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长安城,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为这座古老的都城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李瑁与杨玉环的感情,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愈发深厚。
李瑁自边疆战事结束后,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同时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他与杨玉环见面的次数日益频繁,或在风景秀丽的曲江池畔漫步,或于幽静雅致的亭台楼阁中对坐品茶,谈诗论画,互诉衷肠。每一次相处,都让他们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感情也在不知不觉间升温。
这日,阳光明媚,李瑁与杨玉环相约来到骊山。骊山之上,绿树成荫,鸟鸣婉转。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行,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行至一处观景台,眼前的美景让杨玉环不禁发出一声惊叹。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绝,长安城的繁华尽收眼底。微风轻轻拂过她的发丝,杨玉环侧身看向李瑁,眼中满是深情。
李瑁被她的目光所触动,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杨玉环的手。杨玉环微微脸红,却没有挣脱,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享受着这温馨而美好的时刻。
“瑁郎,与你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如此美好,真希望这一刻能永远停留。”杨玉环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陶醉。
李瑁深情地看着她,说道:“玉环,我亦有同感。无论未来遇到什么,我都希望能与你携手共度。”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彼此的眷恋与承诺。
然而,他们的感情发展得如此迅速且热烈,很快便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美貌和才情早有耳闻,原本就对她颇为欣赏。近日来,听闻李瑁与杨玉环交往甚密,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唐玄宗特意留意了李瑁和杨玉环的举动。只见李瑁对杨玉环关怀备至,眼神中充满了爱意。而杨玉环在李瑁面前,也显得格外温柔娇羞。唐玄宗心中顿时起了疑心,他暗自思忖,李瑁与杨玉环之间的感情,是否已经超出了寻常的范围?
宴会结束后,唐玄宗将高力士唤至跟前,低声说道:“高力士,你去查查寿王与杨玉环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为何近日来他们走得如此之近?”
高力士心中一凛,连忙应道:“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数日后,高力士将调查结果如实禀告给唐玄宗。唐玄宗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李瑁与杨玉环之间的感情竟然已经如此深厚,这让他心中感到一阵莫名的恼怒。
在唐玄宗看来,杨玉环虽然尚未婚配,但她毕竟是杨玄琰之女,身份特殊。李瑁身为皇子,与杨玉环如此亲密交往,若是传扬出去,恐怕会引起朝廷内外的诸多议论,有损皇室的颜面。更重要的是,唐玄宗对杨玉环本就有着别样的心思,如今见她与李瑁情投意合,心中难免产生嫉妒之情。
于是,唐玄宗决定出手干预。他召来李瑁,面色严肃地说道:“寿王,朕听闻你与杨玉环交往甚密,可有此事?”
李瑁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如实答道:“父皇,儿臣与玉环姑娘确实相识,且相处颇为融洽。儿臣对她心生爱慕,希望能与她长相厮守。”
唐玄宗皱了皱眉头,说道:“寿王,你身为皇子,一言一行都关乎皇室尊严。杨玉环虽出身名门,但你们之间的交往,不应如此不加节制。朕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与杨玉环保持适当的距离。”
李瑁心中一阵失落,但他不敢违抗唐玄宗的旨意,只得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从宫中出来后,李瑁心情沉重。他深知,唐玄宗的话已经表明了态度,自己与杨玉环的感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唐玄宗的反对,更来自于他身为皇子所肩负的权力和责任。
回到王府后,李瑁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自己与杨玉环的感情之路,已经变得崎岖坎坷。若想要继续走下去,就必须面对来自唐玄宗的压力,以及可能引发的朝堂纷争。但他又实在不忍心放弃杨玉环,这份真挚的感情,对他来说,是如此珍贵。
与此同时,杨玉环也得知了唐玄宗召见李瑁的消息。她心中十分担忧,害怕李瑁会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于是,她修书一封,派人送至王府,约李瑁在城外的一处寺庙相见。
李瑁收到书信后,立刻策马前往。在寺庙的幽静庭院中,李瑁与杨玉环再次相见。两人的眼神交汇,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瑁郎,都是玉环不好,给你带来了麻烦。若因为玉环而让你陷入困境,玉环实在是于心不忍。”杨玉环眼中含泪,自责地说道。
李瑁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说道:“玉环,你不要这么说。感情之事,本就与他人无关。我不会因为父皇的反对而放弃你,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杨玉环微微点头,说道:“瑁郎,玉环愿意与你共同面对一切困难。只是,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瑁沉思片刻后,说道:“玉环,如今父皇已经有所察觉,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频繁见面,以免引起父皇的更大不满。但你放心,我会想办法让父皇改变主意。在这期间,我们要耐心等待时机。”
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瑁郎,玉环听你的。无论要等多久,玉环都会一直等下去。”
两人相拥而泣,在这艰难的时刻,他们彼此的感情变得更加坚定。然而,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前行,才能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回到王府后,李瑁开始感想应对之策。他深知,要想改变唐玄宗的想法,绝非易事。一方面,他需要在朝堂上继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为大唐立下更多的功劳,以提升自己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唐玄宗表明自己对杨玉环的真心,以及他们之间感情的坚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更加专注于朝堂事务。他积极参与朝廷的各项决策,为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出谋划策。在一次关于治理黄河水患的讨论中,李瑁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得到了大臣们的一致认可,也让唐玄宗对他的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尽管李瑁在朝堂上努力表现,但唐玄宗对他与杨玉环之间感情的态度,依然没有丝毫松动。这让李瑁感到十分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为了与杨玉环能够在一起,他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与此同时,杨玉环也在默默地支持着李瑁。她虽然不能与李瑁经常见面,但她会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李瑁的关心和鼓励。每一封书信,都饱含着她对李瑁的深情厚意,也让李瑁在艰难的处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在这情感与权力的双重压力下,李瑁和杨玉环的感情如同风雨中的花朵,虽然历经磨难,但依然顽强地绽放着。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冲破重重阻碍,携手走进幸福的殿堂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