功法,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赵执事皱眉沉吟片刻,终究还是给了李长老几分薄面:“既然李师兄开口,便依你。但丑话说在前头,他若半年内无法引气入体,或是在阁中惹出麻烦,便立刻逐出山门。”
“多谢李长老!多谢赵执事!”云渊连忙起身行礼,心中涌起一阵感激。若不是李长老出手相助,他今日怕是真要被逐出青云阁。
李长老微微一笑,递给云渊一枚黑色的令牌:“此乃外门弟子令牌,持此令牌可去外门弟子院领取衣物与住处。明日辰时,来灵植园找我,我教你辨识阁中的灵草。”
云渊接过令牌,令牌上刻着“外门”二字,虽简陋,却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朝着李长老与赵执事再次躬身,转身朝着外门弟子院走去。萧辰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翳,却也不敢在李长老面前发作,只能悻悻离去。
外门弟子院比昨夜的驿馆稍好,却依旧简陋。云渊领到一套青灰外门服饰与一间单人小屋,屋内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墙角的灵气比别处更稀薄。他将行李放下,换上新的服饰,虽有些宽大,却让他多了几分修行者的模样。
站在窗前,云渊望着远处青云阁的内门楼阁,心中暗下决心:“灵根特异又如何?惰性灵气难炼化又如何?我定要找到契合自己的功法,在青云阁站稳脚跟,守护陈伯,守护这末世中的生机。”他摸了摸胸前的玉佩,玉佩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决心,裂纹处微微泛起一丝温热,仿佛在回应他的誓言。
夜色再次降临,云渊盘膝坐在床上,没有再强行修炼《青元诀》,而是拿出《百草要诀》,借着萤石灯光细细研读。他发现,书中不仅记载着草药辨识之法,还隐晦提及“以生机引灵气”的诀窍——或许,他的修行之路,不该走寻常修士的路子,而是要顺着自己对生机的感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
窗外的萤石灯依旧亮着,映照出少年坚毅的脸庞。青云阁的门槛虽高,他终究是迈了进来,而前方等待他的,除了灵植园的机缘,还有即将结识的伙伴,以及潜藏的危机。但此刻的云渊,已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坠龙渊挣扎求生的采药少年,他的心中,已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种,正待在这末世的黄昏中,缓缓燎原。
喜欢幽溟纪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幽溟纪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