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连坞县政府常务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叶辰提前十分钟到达,发现刘国栋已经坐在位置上研究文件了。
“国栋县长来得真早。”叶辰微笑着在主位坐下。
刘国栋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叶县长,关于政务大厅的建设方案,我昨晚仔细研究了您提供的浙江经验,确实很有参考价值。不过...”他顿了顿,“连坞有连坞的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因地制宜。”
叶辰点点头:“这正是今天会议要讨论的重点。既要学习先进经验,又要结合本县实际。”
八点半,各部门负责人陆续到场。叶辰注意到,不少人眼神闪烁,交头接耳,显然已经得知了政务大厅的改革计划。
会议开始,叶辰开门见山:“昨天我调研了政务服务中心,感触很深。群众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材料,耗时耗力。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他让工作人员分发政务大厅建设方案草案:“我提议将老文化馆改造成集中的政务服务大厅,所有审批部门全部入驻,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
话音刚落,会场顿时骚动起来。
财政局局长首先发难:“叶县长,想法很好,但县财政今年非常紧张。老文化馆改造至少要500万,这笔钱从哪里出?”
住建局局长接着说:“各部门业务系统不兼容,人员管理也是问题。硬凑在一起,恐怕会乱套。”
“还有编制问题,”人社局局长补充,“各部门窗口人员编制性质不同,工资待遇、考核标准都不一样,统一管理难度太大。”
叶辰静静地听着,等大家发言完毕,他才看向刘国栋:“国栋县长,你怎么看?”
刘国栋沉稳地打开文件夹:“我初步核算过,老文化馆改造不需要500万,300万左右应该足够。资金可以从三方面筹措:一是调整今年部门预算,压缩不必要的开支;二是申请省里‘放管服’改革专项补助;三是盘活现有资产。具体方案我已经让财政局在做。”
他转向各部门负责人:“关于系统兼容问题,信息中心调研过,浙江那边有成熟解决方案,可以借鉴。人员管理可以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局,统一考核标准,这方面人社局要拿出具体办法。”
刘国栋的准备充分,数据详实,一下子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但改革触及利益,阻力不会轻易消失。会议结束后,叶辰回到办公室,发现已经有好几拨人在等着“汇报工作”了。
先是某位老领导打来电话:“叶县长啊,听说你要搞政务大厅?想法很好,但不要急于求成嘛。连坞情况特殊,还是要稳扎稳打...”
接着是几个科局长通过各种关系说情,表示改革难度太大,建议“循序渐进”。
更让叶辰意外的是,下午王梓涵来到他办公室,神情严肃。
“老同学,有个情况得提醒你。”王梓涵关上门,“昨天会后,有人开始活动了。我听说有的部门暗中串联,准备用‘软抵抗’的方式让政务大厅建不起来。”
叶辰皱眉:“具体什么情况?”
“比如,财政局在资金拨付上拖沓;住建局在改造方案上挑毛病;人社局在人员安排上设卡...”王梓涵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有市里领导对这事表示了‘关切’。”
叶辰沉默片刻,问道:“梓涵,你的意见呢?”
王梓涵正色道:“从政法角度,我建议既要坚定推进,也要注意方法。我可以从侧面做一些工作,让有些人不敢太过分。”作为政法委书记,王梓涵在公安、司法系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叶辰点头:“好,那就辛苦你了。明的不行,暗的也不能让他们得逞。”
就在这时,刘国栋拿着文件夹匆匆进来:“叶县长,有个紧急情况。住建局报来的文化馆结构鉴定报告,说建筑老化严重,不适合大规模改造。”
叶辰冷笑:“昨天还说没问题,今天就老化了?国栋县长,你怎么看?”
