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失重和时空变换感如期而至,林越再次回到了那间熟悉的出租屋。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电脑屏幕散发着幽幽冷光,映照着他平静却隐含亢奋的脸庞。体内,那源自另一个世界的超人之力如温顺的岩浆般沉稳流淌,带来一种近乎绝对的掌控感与安全感。但此刻,他眼神中的光芒并非源于力量本身,而是源于意识深处那团新获得的知识宝藏与那瓶至关重要的银色小瓶——来自《永无止境》电视剧世界的缓解剂样本。
“天书能量充沛,缓解剂也已到手。NZt的副作用,总算看到了彻底解决的曙光。”林越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力量只是护身的盾牌,NZt只是辅助的工具,他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那条能通往长生久视、超脱自在,将无穷伟力彻底归于自身的“道”。
而要求道,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对东方修炼体系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最基础、最系统的修炼知识。现实世界中的道藏佛经、中医理论固然蕴含深邃哲理,但具体的修炼法门、行气路线、关窍奥秘、境界划分,几乎都隐藏在重重隐喻和门派之见之后,市面上流传的所谓“秘籍”更是真假难辨,盲修瞎练的风险极高,走火入魔的后果不堪设想。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系统、准确、相对安全地传授修炼基础知识的环境,一位真正的引路人,或者至少是一座蕴含基础知识的宝库。
但在启程去寻找这位“师傅”或这座“宝库”之前,他必须利用手头最强的工具——NZt-48以及刚刚到手的缓解剂,尽可能地为理解玄妙莫测的东方修炼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知识储备越丰厚,未来入门的速度就越快,辨别真伪的能力就越强,与可能遇到的“引路人”交流时也更能切中要害。
“穿越历第三十七天。”他在心中默默标记。自那个枯燥的会议上触碰天书起,他平凡的人生已然驶入一条超越想象的航道,有必要以“穿越历”来铭记这段非凡的岁月,时刻提醒自己目标的远大与征程的漫长。
没有丝毫犹豫,林越立刻坐到电脑前开始行动。他动用了之前几次“行侠仗义”和“黑吃黑”得来,并通过不同渠道小心翼翼、小额兑换的现金,开始在网络上大规模采购书籍。他加购了大量电子版典籍,对于那些没有电子版或电子版质量不佳的重要典籍,他甚至不惜花费更高的价钱和更久的时间,通过特殊渠道加急购买纸质版。
这次的购书清单极具针对性:
道家根本经典:《道德经》(王弼注、河上公注等多个权威版本)、《庄子》(郭象注、成玄英疏)、《周易参同契》(多个考校本)、《黄庭经》(内景经、外景经)、《云笈七签》精选等。
佛家核心经典:《金刚经》、《心经》、《楞严经》、《四十二章经》及重要的古代论释。
中医经络巨着:《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难经》、《针灸大成》图谱与论述。
古代丹经代表作:《悟真篇》(紫阳真人)、《金丹大要》、《钟吕传道集》。
百家智慧与心性修炼:《孙子兵法》(用于理解策略与时机)、《鬼谷子》(揣摩、权谋与心性)等。
这些书籍无一不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洗礼的智慧结晶,是东方哲学思想与身体实践的核心部分,虽然大多没有直接写明“如何修炼”,但其蕴含的原理、概念和思维方式,是理解一切修炼法门的根基。
穿越历第四十一天,所有准备的书籍或电子文档均已就位。林越反锁房门,拉好厚厚的窗帘,隔绝外界一切干扰。他静坐片刻,调整呼吸,让因期待而略微加速的心跳平复下来,使心境趋于绝对的平静与专注。
他取出那枚珍贵的银色缓解剂小瓶,小心翼翼地倒出约四分之一份量,以温水送服。片刻后,一股温和而滋养的药力如同最细腻的春雨般蔓延开来,缓缓抚平了神经末梢因之前服用NZt而可能潜藏的细微躁动与损伤,为接下来的大脑超频做好铺垫。
感觉状态调整至最佳,他果断地吞下了一颗NZt-48。
“嗡——”
熟悉的智慧洪流再次席卷而至!世界在他的感知中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透彻,但这种清晰并非源于超人感官的强化,而是理解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无数曾经晦涩难懂、歧义丛生、仿佛天书般的古老文字和概念,此刻如同被拂去了尘埃的明珠,纷纷展露出其内在的逻辑链条与深刻含义。
他不敢浪费哪怕一秒钟的药效时间,双手在键盘和书页上化作了肉眼难以看清的残影,以远超人类极限的速度翻阅、检索、记忆、理解、交叉比对、推理演绎……
