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芸鲲瞬间露出茫然的表情。
这你就不明白啦,人吃五谷杂粮总要排泄,但好些人排不畅快。老爷子说排泄顺畅说明消化好,证明咱家饭馆的菜色营养又卫生,客人吃得香!郭周麟说得头头是道。
行,不跟你掰扯称呼的事儿。既然你说饭馆这么好,当年凭师父的声望,早该生意兴隆才对,怎么最后黄了呢?
郭周麟摇头叹息:这事儿说来话长。老爷子开张那天,我想着去捧场。瞧我这相貌多招姑娘喜欢,去了肯定能带动人气。
给你三分颜色就开染坊?
岳芸鲲满脸不信,郭周麟朝台下努了努嘴。
郭周麟我爱你!
想吃你做的菜!
......
台下观众纷纷响应,郭周麟得意地瞥了岳芸鲲一眼。
就算你长得俊,饭馆不还是倒闭了?给大伙说说你们爷俩是怎么把买卖搞黄的。
问到点子上了!我去捧场得隐藏身份,就装作普通食客。上饭时夸一句——
香甜可口。岳芸鲲接话。
上菜时又赞一句——
人间美味。
郭周麟用折扇当筷子,优雅地比划着:堪称一绝!
这么夸不怕被当托儿?
不会,那时候年纪小童言无忌,何况我是付钱的,应该认不出来。
后来呢?
郭周麟放下折扇:小二结账!
然后......
郭周麟突然抬手往脸上虚拍一记,模仿挨耳光的模样。
他学着老郭的腔调:小二也是你叫的?
哎哟喂,那你咋办?岳芸鲲做出标志性的捂嘴惊讶表情。
郭周麟捂着左脸重来一遍:服务员,结账!
还没等他演完,岳芸鲲两百斤的身子猛地蹿过来,作势要扇他右脸。
虽是假打,两人演得惟妙惟肖,逗得全场大笑。
服务员也是你叫的?岳芸鲲也模仿起老郭。
郭周麟双手捂脸,用嘴叼着折扇当钞票递过去,转向观众:爹,给您饭钱!
全场爆笑如雷,连后台的隼越等人也笑得前仰后合。
隼越暗自赞叹这段子编得挺新鲜,虽然算不上经典,但能把台下观众逗乐就是本事。那些听相声的老爷子老太太们不都笑得挺欢?
那饭店到底为啥黄了?
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吃饭的都不给钱,饭店能不倒吗?
这事儿还有后续呢!郭周麟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把正乐着的观众好奇心又勾起来了。
还没完?难不成师父回去又赏你耳刮子了?
去你的!别拆台。郭周麟装模作样地整了整大褂,一本正经道:我家老爷子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了失败教训。
这是要重操旧业?
错!改摆地摊了!
岳芸鲲夸张地比划着:从开饭店到摆地摊,这落差也忒大了吧?
胡扯!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都白学了?郭周麟学着老郭的腔调训道。
是是是,您教训得对!
郭周麟这才恢复本色,解释道:其实是老爷子亏怕了,觉得摆摊本钱小,就在夜市租了个正经摊位。
卖啥呀?
炒饭!
一听这话,岳芸鲲捂着嘴直乐。
郭周麟一把揪住他衣领:咋的?瞧不起炒饭?
不敢不敢......岳芸鲲看着对方要吃人的架势,赶紧认怂。俩人这一来一往,反差效果拉满。
所以师父改行卖炒饭了?
郭周麟这才松手,还顺手在对方衣服上擦了擦:老爷子一直有个宏愿,要做出集天下风味的炒饭。别说全国各地,就咱北京城胡同里转一圈,各家炒饭味道都能不重样。
台下观众纷纷点头。确实,看似简单的炒饭,各家有各家的绝活。八大菜系的名厨都不敢夸口精通所有炒饭做法,能掌握一两种特色炒饭就够开店的了。
那师父研究出来没?
“难讲……”郭周麟拖长声调,活像在吊人胃口。
“老爷子非要支摊儿,咱不得去捧个人场?”
“还去?”岳芸鲲竖起大拇指,“您这皮实劲儿,绝了!”
“到那摊位一瞧,好家伙——”
“顾客盈门?”岳芸鲲插嘴。
“半个人影都没有!”
郭周麟接着道:“我劝老爷子,咱回家享清福不成吗?”
“师爷咋说?”
“逆子!你是要活活气死为父?这可是在为崇高理想奋斗!”
“要挨揍!”岳芸鲲作势扬手,被郭周麟格开,“边儿呆着去!”
台下观众早被带进戏里,笑得前仰后合。
“我赶紧赔笑脸:您这炒饭,街坊都起好名了——叫‘人不理’!”
“得亏没叫‘狗不理’。”
郭周麟反手捂住岳芸鲲的嘴:“慎言!这词儿有主儿的,别害我吃官司。”
岳芸鲲挣开喘匀气,老实点头。
“逆子!他们连尝都没尝过!”郭周麟捏着嗓子学老郭,“芸贵高原的辣子、闽南土鸡蛋、燕赵黑猪肉,配上老京城紫皮蒜,八方调料融于一锅——此乃天下第一炒饭!”
