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在朝堂的风云变幻中周旋的同时,也深知仅靠朝堂势力远远不够,这大唐天下,江湖势力同样盘根错节,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增添几分助力。于是,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李瑁乔装打扮一番,身着一袭普通的青布长衫,头戴斗笠,悄然离开了王府,前往长安城中的江湖聚集地——朱雀坊。
朱雀坊,白日里是繁华的商业区,店铺林立,行人如织。可一到夜晚,这里便成了江湖人物的汇聚之地。各种酒馆、赌场、镖局等场所灯火通明,充斥着喧嚣与热闹。李瑁踏入朱雀坊,立刻感受到了与王府和朝堂截然不同的气息。这里弥漫着一股豪爽与不羁,人们大碗喝酒,大声谈笑,丝毫没有朝堂上的那种拘谨与虚伪。
李瑁信步走进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酒楼。刚一进门,便听到一阵嘈杂的争吵声。他抬眼望去,只见酒楼中央,两拨人正剑拔弩张地对峙着。其中一方身着劲装,腰佩长刀,神色凶狠;另一方则是几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手中握着拂尘,面色冷峻。
李瑁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酒和几样小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局势。通过周围人的低声议论,他很快了解到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这两拨人分别来自长安城中的两个江湖门派,一方是“黑风寨”,以劫掠为生,行事狠辣;另一方则是“清风观”,秉持正义,常与黑风寨作对。今日,双方在这悦来客栈相遇,一言不合便起了冲突。
“你们清风观少在这里装模作样,这长安城的地盘,可不是你们说了算!”黑风寨的一名头目模样的人挥舞着长刀,恶狠狠地说道。
“朗朗乾坤,岂容你们这些恶贼横行!今日便要为这长安城除害!”清风观的一名年长道士手中拂尘一挥,正气凛然地回应道。
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恶斗似乎即将爆发。李瑁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是一个树立自己在江湖形象的好机会。于是,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向人群中央。
“各位,且慢动手。”李瑁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的人都不禁一愣,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你是什么人?少在这里多管闲事!”黑风寨的头目瞪着李瑁,不耐烦地喝道。
李瑁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在下不过是个路过的江湖人,见各位都是江湖豪杰,何必为了些许小事大动干戈呢?大家不妨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哼,你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难道你能解决我们之间的恩怨?”清风观的道士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李瑁并不在意众人的轻视,他环顾四周,缓缓说道:“我听闻,江湖中人最重义气和公道。各位之间的纷争,想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样争斗下去,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会让无辜的百姓遭殃,也有损各位门派的声誉。”
众人听了李瑁的话,都不禁陷入了沉思。李瑁见状,继续说道:“不如这样,我提个建议,大家以文斗代替武斗。双方各派一人,以诗词歌赋或者武功技巧为题,切磋一番。输的一方,从此退出这朱雀坊,如何?”
李瑁的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意外。在他们看来,江湖纷争向来都是靠武力解决,这种文斗的方式,倒是闻所未闻。
“你这小子,莫不是在消遣我们?江湖之事,岂能用什么诗词歌赋来解决!”黑风寨的一名喽啰忍不住叫嚷道。
“就是,有本事就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别在这里说些废话!”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瑁心中早有预料,他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先别急着反对。这文斗,并非只是单纯的诗词比试,而是借此展示各自的智慧和技艺。若只是一味地动武,即便胜了,也不过是匹夫之勇,难成大器。而且,这样既能避免流血冲突,又能彰显各位的风采,何乐而不为呢?”
李瑁的话,让众人心中一动。尤其是那些头脑较为清醒的人,觉得李瑁的提议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纷争的好办法。
“好,我倒要看看你这小子有什么本事!我就代表黑风寨,与他们清风观文斗一场!”黑风寨的头目沉思片刻后,突然大声说道。
“好,我便代表清风观应战!”清风观的道士也不甘示弱。
见双方都同意了文斗,李瑁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就要看双方的表现了。
文斗开始,黑风寨的头目首先出题:“以‘江湖风云’为题,作一首七言绝句。”
清风观的道士略作思索,便开口吟道:“江湖浪起风云变,侠义心中道义存。剑影刀光皆过眼,唯留正气满乾坤。”
这首诗一出,周围的人纷纷叫好。李瑁也暗自点头,这首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展现了清风观的侠义情怀。
轮到清风观出题,道士说道:“听闻黑风寨以刀法着称,不知能否在十招之内,破解我这‘清风拂柳’剑法。”
言罢,道士手中拂尘一抖,身形如电,朝着黑风寨头目攻去。黑风寨头目也不含糊,长刀一挥,迎了上去。两人在酒楼中央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较量。
李瑁在一旁仔细观察着两人的招式。他发现,黑风寨的刀法刚猛凌厉,招招致命;而清风观的剑法则飘逸灵动,以柔克刚。双方各有千秋,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然而,就在第九招的时候,黑风寨头目突然变招,刀法陡然加快,如狂风暴雨般朝着道士攻去。道士一时疏忽,竟被黑风寨头目抓住破绽,长刀架在了脖子上。
“哈哈,我赢了!”黑风寨头目得意地大笑起来。
“哼,算你运气好!”清风观的道士脸色铁青,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输了。
“好了,既然黑风寨赢了,按照约定,清风观从此退出朱雀坊。希望各位今后能遵守承诺,不要再起纷争。”李瑁走上前,说道。
“哼,这次算你运气好,若有下次,定不会放过你们!”清风观的道士瞪了黑风寨头目一眼,带着手下人离开了酒楼。
“多谢这位兄弟出的好主意,让我们黑风寨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这心头大患!”黑风寨头目收起长刀,走到李瑁面前,感激地说道。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希望各位今后能多做些侠义之事,莫要辜负了这江湖的名号。”李瑁微笑着说道。
“哈哈,兄弟说得是!今后若有用得着我黑风寨的地方,尽管开口!”黑风寨头目拍着胸脯说道。
在场的其他江湖人,见李瑁如此轻松地化解了一场门派纷争,都对他刮目相看。李瑁知道,自己在江湖中的初步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
此后,李瑁又在朱雀坊逗留了一段时间,与一些江湖豪杰交谈,了解了更多关于江湖门派的纷争和势力分布。他发现,这长安城中的江湖,虽然看似混乱,但实际上也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各个门派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而那些实力强大的门派,往往在江湖中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回到王府后,李瑁将自己在江湖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他深知,江湖势力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将江湖势力与朝堂势力相结合,才能在这大唐的天下站稳脚跟。
“系统,有没有关于提升江湖影响力的任务?”李瑁在心中问道。
“叮!发布任务:化解长安城中另外两大门派的纷争,提升在江湖中的威望。任务奖励:江湖人脉拓展卡一张,可随机结识一位江湖高手;初级江湖情报网搭建指南。”系统的声音在李瑁的脑海中响起。
“看来系统也在助力我在江湖中发展。”李瑁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有了计划。他知道,这只是他在江湖中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而他,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江湖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瑁一边继续关注朝堂局势,为参与朝议做准备;一边开始着手调查另外两大门派的纷争,寻找化解的办法。他深知,这江湖之路,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同样充满了机遇。只要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就能让自己的势力不断壮大,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