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座繁华喧嚣的大唐都城,不仅是天下政治经济的中心,亦是江湖风云汇聚之地。在城内诸多街巷之中,一座看似普通却又时常人来人往的酒楼,成了李瑁与江湖产生紧密联系的起点。此前,李瑁乔装于此,凭借高强武艺与过人智慧,化解了一场江湖纷争,其风采令在场江湖人士印象深刻。
近日,长安城中的几大江湖门派——华山派、崆峒派与丐帮,因一片神秘的武林秘籍残页传闻,陷入了纷争。这片残页据说隐藏着绝世武功的关键线索,引得各派纷争不断,关系愈发紧张,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这日,李瑁正在王府书房中,与谋士商讨应对安禄山的策略,忽有下人来报,称有几位江湖人士求见。李瑁心中一动,忙吩咐将人带入。
来者共三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青色长袍,手持长剑,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正是华山派掌门清风道长;旁边一位身材魁梧,腰间别着一对铜锤,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是崆峒派的护法王猛;还有一位身形消瘦,身着补丁衣物,手持打狗棒的老者,竟是丐帮的长老陈三。
李瑁起身相迎,微笑道:“不知三位大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清风道长率先开口,抱拳道:“寿王殿下,久闻殿下侠义心肠,数月前在酒楼那一番举动,实乃令人钦佩。如今我等门派间,因一些琐事起了纷争,互不相让,恐生大祸。听闻殿下有勇有谋,特来相邀,恳请殿下能出面调解。”
李瑁心中暗喜,这正是深入江湖,扩充自身势力的好机会。他不动声色,面露难色道:“道长过誉了,瑁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只是江湖之事,向来复杂,瑁恐能力有限,有负各位大侠所托。”
王猛性子直爽,急道:“殿下不必谦虚,如今各派僵持不下,若无人出面调解,恐将刀兵相向。殿下身份尊贵,又有侠义之名,定能让各派信服。”
陈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殿下,江湖亦为大唐江湖,若起纷争,生灵涂炭,于国于民皆不利。还望殿下出手相助。”
李瑁见状,装作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三位大侠如此信任瑁,瑁定当尽力而为。但不知这纷争究竟是何缘由?”
清风道长叹了口气,说道:“数月前,江湖传言,在长安郊外的一处神秘遗迹中,藏有一片绝世武功秘籍残页。此残页若能参透,或能练就惊天动地的武功。我华山派弟子偶然得知消息,便前往探寻。不想,崆峒派与丐帮弟子也同时得到消息,三方在遗迹相遇,互不相让,起了争执。此后,各派都想独占残页,纷争便愈演愈烈。”
李瑁微微皱眉,问道:“那这残页如今在何处?”
王猛哼了一声,道:“当时争夺激烈,残页不慎落入遗迹深处的一处机关之中,三方皆未得到。但各派都不愿放弃,一直在寻找开启机关取出残页的方法。”
李瑁心中思忖,这纷争看似因残页而起,实则是各派之间利益与势力的博弈。若想调解,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他说道:“三位大侠,瑁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这绝世武功残页,虽珍贵无比,但引发各派纷争,实非武林之福。不如我等共同寻找开启机关之法,取出残页后,各派轮流参悟,或者共同研习,如此,既能避免纷争,又能让各派都有机会受益。”
清风道长、王猛与陈三相互对视一眼,陷入沉思。片刻后,清风道长说道:“殿下此计虽好,但各派向来竞争激烈,恐难以做到公平轮流参悟。”
李瑁微微一笑,道:“此事不难。瑁可从中作保,制定详细规则。各派选出公正之人,组成监督小组,确保轮流参悟的公平公正。若有违反规则者,瑁定不饶。”
王猛挠了挠头,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
陈三打断他的话,道:“王护法,事已至此,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若继续争斗下去,只会让各派元气大伤,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
王猛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吧,就依殿下所言。”
清风道长也抱拳道:“那就有劳殿下了。”
李瑁笑道:“三位大侠客气了。只是此事还需与各派掌门及重要人物商议,瑁明日便随三位大侠前往各派。”
众人商定后,李瑁留三人在王府用膳。席间,李瑁与他们相谈甚欢,从江湖轶事谈到武林格局,李瑁的见识与风度,让三位江湖人士对他愈发敬佩。
第二日清晨,李瑁带着几名护卫,与清风道长等人一同出发。他们首先来到华山派。华山派位于险峻的华山之巅,云雾缭绕,气势非凡。
华山派掌门清风道长召集了门派中的各位长老与核心弟子,齐聚练武场。李瑁站在众人面前,将调解纷争的计划详细阐述了一遍。
一位长老皱眉道:“殿下,这轮流参悟之法,虽看似公平,但我派弟子众多,若每人参悟时间过长,轮到后面的弟子,恐怕所获不多。”
李瑁微笑着解释道:“长老不必担忧。瑁会与各派商议,制定合理的参悟时间,确保每位弟子都能有所收获。而且,共同研习秘籍,各派弟子相互交流,或许能领悟出更精妙的武功,对各派皆有益处。”
又有弟子提出疑问:“若在此期间,其他门派暗中使诈,破坏规则,该如何是好?”