“师爷吹这么玄乎,到底啥滋味?”
“我看老爷子执迷不悟,怕耽误正业。”郭周麟突然跪地,“只能以死相谏!”
岳芸鲲搭腔:“嚯!这是要血溅金銮殿?”
“我就算饿死!被车碾成相片儿!也绝不碰你一粒米!”郭周麟吼得地动山摇。
“是条汉子!大伙儿作证,我这师弟打小就……”
“吧唧吧唧”声忽然响起。岳芸鲲探头一看,郭周麟正对着空气大快朵颐。
“嘛呢您?”
郭周麟咂着嘴:“真香~~”
“呸!软骨头!”
二人归位后,岳芸鲲突然挠头:“咱是不是漏了啥?”
“漏啥?”
“师爷最后咋收摊的?”
郭周麟咧嘴一笑:“打那天起生意红火,可老爷子干了三天就撤啦!”
**
这么火的摊子怎么不摆了?
我也纳闷呢。那天老爷子扛着家伙什儿满头大汗回来,锅碗瓢盆往院里一扔,坐在凳子上直叹气:这摊子出了名,大伙儿都抢着来吃,饭还没煮熟就被抢光了,他们到底是图啥?
新鲜事儿,饭没熟都有人买。
可不嘛!老爷子想不通,干脆收摊不干了,这才有了现在的德芸社。
郭周麟说到这里,和岳芸鲲向观众鞠躬,《炒饭真香》的段子就此结束。其中的深意,留给各位慢慢品味。
随后两人表演了几段贯口和曲调。郭周麟拱手道:下面给大家唱段《探清水河》,这是家父改编的版本,我只学了点皮毛,今日献丑了。
《探清水河》原是风月场所的小曲,经老郭重新填词后收入相声表演。可惜至今无人能完全继承他的唱法。郭周麟虽早就会唱,却一直未公开表演。
此刻正是时候!凭借大师级的唱功和内家拳修得的好嗓子,郭周麟将这首曲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遮满天...
婉转的嗓音带着淡淡哀愁,台下听过曲的老观众都起了鸡皮疙瘩。这般年纪竟能驾驭如此曲调!
听过老郭版本的人发现,父子俩的演绎截然不同。老郭用戏曲方式讲述大莲与六哥殉情的悲剧,而郭周麟则以细腻嗓音铺陈这段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
懂曲的人早已泪湿衣襟,在席间沉默良久,视线被泪水浸染得模糊不清,却仿佛瞧见六哥哥与大莲的身影在台上相依,生不能同衾,死亦要同穴!
即便不解曲中深意的人,也悄悄举起手机录下这一幕。台上的郭周麟站得笔直,除了偶尔低头抬头,再无多余动作。
镜头还捕捉到观众席间那些掩面啜泣的面孔,视频转眼便被上传至各大平台。
光是“郭周麟”三个字就足以引发关注,推送流量瞬间飙升。点开V博视频的网友纷纷惊叹——
“天!《探清水河》老郭唱过,可郭周麟这版完全不一样,我居然觉得更绝?我可是老钢丝!”
“求音源!德芸社快安排!”
“是我家麟宝!这唱功绝了,好想听现场!”
赞誉铺天盖地,零星恶评如同蜉蝣撼树,不值一提。
某四合院里,一位久未公开评戏的曲艺名家正喝着茶看报。近十年他闭门谢客,只因后来者多是不堪雕琢的朽木。
厨房里飘来饭菜香,老伴举着手机踱步出来:“老头子,孙女发了个唱曲视频,听听不?”
他摘下老花镜皱眉:“小琳?她不是追洋明星去了吗?”
“刚在家庭群发的,我切菜时听着差点掉泪——”
“哟,当年铁娘子也会红眼眶?”
“少贫!到底听不听?”
他笑着讨饶,接过手机。前奏刚起便瞳孔一震:“《探清水河》?多少年没听过这样的了……”
视频中是一位年轻小伙,当他用清亮嗓音唱起那首《探清水河》时,原本看报纸时的困意瞬间消散。
把音量再调大些!
好嘞~见他来了兴致,妻子连忙将声音放大。
旋律优美动听,更难得的是这位演唱者将歌曲演绎得如此精准,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拨动心弦。老人不自觉地用指尖轻叩石桌,跟着哼唱起来。
短短几分钟的演唱结束,却让人意犹未尽,忍不住又循环播放。
古人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他倒觉得这曲子听上整月都不会腻。
老伴,问问小琳这视频哪儿找的?看背景像是在剧场演出,我想去现场听。
哟,终于愿意出门啦?
哈哈,这歌声听得我坐不住了。视频虽模糊,但瞧着年纪不过三十,这般人才若继续钻研曲艺,将来必成大家!
多年来头一回听见他对年轻人如此赞誉。
成,你高兴就好,我这就联系琳琳。
尽快问清楚。对了,把这曲子传到电脑上,用家里那套音响循环播放。没了这调调,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自此,四合院里从早到晚都回荡着《探清水河》的旋律。
————
喜欢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蘑菇屋:我德云太子,杨蜜来敲门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