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次与市中心医院合作的公益科普项目,林夕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精力。她无比珍惜这次机会,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能将她的专业与公益结合的平台,让她接触到大量鲜活真实的一线医疗素材,极大地拓宽了她的创作视野;更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以一种极其隐秘而正当的方式,进行一场“假公济私”的实践——将【Graymatter】在线上不厌其烦、细致入微指导她的那些宝贵医学知识,巧妙地、不着痕迹地运用到这一系列科普漫画的创作之中。
这让她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参与感和使命感。仿佛她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工作,更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只有她(或许还有屏幕那头的他)知晓的汇报演出。她渴望呈现出最完美、最精准、最生动的作品,仿佛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深夜在私信里收到的、凝结着专业智慧的冗长回复,才能不辜负那个虽然毒舌却始终“有问必答”的“头号黑粉”的暗中指导。
因此,她画得格外认真,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每一格分镜,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每一处医疗器械的细节,甚至背景里一个不起眼的医疗标识,她都要反复推敲,查阅资料,或者在心里默默回顾【Graymatter】曾经给出的指点。她生怕出一点错,不仅怕辜负了医院的信任和这份工作的专业性,更怕……辜负了那个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栽培”她的、某个人的期待。
这种心态驱使下,她交出的画稿,质量高得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线条流畅有力,色彩明亮温暖而不失严谨,复杂的医学知识被巧妙地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图像故事,既保持了科学的准确性,又充满了她独特的亲和力与创造力。
当这批精心完成的画稿最终被送到陆景深的办公桌上,等待他进行最终的专业内容审核时,他翻阅的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
修长的手指一页页翻过那些色彩鲜亮的画纸,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专注。很快,他那总是平静无波的眼底,几不可查地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
他一眼就认出了许多无比熟悉的细节处理方式——
那个心肺复苏的按压手势和深度示意,正是他不久前在私信里,针对她一个关于“按压有效性”的提问,详细解释并强调过的要点,甚至包括手臂垂直、用上半身体重下压的细微姿势都刻画得一丝不苟。
那个描绘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的漫画角色,颈部肿胀的特征和患者下意识抓挠颈部的动作,与他当时给出的、非常具体的临床症状描述高度吻合。
就连一个背景里护士给伤员建立静脉通道的针尖角度和固定方式,都精准地再现了他在某次讨论静脉炎预防时顺带提过的专业细节。
她不仅完全听懂了、记住了他那些时而枯燥繁琐的专业解释,还将这些冷冰冰的文字和理论,完美地消化、吸收,然后以一种充满灵性的方式,转化成了如此生动直观、通俗易懂的图像语言。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冰冷医学文献和抽象讨论中的知识,在她的画笔下,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变得色彩鲜明、触手可及,甚至带上了一种独属于她的、温暖而可爱的风格。
一种极其微妙而陌生的满足感,像初春冰雪消融后的第一股暖流,悄然在他严谨到近乎刻板的胸腔里弥漫开来,缓慢而坚定地冲刷着他惯常冷静的心绪。
这是一种对他而言很新奇的感觉。不同于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后的成就感,也不同于一篇重要论文被顶级期刊接收时的学术喜悦。这是一种更……间接,更柔软,更难以言喻的满足。
仿佛自己精心播下的、属于知识和理性的种子,意外地落入了一片截然不同的、充满感性与创造力的肥沃土壤,并且在那里,依靠着园丁自身的才华与努力,开出了完全出乎他意料的、绚丽而充满生机的花朵。他提供了养料,而她却让这养料绽放出了他从未想象过的色彩和形态。
这种看着自己的专业积累以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被理解、被运用、并最终惠及他人的感觉,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暖和……欣慰?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这个细微的动作恰到好处地掩去了他眼底那一闪而逝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极淡笑意和欣赏。指尖在最后一张画稿上停留片刻,那里画着一个q版的小医生,正拿着一个巨大的注射器,表情夸张地对着一个瑟瑟发抖的病毒小人,旁边配着有趣的文字气泡,讲解疫苗的作用原理。既准确,又充满趣味。
他拿起笔,在那份专业的审核意见书上,流畅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专业内容审核无误”的结论。落笔的力道,似乎比平时更沉稳了几分。
放下笔,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那叠画稿,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那个在会议室里认真记着漫画笔记、在走廊里抱着稿子小跑、在操作演示时眼睛发亮提问的元气身影。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专业认可与某种难以名状的个人关注的情绪,在他心底悄然盘旋。他忽然觉得,这次公益合作项目,或许远比他最初预想的……要有意义得多。
这份满足感,细细品味,竟带着几分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层次。它不仅仅源于知识被准确传递的纯粹愉悦,更夹杂着一种近乎于“见证成长”的奇异欣慰。他回想起最初在评论区看到她那些充满热血却漏洞百出的医学描绘时,那份出于专业本能的不适与挑剔。那时的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以这样一种隐秘的方式,参与到她的创作之中,成为她背后那个无声的“专业校准器”。
而如今,看着这些几乎挑不出毛病的画稿,他仿佛能看到她伏案疾书、眉头紧锁地查阅资料、反复修改直至满意的专注模样。她能如此迅速地吸收理解那些于她而言全然陌生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如此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这份悟性和执着,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甚至能想象出,当她收到自己那些冗长而苛刻的私信回复时,或许会先是气鼓鼓地嘟囔几句,然后又不情不愿地、却异常认真地去研究、去修改。那个画面让他素来紧抿的唇角,再次不受控制地扬起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弧度。
这种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让他体验到一种不同于主刀手术时全盘掌控的成就感。这是一种更开放、更随机的体验,他提供严谨的基石,而她则在其上构建出充满想象力的殿堂。结果并非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深色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窗外是医院忙碌的中庭,人来人往,生命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而他手中的这些画稿,或许在未来,会成为某个人在危急时刻想起的一缕清晰记忆,会帮助某个家庭更理解亲人的病痛,会让某个孩子不再那么害怕穿着白大褂的医生。
公益的意义,知识的价值,以这样一种温暖而有趣的方式得以实现,这让他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有了那么一点点不同角度的思考。原来医学的严谨,并非一定要通过冷硬的术语和复杂的数据来传达。它也可以被包裹在温暖的色彩和会心一笑的幽默里,抵达更多人的内心。
这份因她而起的、微妙的满足感,悄然沉淀,在他严谨有序的内心世界里,划下了一道柔软而明亮的痕迹。他回到桌前,将审核好的画稿整理整齐,动作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轻柔。
喜欢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