李瑁神色严肃道:“瑁以寿王之名起誓,若有门派违反规则,瑁定联合其他各派,对其进行严惩。同时,各派监督小组也会严格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一番商议,华山派众人终于同意了李瑁的调解计划。
随后,他们又前往崆峒派。崆峒派位于西北大漠边缘,门派建筑古朴雄浑。李瑁在崆峒派同样详细说明了计划。
崆峒派掌门是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他沉思片刻后道:“殿下此计,虽为良策,但我派与华山派、丐帮向来有些过节,恐合作起来,困难重重。”
李瑁诚恳地说道:“掌门,如今武林局势复杂,各派纷争只会让外敌有机可乘。若能借此机会,化解各派矛盾,携手共进,对崆峒派乃至整个武林,都大有好处。瑁愿从中斡旋,消除各派之间的误会。”
在李瑁的耐心劝说下,崆峒派也同意了调解计划。
最后,他们来到丐帮总舵。丐帮弟子遍布天下,总舵位于一座繁华城镇之中。李瑁将计划告知丐帮众人,丐帮众人反应不一。
一位年轻的丐帮弟子大声道:“凭什么要和他们一起参悟秘籍,我们丐帮人数众多,自己也能研究出高深武功。”
陈三长老呵斥道:“休得胡言!殿下一片苦心,为的是整个武林的安宁。若继续争斗,我们丐帮也难独善其身。”
李瑁微笑着对那名弟子道:“这位兄弟,瑁理解你的想法。但江湖门派,本就同气连枝。共同参悟秘籍,不仅能增进各派友谊,还能让丐帮接触到不同的武学思路,对丐帮的发展,亦有帮助。”
经过一番说服,丐帮众人也同意了调解计划。
至此,三大门派皆同意了李瑁的调解方案。李瑁趁热打铁,召集三大门派的代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轮流参悟规则与监督机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一直关注着各派的行动。各派按照计划,共同寻找开启机关取出残页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虽也有一些小摩擦,但在李瑁的调解与监督下,都得以顺利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派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不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李瑁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了江湖各门派的内部情况、势力分布以及他们的行事风格。
他发现,江湖门派虽各有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的规矩与正义观念。而且,江湖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对安禄山等野心勃勃之人也有所警惕。
李瑁意识到,若能将江湖势力团结起来,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于是,他在调解纷争的同时,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各派提及安禄山的威胁,以及江湖在保卫大唐中的重要作用。
华山派的清风道长率先响应,他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安禄山野心勃勃,若其叛乱,江湖也难以独善其身。我华山派愿听从殿下调遣,为保卫大唐出力。”
崆峒派的王猛也大声道:“俺们崆峒派也一样,只要殿下一声令下,俺们绝不含糊。”
丐帮的陈三长老笑道:“殿下心系天下,我丐帮弟子遍布各地,定能为殿下提供诸多消息。”
李瑁大喜,抱拳感谢道:“有各位大侠相助,何愁安禄山不灭。瑁愿与各位大侠一同,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江湖的和平,并肩作战。”
在李瑁的努力下,江湖各派不仅化解了纷争,还对他心悦诚服,愿意听从他的指挥。这让李瑁在江湖中的威望大增,也为他应对安禄山的叛乱,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然而,李瑁深知,江湖局势复杂多变,虽然目前各派团结一致,但未来仍可能面临诸多挑战。而且,安禄山的叛乱准备日益加快,朝堂之上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他必须更加谨慎地应对各方局势,在江湖与朝堂之间,找到平衡,为保卫大唐,做好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李瑁也没有忘记杨玉环。他暗中派人打听杨玉环的消息,得知她已安全离开长安,在一处宁静之地隐居。李瑁心中稍安,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平定安禄山之乱,早日与杨玉环团聚。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李瑁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在江湖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了大唐,为了他所爱的人,也为了江湖的正义与和平。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