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部扩张后,卡鲁彻底迷上了“制度建设”。他从杰克带的军事教材里翻出了几本讲“国家机构”的书,又把以前读的《明史》《新唐书》翻出来,对着看了几天,又拿着小本子去找陈默了。
“大酋长,我觉得咱们部落的官制不行。”卡鲁把小本子摊开,上面画着一堆框框,写着“吏部”“户部”“兵部”,“你看,以前人少,你当大酋长,我当大祭司,阿木当队长就行。现在人多了,得设‘三省六部’!”
陈默:“……你说啥?”
“三省六部啊!”卡鲁指着本子,“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核,尚书省管执行。尚书省下面设六部:吏部管人事,户部管粮食和水,礼部管祭祀和调解,兵部管打仗,刑部管规矩,工部管种地和修东西。这样分工明确,效率高!”
陈默看着他画的框框,哭笑不得:“卡鲁,咱们是部落,不是大明朝。五百多人的部落,设六部?你给谁当尚书?”
“我当啊!”卡鲁立刻说,“我当尚书令,总管六部!阿木当兵部尚书,保罗当工部尚书,娜姆当户部尚书……正好!”
“不行。”陈默干脆地拒绝,“太复杂了。咱们现在就设个‘管事’就行:阿木管护卫,保罗管物资,娜姆管后勤,老陶工管手艺,简单明了,不用搞那么多名堂。”
“那怎么行!”卡鲁急了,“《新唐书》里说‘六部制效率高’!你看人家唐朝,那么多人都管得过来,咱们为啥不行?”
“因为唐朝有几百万人口,咱们只有五百人。”陈默耐着性子解释,“就像你不能用骆驼拉卡车一样,制度得跟人匹配。”
卡鲁被噎了一下,不甘心地合上本子:“那……那设个‘军机处’总行吧?《清史稿》里说军机处最管用,就几个人,帮你出主意,不用跟六部那么麻烦。”
“军机处?”陈默乐了,“你是不是还想让我称‘皇上’?”
“不是皇上!是‘大酋长’!”卡鲁赶紧说,“军机处就我、阿木、保罗、娜姆,四个人,每天跟你汇报事,帮你拿主意,多方便!”
“现在不就天天汇报吗?”陈默摊手,“你每天早上来我这儿念叨半天,比首席军机还勤。”
卡鲁没话说了,蹲在地上,抱着小本子生闷气。陈默看着他委屈的样子,又有点不忍心,递给他一块沙枣糕:“别气了。你想搞制度是好事,但得慢慢来。等以后部落有几千人了,再设六部也不晚。”
卡鲁接过沙枣糕,啃了一口,还是不甘心:“那……那至少得有个‘元老会’吧?让各部落的老人和头领都进来,一起商量事,像《罗马史》里的元老院一样!”
这个提议倒是有点道理。现在部落有好几个小部落归顺,各有各的习惯,让他们的头领参与商量事,能减少矛盾。
“行,元老会可以设。”陈默点头,“就由各部落选一个代表,加上咱们的几个管事,一共十个人,每个月开一次会,商量部落的大事。”
卡鲁眼睛一亮:“那你得有个正式的称呼!不能再叫‘大酋长’了,得叫‘执政官’!罗马的执政官就管元老院,多威风!”
陈默被他逗笑了:“卡鲁,你是不是读书读串了?一会儿唐朝六部,一会儿罗马执政官,你到底想让咱们部落成啥样?”
卡鲁挠挠头:“我就是觉得……得有个像样的名字。”
“名字不重要,能管好部落才重要。”陈默说,“就叫大酋长挺好,亲切。”
卡鲁撇撇嘴,没再争。但陈默知道,这小子肯定没放弃。
果然,第二天,卡鲁就把各部落的头领叫到一起,宣布成立“元老会”,还自作主张给陈默印了个汉语的“磐石部执政官”的章——是老陶工刻的,歪歪扭扭的,上面刻着几个错别字。
陈默拿着木章,哭笑不得。他没辙,只好任由卡鲁折腾,反正元老会确实有用,至于“执政官”的称呼,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大酋长,没人理卡鲁那套。
这天晚上,杰克偷偷来了,带来了新的物资。陈默把卡鲁搞“官制改革”的事跟他说了,杰克笑得直不起腰。
“这卡鲁,真是个人才。”杰克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要不我下次给你带点现代管理的书?比如《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让他学学正经的制度,别总抱着史书瞎琢磨。”
“太行了!”陈默赶紧说,“拜托你了,赶紧带点现代书来,再让他读下去,说不定要给我搞‘禅让制’了。”
杰克答应了,说明天回基地就找书。
送走杰克,陈默回到石屋,看到卡鲁还在灯下看《罗马史》,嘴里念叨着“元老院议事流程”。陈默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小子,怕是要把磐石部当成“试验田”了。
喜欢沙海龙蛇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沙海龙蛇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