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总部的电报直接发到了“雪狼”团前指,措辞简洁却分量沉重:“林锋团长:见电速至前指,首长召见。”
没有多余的解释,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必然与“雪狼”团近期连战连捷,尤其是在攻克县城一役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有关。
林锋交代好团里的工作,只带了两名警卫员,骑马赶往位于百里之外的联军前线指挥部。一路上,他心中并无太多忐忑,更多的是在梳理思路,思考首长可能关心的问题,以及“雪狼”未来的发展方向。
联军前指设在一个不起眼的山村里,警戒森严,但内部却忙碌而有序。参谋人员进出匆匆,电台滴答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战争气息。
林锋被一名作战参谋引到一间宽敞的土坯房里。屋内陈设简单,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几乎占满了整面墙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周司令员和另外几位林锋认识或不认识的高级首长正围在地图前低声讨论着。
看到林锋进来,周司令员抬起眼,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招了招手:“林锋同志来了,快过来。”
“首长好!”林锋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挺拔。
“好了,这里没那么多规矩。”周司令员笑着摆摆手,示意他走近,“这次打得不错,干净利落!总部很满意。尤其是你们那种掏心窝子的打法,效果很好嘛!”
另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首长(可能是政委或参谋长)也笑着点头:“林团长,你们‘雪狼’这次可是给我们露了一大脸。现在各个纵队都在打听,都想学学你们是怎么把敌人指挥系统一下子打瘫的。”
林锋微微欠身,态度不卑不亢:“报告首长,这都是全团官兵用命,也是总部首长信任,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
“嗯,不骄不躁,很好。”周司令员赞许地点点头,话锋一转,指向地图,“找你来,一是代表总部表彰你们;二来,也是想听听你这位‘尖刀’的握刀人,对下一步战局,对你们这种特殊打法,有什么更深的看法?”
这是考较,也是真正的重视。林锋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的时候到了。他走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纵横交错的箭头和符号。
“首长,我认为,‘雪狼’式的特种作战,其核心在于‘不对称’和‘精准’。”林锋开口,声音沉稳,“我们不追求与敌军主力正面硬拼,而是寻找其指挥、后勤、通讯等关键节点,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战略或战役效果。就像这次攻城,打掉其大脑,四肢自然瘫痪。”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这种打法,依赖精确的情报、高度的训练和严格的纪律。而且,并非适用于所有战场环境。比如在大规模平原野战、阵地对峙中,作用就会相对有限。”
那位戴眼镜的首长若有所思:“也就是说,这种部队,是奇兵,而非正兵?”
“可以这么理解,首长。”林锋点头,“它应该是握在指挥员手中一把锋利的匕首,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不是当成砍刀来用。它的价值在于质量和效能,而非数量。”
周司令员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继续说。”
“是。”林锋组织了一下语言,“我认为,未来‘雪狼’或者说这类部队的发展,有几个方向。一是职能拓展,不局限于军事目标破袭,还应包括战略侦察、引导远程火力(如果有)、敌后心理战、甚至对敌方重要人物的营救或抓捕。二是技术强化,尤其通讯、观测和爆破技术,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新技术。三是人才选拔和培训体系化,不能只靠一两个骨干,要形成一套可以复制和推广的训练方法,为全军培养种子。”
他这番话,既有对当前实践的总结,也融入了一些超越时代的特种作战理念,但都控制在符合当时认知和条件的范围内。
几位首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和欣赏。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团长,不仅仗打得好,眼光也如此长远和系统。
“思路很清晰嘛!”周司令员拍了拍林锋的肩膀,力道不小,“总部也有类似的考虑。你们‘雪狼’现在是一把好刀,但光有一把好刀还不够,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雪狼’!”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锋:“总部决定,进一步扩大‘雪狼’的编制,补充兵员和装备,并将你们作为试点单位,系统总结特种作战经验。林锋同志,你有没有信心,把这支队伍带得更好,把你们的本事,教给更多兄弟部队?”
林锋胸中涌起一股热流,这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挺直腰板,声音铿锵有力:“请首长放心!林锋和‘雪狼’全团官兵,坚决完成任务!”
“好!”周司令员满意地笑了,“具体方案,参谋部会尽快下发。你回去做好准备。未来的仗,还很大,需要你们这把尖刀,插得更深,更准!”
离开指挥部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山路上。林锋知道,这次谈话,不仅仅是一次嘉奖和肯定,更标志着“雪狼”团乃至整个联军对特种作战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前路,也更加清晰和广阔。
喜欢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