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与荷花说着话,张秀芳那边已经将今日的药膳熬上了,因着回来得晚就只能拣家里有的材料做药膳,除了粥水张秀芳又琢磨起点心来。
葛大娘见张秀芳用竹片刮山药皮,就问道:“今日你不熬粥了?”
张秀芳道:“哪能日日熬粥,吃久了就会腻味,就换换口做个龙眼山药糕,有健脾益气补血养心之效。”
“听起来倒是好。”葛大娘搭着腔,顺手帮忙将刮去的皮的山药放进热水里滚一圈,山药就不粘手了。
张秀芳道:“等下切段上锅蒸一下,捣成泥就好了。你老人家也别跟着我忙活了,坐着烤烤火吧。”
葛大娘笑着回道:“我倒不是跟着你忙活,人老体寒,总觉得动起来才暖和。”
张秀芳笑了笑,又去拿热水泡龙眼干,热水不仅能够加快龙眼干跑法的速度,还能激发出龙眼干的甜度。
又拿出个小铜锅,将一小碗糯米粉倒进锅里炒熟,等下洒在糕点上防止糕点粘连。
山药熟得快,张秀芳将其拣到雷钵里用失信的砧木捣成泥,趁热加入饴糖,和提前切好的龙眼碎,又分批次加入糯米粉,糯米粉混合山药泥揉成型的时候显得有些干巴不好成团,就将先前泡龙眼干的水加了些进去。
因着是家常尝味儿,张秀芳没有用模具压模,而是直接在漆盘里刷油,将和好的山药糯米团放进漆盘里,往上面撒了一把熟糯米粉,盖上干净的麻布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平,随后脱模放在案板上,用竹刀将其切成大小均等的方形小块,又拿出粗瓷盘子放在蒸笼上,又将切好的生胚糕块放上去,一共蒸了三盘。
热腾腾的糕点出笼的时候,在水蒸气的激发下,能闻到清甜的香气,是龙眼干与饴糖散发出来的。
将糕点放置了一会儿,表面的水汽稍稍变干,张秀芳就用粗孔的纱布兜着熟糯米粉轻轻洒在山药龙眼糕上,方便拿取存放。
张秀芳端了一碟子到葛大娘、荷花等人面前,邀请大家尝尝。
柳叶也拿了一块,吃起来软糯香甜,葛大娘道:“不够甜,出笼后再淋上一些桂花蜂蜜味儿更好。”
张秀芳点头:“是要加些蜂蜜才好吃。”
莲生三两口吃了觉得好,就道:“就是这般才好呢。”
众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张秀芳心里有了底,就将一盘子点心装进了食盒,准备明早给方娘子带去。剩下的一盘子点心一共八块,张秀芳分了葛大娘一半,另一半用干净的笋壳包了,绑上稻草固定,明日带给兰草与竹枝。
柳叶兜揽了给兰草竹枝送糕点的活儿,保证将糕点送到兰草与竹枝手上绝不偷吃,张秀芳拍了她脑袋一下:“我怕你偷吃吗?你要是觉得好,明早我们再做一次,但得你自己做。”
柳叶点头:“行,明早我自己做。”
“那你可得起早点。”张秀芳打趣道。
柳叶保证道:“我肯定能早早的起来。”
母女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上床睡去,柳叶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回想着张秀芳今天做山药龙眼糕的步骤,又想着糯米粉蒸熟后虽然软糯,但冷了后口感韧,明早起来再吃可能就没有刚出锅的时候好吃,想着如何改进一下。
柳叶又回想了一下哪些东西能替代糯米粉呢?
汕米粉?不行,这东西没黏性,蒸出来的糕点发干。
豆粉?不行,跟汕米粉一样的问题。
那用什么代替好呢?柳叶沉思,随后想到了马蹄粉,马蹄粉有一定的黏性,但不像糯米那样黏劲儿大,而且口感也更清爽,马蹄糕冷了后也不像糯米糕那样发干发硬,不如就用马蹄粉代替糯米粉。
黑夜里静悄悄的,柳叶能清晰的听见张秀芳的鼻息已经变得绵长,本想开口询问家里还有没马蹄粉的,现下也不好再问,就清理掉脑子里的繁杂思绪沉沉睡去。
翌日一早因着心里悬着事儿,柳叶难得的没有让张秀芳喊就自己起床了,张秀芳还在穿衣裳,柳叶睁眼就问道:“阿娘,咱们家里还有马蹄粉吗?我想将山药糕里的糯米粉换成马蹄粉。”
“马蹄粉倒还有。”张秀芳陇上罩袖,犹豫道:“这换了能成吗?”
“先试试再说。”柳叶飞快穿上衣裳,去窗台上拿起竹梳子刮了两下短发,随后就快步去放东西的柜子里翻找马蹄粉。
翻到了马蹄粉,柳叶顺手又抓了一把没剥壳的干龙眼,她拇指捏破龙眼薄脆的外壳,露出里面黑黄的果肉取下有些粘手的龙眼肉干,将内里的龙眼核保留了下来,跟那些皂角、无患子种子放在一起。
张秀芳将炉子搬出去,用笋壳竹叶升起了火,烧了一罐子热水,随后又去洗山药。
山药有一层粘液容易让人皮肤发红发痒,她想着柳叶年纪小手皮嫩,碰多了生山药可能会难受,就自己去处理山药了。
两人动静不小,隔壁屋里的田小埂躺在床上被吵醒了,烦躁的翻身,嘴里嘟喃道:“下贱的娼妇,大清早的东走西走,男人走了痒得慌。”
幺三儿听见了,瓮声瓮气的回她:“大清早的你又闹什么?”
田小埂听了这话心里不高兴,伸手去拧幺三的肉,幺三吃痛握住她的手随后翻身压住她,没多久屋里的床架就摇晃了起来。
柳叶用刀将泡好的龙眼肉切碎,那边张秀芳也蒸好了山药。
张秀芳要帮着捣山药泥,柳叶拒绝了,对张秀芳道:“阿娘还没梳头,你去梳头吧,我来弄就好。”
张秀芳就随她去了,柳叶将龙眼肉混进山药中一起捣泥。
马蹄粉比糯米粉细腻也更容易被水份稀释,因此柳叶加的马蹄粉比昨日张秀芳加的糯米粉更多,她手劲儿不如张秀芳的强,揉了许久才将马蹄粉揉成团,又给漆盘刷油将马蹄粉团放进去用擀面杖擀平,随后是脱模切块上锅蒸,一气呵成。
等马蹄糕蒸好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母女二人提着食盒,收拾好就上差去了。
她们走后,幺三夫妻正睡得舒坦就听见小院外有人叫喊,田小埂推了一下幺三,幺三才粗声粗气的喊道:“大娃子,开门。”
“大娃子早出门替你当差去了。”田小埂抱怨道。
幺三这才想起这茬,就喊:“二娃子开门。”
喜欢家生子的发家之路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家生子的发家之路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