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一边仔细端详着那门美制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一边忍不住赞叹:“营长,你这位m国朋友可真不简单啊,连这种大口径的重炮都能弄到手!”
“要是跟咱们以前用过的‘意大利炮’比起来,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了!”
虽然还没实操过,但只凭外观和结构,杨志华就能看出这门炮绝非等闲之物。
不得不说,这家伙确实有眼光,有悟性。
难怪是四星级人才!
m国朋友?
其实压根儿就不存在这么个人。
如果硬要说有,那真正的“朋友”其实是苏墨背后的系统罢了。
一旁的陈怡抿嘴一笑:“营长,我都有点怀疑,你那位m国朋友是不是专门倒腾军火的,哈哈!”
杨志华接过话头说道:“陈处长,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谁能搞来这么先进的装备,那就是真本事。”
“我在国内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口径的榴弹炮,当年在讲武堂学习的时候,别说实物了,连照片都没见过一张!”
抚摸着冰凉的炮管,杨志华眼中满是珍视,仿佛面对的是稀世珍宝。
苏墨看着他这副模样,笑着摆了摆手:“行了志华,别光顾着摸了。”
“我给你个任务——带着炮兵兄弟们尽快掌握这些m2A1型榴弹炮的操作,关键时候得给我打得出、打得准!”
杨志华立刻挺直腰板,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把这批先进火炮交到杨志华手上,苏墨心里踏实。
只要他们能熟练运用,将来上了战场,定能让小鬼子措手不及,吃尽苦头。
正说着,萧雅快步走了过来,汇报道:“营长,总部来人了……”
“总部来人?”
苏墨微微一怔,随即问道:“谁来了?有什么事?”
萧雅答道:“这次来了两位女桐智,其中一个你也认识——是上官于飞;另一位是《抗战日报》的战地记者,叫吴效瑾。”
上官于飞?
她终于调来独立营了?
当初李家坡一战结束后,苏墨曾向佬縂提出一个奖励请求:把上官于飞调入独立营。
独立营一直缺一名精通无线电收发与密码破译的技术骨干,而上官于飞正是这方面的人才,评级三星级,在通讯领域堪称顶梁柱。
若她能加入,对整个部队的情报工作将是极大的提升。
如今她亲自前来,说明总部已经批准了调动。
这是个好消息!
至于那位《抗战日报》的记者吴效瑾……
估计是来做采访报道的吧?
“走,回营部看看。”
苏墨当即转身返回驻地。
独立营营部内,上官于飞与吴效瑾已在等候片刻。
这是上官于飞第二次踏上新中村根据地的土地。
距离上次离开不过半个多月,眼前的景象却已大不一样。
人多了,房舍多了,街巷整洁有序,处处透着生机。
村口的防御工事也明显加固升级,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整个根据地由内而外焕然一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再次归来,上官于飞竟生出几分归家的亲切感。
而更感到震撼的,是吴效瑾。
作为《抗战日报》的前线记者,她常年跟随各部队辗转各地,深入战场一线,记录战火中的真实画面。
她走过南北多个根据地,见过形形色色的指挥员,也接触过无数百姓和战士。
可眼前这个小小的新中村,短短时间内竟能变化至此,仍让她心头一震,不由得重新打量起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独立营来。
但吴效瑾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在她走过的所有根据地里,新中村无疑是建设得最出色的一个。
刚踏入这片土地,她便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村民们步履从容,脸上洋溢着安宁与踏实,不时露出由衷的笑容。
这笑容不是勉强的,而是生活安稳的真实写照。
村中不断有新房落成,砖瓦交错间透出勃勃生机。
人口众多,却不显杂乱,反而处处井然有序,热闹非凡。
这不是一个普通村庄的模样,反倒像一座日渐兴旺的小城,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不少县城。
街头巷尾,叫卖声此起彼伏,商贩摆摊、农人挑担,人人手中有活计,心中有盼头。
忙碌并未带来疲惫,反而是满足写在每个人的面庞上。
最令吴效瑾动容的,是战士与百姓之间那份自然融洽的关系。
她在其他根据地也见过军民和睦的场景,可在这里,却仿佛更进一步——没有隔阂,没有距离。
刚进村口,就看见几名捌陆军战士正和几个孩子嬉戏打闹,笑声清脆,毫无拘束。
虽说捌陆军素来与群众亲如一家,但独立营的战士似乎格外不一样。
他们不只是守护者,更像是这个村落的一分子,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寸肌理。
这一幕幕景象,竟让吴效瑾恍惚间生出几分错觉——这里仿佛是一处避世乐土,百姓安居,兵民同心,守土尽责。
战士们既是卫士,也是邻里;百姓既是支持者,也是家人。
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这里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
眼前的这一切,愈发激起了她对独立营、对营长苏墨、对这片根据地背后故事的好奇。
不久后,苏墨回来了。
看到他身影出现,上官于飞与吴效瑾立即起身,郑重敬礼。
苏墨回以标准的军礼,神情沉稳。
上官于飞微微一笑:“苏营长,我们又见面了。”
苏墨也笑着回应:“上官桐智,欢迎你再次来到独立营。”
这时,吴效瑾上前一步,主动介绍道:“苏营长您好,我是《抗战日报》记者吴效瑾,这是我的证件。”
说着,她将记者证递了过去。
苏墨接过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吴记者,你好。”
吴效瑾随即说明来意:“这次我专程前来采访您和独立营,同时也想记录下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希望您能给予一些支持和配合。”
“采访我?”苏墨笑了笑,“没问题。”
他爽快答应:“只要有利于宣传抗曰、鼓舞士气的事,我们都全力支持。
你尽管提要求,我们会尽力安排。”
喜欢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