刘国栋推推眼镜:“我已经联系了市建筑设计院的专家,明天就来重新鉴定。同时让纪委介入,查一下上次鉴定有没有问题。”
叶辰赞赏地点头:“好!就是要这样,用专业对专业,用规则对规则。”
接下来的几天,改革与反改革的较量在看不见的战线展开。
王梓涵利用政法系统的影响力,约谈了几个关键部门的分管领导,明确表示干扰改革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无形的威慑起到了一定作用。
刘国栋则展现出卓越的执行力,他亲自盯资金筹措、盯设计方案、盯工程进度,遇到问题立即召开协调会解决,不给拖延找借口。
陆亦可的纪委也发出通知,将对改革过程中推诿扯皮、消极应对的现象进行督查问责,为改革保驾护航。
在三位得力助手的支持下,政务大厅项目总算艰难启动。
周五下午,叶辰召集改革领导小组开会。刘国栋汇报最新进展:“资金已经落实,设计方案初步完成,各部门入驻名单也基本确定。但最大的问题是,谁来做这个政务服务管理局的局长?”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这是个烫手山芋,既要熟悉各部门业务,又要有魄力协调关系,还得得罪人。
叶辰环视全场:“大家有没有合适人选?”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这时,刘国栋开口:“我推荐政府办的副主任周明。他年轻有为,熟悉各部门业务,协调能力强,最重要的是有改革精神。”
有人提出异议:“周明太年轻了吧,才35岁,能压住场面吗?”
叶辰却眼前一亮:“年轻不是问题,有冲劲有想法才好。这样,国栋县长你先找他谈谈话,如果合适就定下来。”
散会后,叶辰特意留下刘国栋:“国栋县长,这次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提前准备充分,各个击破,政务大厅项目恐怕早就夭折了。”
刘国栋谦逊地笑笑:“这是我分内的工作。其实叶县长,连坞积弊已久,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拖沓推诿的工作方式。这次改革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死水潭,激起波浪是正常的。”
叶辰深有感触:“是啊,所以我更觉得改革势在必行。不过...”他压低声音,“我听说有的部门背后有市里甚至省里的关系,动不得?”
刘国栋神色凝重起来:“确实有这种情况。但我觉得,只要我们是出于公心,为了群众利益,就应该勇往直前。大不了我这个常务副县长不当了!”
叶辰感动地拍拍刘国栋的肩膀:“好!有你们这样的同志支持,我还怕什么?”
晚上叶辰回到宿舍,疲惫地靠在沙发上。这周的斗争比他想象中更加艰难,每推进一步都要克服重重阻力。
手机响起,是老爸打来的电话。
“儿子!”,叶辰老爸的亲切声传来“你什么时候回家呀?现在担子重了,辛苦不?”
叶辰顿时觉得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老爸,忙完这阵就回去。您和妈放宽心。”
老妈接过电话,关切地问:“听说你那边不太顺利?要注意身体,别太拼了。”
叶辰笑笑:“没事,工作上的正常困难。家里都好吗?”
“都好,就是妈这老毛病又犯了,住院观察了几天。”
叶辰心中一紧:“严重吗?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怕你担心嘛。现在已经好多了,医生说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
叶辰感到一阵愧疚。自己忙于工作,对家庭照顾太少。
他想起自己多年前买的股票,如果现在卖出,应该能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前最重要的是推进改革,不能分心。
挂掉电话后,叶辰打开电脑,开始研究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详细案例。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浙江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物理集中,更因为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
“看来政务大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流程改革。”叶辰喃喃自语,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要点。
夜深了,叶辰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望着连坞县的夜景,心中思绪万千。
改革之路从来不会平坦,尤其是在连坞这样关系盘根错节的地方。但只要有刘国栋、王梓涵、陆亦可这样的同志支持,只要有群众的期盼作为动力,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
第二天是周六,叶辰依然早早来到办公室。让他意外的是,刘国栋和王梓涵竟然也在。
“你们怎么来了?”叶辰惊讶地问。
刘国栋扬了扬手中的文件:“来看看文化馆改造的最新设计方案。国栋县长笑着说:“来和你聊聊改革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咱们连坞啊,就得有周末加班的准备。”
三人相视而笑,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叶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这样志同道合的战友,再大的困难也不足为惧。
他知道,政务大厅的建设只是连坞改革的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此刻,他充满了信心。
喜欢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