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后的日子,像是一卷缓缓舒展的柔软绸缎,平静而安稳。林夕逐渐适应了居家休养的节奏,伤口愈合良好,精力也一点点恢复。她开始重新拾起画笔,虽然还不能长时间伏案工作,但已经可以断断续续地构思新剧情,或者整理之前积攒的素材。
就在她以为生活将暂时回归这种略带慵懒的平静时,一个意外的电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这份宁静。
来电显示是本市一个固定号码,区号显示来自市中心医院。林夕的心下意识地揪紧了一下,以为是术后复查出了什么纰漏。她有些忐忑地接起电话。
“您好,请问是林夕小姐吗?我是市中心医院宣传科的刘干事。”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干练的女声。
“您好,我是。”林夕松了口气,但依旧疑惑,宣传科找她做什么?
“林小姐,冒昧打扰。我们医院近期计划开展一系列面向广大市民的医疗科普公益活动,重点是推广基础急救知识。我们希望能制作一批生动易懂、易于传播的宣传材料。经过多方了解,有人向我们强烈推荐了您,说您的漫画风格活泼生动,又非常注重细节和知识的准确性,笔名是叫‘栗子’对吗?我们觉得您的风格非常适合这次的项目,不知道您是否感兴趣参与创作一组关于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知识的科普漫画呢?”
林夕握着手机,眼睛微微睁大,一时间有些愣神。
市中心医院的官方邀请?创作科普漫画?这简直……像是天上掉馅饼!不仅是因为这个机会本身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更是因为……
那个她努力想压下去、却总在不经意间冒出来的身影,瞬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那个穿着白大褂,冷静自持,仿佛永远与世界隔着一层玻璃的男人。
心底有个小小的、压抑不住的声音在窃窃私语:答应下来!答应下来!或许……就能因此,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再次见到他?哪怕只是远远看着,哪怕他依旧冷淡如冰……
这个念头像一簇小小的火苗,瞬间点燃了她的期待。
“我非常感兴趣!”林夕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回答道,“这是我的专业领域,也是我非常愿意为之贡献力量的事情。非常感谢医院的信任!”
电话那头的刘干事似乎也很高兴:“那太好了!具体的要求和合作细节,我们稍后邮件发给您。本周五上午在医院会议中心有一个项目启动会,也邀请您作为特邀创作志愿者参加,和大家见个面,熟悉一下流程和内容,您看方便吗?”
“方便!我一定准时到!”林夕一口答应,心跳因为期待而微微加速。
挂了电话,她还有些恍惚,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感觉心情也一下子明亮起来。这不仅仅是工作机会,更像是一把钥匙,或许能打开一扇通往某个谜团深处的大门。
接下来的两天,林夕一边仔细阅读医院发来的资料和要求,一边忍不住开始琢磨周五该穿什么。她翻遍了衣柜,最后选了一件看起来既清爽得体、又能衬得气色好一些的浅蓝色针织衫和白色长裤。甚至还提前研究了一下去医院会议中心的路线,生怕迟到。
周五早上,林夕提前了一些到达市中心医院。熟悉的消毒水气味扑面而来,但这一次,心情却与之前住院时截然不同,少了些忐忑和虚弱,多了些雀跃和隐隐的紧张。
会议中心里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行政人员。林夕签到后,找了个靠后排的位置坐下,目光却像是不受控制般,在那些穿着白大褂或洗手服的人群中,不着痕迹地、一遍遍地搜寻着。
她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又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他会来吗?这种科普活动,心外科的专家……应该不会参加吧?但万一呢?
会议开始,院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活动的意义和流程。林夕听得有些心不在焉,视线时不时飘向专家席和门口。
就在院领导发言结束,大家鼓掌的间隙,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挺拔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他似乎是刚结束什么工作,身上还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气息,但步伐依旧沉稳。
是陆景深。
他穿着一身熨帖得一尘不染的白大褂,里面是挺括的浅蓝色衬衫和深色领带,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而专注。他没有走向前排,而是在专家席靠后的一个空位坐了下来,微微侧头听着旁边一位老教授的低声交流,侧脸线条冷峻利落,带着一种生人勿近的专业气场。
林夕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看着手里的项目手册,脸颊却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热。他果然来了!真的来了!
他似乎察觉到人群中那道有些不同的注视,视线微转,目光穿过几排座位,与她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对上了一秒。
林夕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陆景深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不可查地朝她的方向颔首示意了一下,仿佛只是出于礼貌,对待一位有过几面之缘的合作方代表,随即便无比自然地移开了视线,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会议内容上,仿佛刚才那瞬间的交汇只是她的错觉。
尽管只是如此短暂而冷淡的回应,林夕的心跳还是不受控制地加快了几分。她赶紧也学着样子,略显仓促地点头回礼,然后低下头,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心底那点小小的火苗,却因为他的出现而燃烧得更旺了一些。
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大家传阅着初步拟定的漫画脚本大纲和几个场景草图。林夕拿到手后,看得格外认真。当讨论到一个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典型体征”描绘的场景时,一位年轻的住院医师提出了一个基于教科书理论的看法。
林夕看着草图,想起之前【Graymatter】在私信里非常详细地给她解释过心梗症状的多样性和容易被忽略的非典型表现,尤其是女性患者的症状往往更不典型。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举手发言,声音不大却清晰:“不好意思,我查阅过一些资料,考虑到科普面向的是普通大众,或许我们除了描绘经典的胸痛捂胸动作,也可以稍微提一句,有些不典型心梗可能表现为牙痛、下颌痛、甚至是莫名的胃部不适和恶心,这样提醒的意义可能更大……”
那位年轻医生愣了一下,似乎觉得她一个画漫画的介入太专业的讨论有些越界,温和地反驳道:“理论上确实存在不典型情况,但科普为了强调典型性,突出重点可能更……”
“理论上确实如此,”一个冷静低沉的声音介入了讨论,打断了年轻医生的话。是陆景深。他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目光平视着那位年轻医生,语气平稳无波,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临床实践和科普宣传中,强调‘非典型表现’的识别同样重要,甚至更能避免漏诊和延误治疗。很多心梗患者,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症状并非剧烈胸痛。林小姐的建议,更贴近实际临床预警的需求。”
他言简意赅,却直指关键,观点竟和林夕不谋而合,并且用更深入、更专业的临床视角解释了为何她的理解更具现实意义。
他说话时,并没有看林夕一眼,全程保持着与同事讨论专业问题的姿态,语气客观冷静,没有任何偏袒或额外的意味。
但林夕坐在那里,听着他清晰沉稳的声音说出那些与她想法一致、甚至为她“辩护”的话,心里却像是被注入了一管温热的蜂蜜,泛起一丝奇异的、甜滋滋的、又带着点隐秘雀跃的滋味。
仿佛……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他共享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只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小秘密。虽然他可能根本无意如此,但那种无形的默契和认同感,让她忍不住悄悄弯起了嘴角。
会议结束后,大家陆续离场。林夕收拾东西时,目光忍不住又追寻了一下那个身影。只见陆景深正和几位主任医师一边交谈一边朝外走去,侧脸依旧冷峻,没有再看她这边一眼。
但林夕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她抱着资料走出会议中心,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深吸了一口医院院子里带着清冽消毒水味的空气,感觉前所未有的舒畅。
这次重逢,短暂,公事公办,甚至没有一句额外的寒暄。
但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荡漾开的涟漪,一圈又一圈,久久不曾散去。
喜欢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