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灼刃归鞘
第一百九十九章 岁月回甘
暮冬的阳光透过振海研究院的落地窗,温柔地洒在靠窗的茶桌上。苏晚晴坐在藤椅上,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祁门红茶,茶汤琥珀色的光泽在白瓷杯壁流转,氤氲的热气模糊了窗外的雪景,却让室内更显暖意融融。
“尝尝这个,是今年的新茶。”陆承渊坐在她对面,为她添了些热水,指尖不经意间触到杯壁,感受到恰到好处的温度。他面前的瓷盘里,摆着几块手工桂花糕,是光明之家的阿姨特意做的,甜香混着茶香,漫在空气中。
苏晚晴轻啜一口红茶,醇厚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带着淡淡的回甘,如同这些年走过的路——初尝时满是苦涩,历经沉淀后,却留下绵长的甜。她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窗外的庭院里:积雪覆盖了向日葵花田,却压不住枝头萌发的嫩芽;廊下的蔷薇藤蔓虽显萧索,却已暗藏生机,等待着春天的绽放。
“陈叔叔今天没来实验室?”苏晚晴随口问道,指尖捻起一块桂花糕,入口软糯香甜。
“他带着几个年轻学员去极地考察站了,”陆承渊答道,“可控核聚变设备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了半年,这次去做年度维护,顺便带孩子们见见世面,让他们看看自己研发的技术,能为科考事业带来多大改变。”
苏晚晴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当年那个隐姓埋名、守护技术的老者,如今已成了研究院的精神支柱,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一代。而那些曾经跟着她在实验室熬夜攻关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独当一面,成为能源领域的新生力量。
“秦峰刚发来消息,非洲移动能源站的冬季供电一切正常。”陆承渊拿起手机,递给苏晚晴看,“他说当地村民特意杀了羊,要为我们祈福,还拍了孩子们在灯光下读书的照片。”
照片里,非洲的孩子们围坐在书桌前,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头顶的LEd灯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一张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苏晚晴看着照片,心中泛起暖流。那些曾经偏远、落后的村落,因为能源的普及,渐渐有了生机与希望;那些曾经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家庭,因为稳定的供电,有了发展产业的可能。
“还记得第一次去非洲,我们被当地村民误解,以为我们是来掠夺资源的。”苏晚晴轻声回忆道,“秦峰为了化解矛盾,带着安保团队帮村民打井、修房屋,整整待了一个月,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陆承渊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那些日子虽然辛苦,却成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就像这杯红茶,没有经过沸水的冲泡,就不会有这般醇厚的回甘。”
正说着,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莉莉带着几个光明之家的孩子走了进来。孩子们手中捧着刚画好的画,跑到苏晚晴面前,叽叽喳喳地展示着:“苏姐姐,你看我画的能源站!”“我画的是你和陆哥哥在非洲帮助小朋友的样子!”
苏晚晴耐心地看着每一幅画,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讲述,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莉莉站在一旁,笑着说:“‘能源助学行动’又新增了五十所学校,我们收到了好多孩子的感谢信,他们都说长大后要像你一样,做传播光明的人。”
“这就是最好的传承。”苏晚晴轻声说,眼中满是感慨。她想起父亲当年的梦想,不仅是让技术造福人类,更是让这份“科技向善”的初心代代相传。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
孩子们在实验室里好奇地参观着,对那些精密的仪器充满了兴趣。苏晚晴没有阻止,只是轻声叮嘱他们不要触摸开关。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跟在父亲和陈敬之身后,在实验室里东看西看,心中埋下了科技的种子。
夕阳西下,阳光渐渐染上橘红色,透过窗户洒在实验室的地板上,形成长长的光影。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莉莉带着他们离开了。室内又恢复了宁静,只剩下苏晚晴和陆承渊,还有空气中弥漫的茶香与甜香。
“时间过得真快,”苏晚晴轻声说,“转眼间,十年就过去了。我们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了这么多——稳定的苏氏,先进的技术,温暖的光明之家,还有彼此。”
陆承渊将她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额头:“是啊,岁月回甘,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未来的日子,我们会有更多的十年,一起守着这份幸福,看着我们的技术照亮更多角落,看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苏晚晴靠在他的肩头,感受着他坚实的臂膀,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曾经的艰难与困苦,那些流过的泪水与汗水,都已化作岁月的馈赠,在时光的沉淀中,酿成了最醇厚的甘甜。
窗外的雪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积雪上,泛着耀眼的光芒。庭院里的向日葵嫩芽,在积雪的呵护下,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绽放。
苏晚晴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岁月回甘,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是初心坚守后的圆满,是爱与陪伴的温暖。未来的路,她将带着这份甘甜,继续前行,守护着光明,守护着幸福,让岁月的滋味,在回甘中愈发醇厚,直至永恒。
喜欢荆棘之上玫瑰灼刃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荆棘之上玫瑰灼刃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