《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不再是无从捉摸的玄学话语,而是开始与现代物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场论,以及哲学中的本体论产生奇妙的共鸣,并能在他脑中自洽地推导;
《黄帝内经》中“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论述,结合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系统论的知识,在他脑中开始构建出一个基于“气”这种假设性能量物质的循环系统模型,他开始尝试推导主要的穴位节点可能对应的生理功能、经络通路的可能走向、不同流派修炼方法可能产生的差异及其原因;
《周易》的六十四卦卦爻在他眼中不再是简单的占卜符号,而是化作了一套复杂而精妙的二进制变化系统与状态模拟图,用以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时机;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智慧,与他亲身穿梭诸天万界的经历相互印证,帮助他更好地理解真灵与表象、规则与现象、永恒与变幻之间的关系。
他不仅仅是在“读”,更是在“解构”和“重构”。凭借NZt状态下恐怖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能力,他将现代数学、物理学、系统论、信息论、分子生物学、神经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作为解读古老智慧的“钥匙”与“验证工具”。他并非试图用科学完全“解释”玄学,而是努力寻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体系之间,描述同一宇宙本质的不同“语言”桥梁。
例如,他将“经络系统”初步理解为一个高维能量信息结构在三维肉身层面的投影或显化网络;
“丹田”可能是人体内部几个特定的、用于能量汇聚、压缩、转化和存储的“生物场域”或特殊器官;
“金丹”则或许是生命能量与精神意志经过极度锤炼后,在高维层面上凝聚形成的某种稳定结构或新的生命形态阶段。
这种疯狂的学习并非为了立刻就开始修炼——他深知没有师承指点,仅靠理论揣摩就去实践,无异于自杀——而是为了疯狂积累“知识资本”。目的是为了在未来面对真正的修炼者、接触到真正的功法时,能够听得懂、问得出、理解得透,能够辨别功法的高低与真伪,能够更快地入门上手,甚至能够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与潜在的“师傅”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而不是像一个纯粹的文盲一样被动接受。
在NZt强大的药效期内,林越如同一个知识黑洞,囫囵吞枣般“吃”下了数百部典籍的核心思想、关键细节及其相互关联。并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庞大、复杂、精细的交叉索引知识网络。虽然其中大部分最深奥的精髓仍需日后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咀嚼、体悟,但一个关于东方修炼体系的、相对系统且理性的认知框架,已经在他脑海中初步成型。
药效渐渐退去,那熟悉的头痛与恶心感再次袭来,但程度因缓解剂的前置保护而大大减轻。超人的强悍体质再次发挥了强大的承受与恢复能力,他稳稳地扛过了这波不适。
他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强忍着精神上的疲惫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多个笔记本,用工整得如同印刷体般的字迹,将此次学习的核心心得、对关键术语的全新解析、推导出的各种假设模型以及仍然存在的未解疑问,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这些笔记,将是他未来求道之路上的重要参考资料。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虽然身体和精神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巨大的充实感和喜悦。虽然力量并未增长半分,但他觉得,自己对于那条追寻已久的“道”,终于拥有了第一块坚实可靠的踏脚石。
然而,知识的储备只是第一步。下一个世界的选择,更是关乎生死与道途的关键。他需要找到一个最适合现阶段目标的世界——一个能让他安全、系统地获取基础修炼知识的地方。
喜欢诸天记录者:开局存档超人模板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诸天记录者:开局存档超人模板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