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莹玉突然指着舷窗外的星空大笑:“快看!老张头把拂尘扔出去了!”只见一道银丝划破黑暗,在星海里画出蜿蜒的轨迹,像极了徐福在芝罘岛梦见的航线。
突然天空一声炸雷,重八,三丰,彭莹玉,不见了,或许是因为穿越的时间长了,重八,三丰,莹玉还没完成所在朝代的任务,又被时空召唤回元末明初去了。只剩下青林了。
云蒸霞蔚处的异客
琅琊台的海风带着咸涩的腥气,卷动着徐福宽大的袍袖。
他站在楼船最高处,望着远处被云雾终年笼罩的岛屿轮廓,那是传说中的蓬莱。
身后,五千童男童女的窃窃私语被海浪声吞没,唯有船头那面象征着大秦威仪的玄鸟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仙山就在眼前了。”徐福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青铜罗盘——这并非寻常的指南工具,盘面刻着的星图远超当世认知,边缘镶嵌的几块不规则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幽蓝的光。三天前,当他的船队被突如其来的漩涡卷入时,正是这罗盘发出了灼热的温度,将他们引向这片海域。
登陆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沙滩并非细软的沙粒,而是由一种半透明的白色物质构成,踩上去带着奇异的弹性。
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却生长着从未在《山海经》中见过的植物:树干呈现出金属般的银灰色,叶片是六边形的,边缘泛着淡淡的荧光,偶尔有类似蝴蝶的生物飞过,翅膀展开时竟会留下一串闪烁的光点。
“先生,这里……真的是蓬莱吗?”一个名叫小达的少年童男忍不住问。他约莫十五六岁,眼神里没有同龄人的胆怯,反而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出发前,他是咸阳城外一名猎户的儿子,因识得几种草药被徐福选中。
徐福没有回答,只是示意队伍跟上。他手中的罗盘正微微震动,指针指向山林深处。按照古籍记载,蓬莱仙山应有琼楼玉宇,仙人驾云而行,但眼前的景象,更像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蛮荒之地,却又处处透着诡异的“秩序”——比如那些植物的排列,隐约遵循着某种几何规律。
深入山林约三里后,他们发现了第一个“异常”。一片空地上,矗立着几块高达数十丈的巨石,石头表面光滑如镜,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更像是某种流动的线条。
当夕阳的光线照射在巨石上时,那些符号竟开始发光,在地面上投射出复杂的图案,像是一幅星图,又像是某种机械的蓝图。
“这是……神迹?”队伍里有人喃喃自语,声音带着敬畏。
徐福却皱起了眉头。他凑近巨石,指尖轻触那些符号,冰凉的触感传来,同时,脑中竟闪过一些破碎的画面:旋转的星系、流淌的能量、还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嗡鸣”。他猛地后退一步,发现那青铜罗盘的光芒变得愈发强烈,盘面上的星图正在缓慢转动,与巨石投射出的图案隐隐呼应。
就在这时,青林突然指向巨石后方:“先生,您看那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巨石后面,竟躺着一个人。不,准确地说,是一个穿着破烂道袍的老者,须发皆白,身上沾满了泥土,像是昏迷了过去。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身边还散落着一些奇怪的物件:一个用不知名金属打造的圆筒,一个表面布满按钮的方形盒子,还有几枚与徐福罗盘上相似的晶体。
徐福上前探查,发现老者还有气息,只是脉搏微弱。他让人将老者抬到阴凉处,青林熟练地从行囊里取出草药,捣碎后敷在老者额头。
半个时辰后,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眼神浑浊,先是茫然地打量着四周,当看到徐福手中的罗盘时,突然瞳孔骤缩,挣扎着想要坐起来:“这……这东西怎么会在你手上?”
他的声音嘶哑干涩,说的却是标准的中原官话,只是口音有些怪异。
“阁下是谁?为何会在此地?”徐福沉声问道。
老者咳了几声,目光在徐福和青林身上扫过,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长叹一声:“没想到……竟还有后来者。
我名飞熊,本是……唉,说来话长。”
飞熊?徐福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示意飞熊继续说下去。
“我来自……很远的地方,”
喘息着,指了指那些巨石,“这里不是蓬莱,至少不是你们想象中的仙山。这些石头,是‘门’。”
“门?”青林追问,“通往哪里的门?”
飞熊苦笑一声,眼神复杂地看向天空:“通往……不属于这里的世界。或者说,是‘他们’留下的坐标。”
“他们是谁?”
“那些留下这些石头的存在,”飞熊的声音压低了些,“他们不是神,也不是仙。
他们是……‘访客’。很久很久以前,他们来到这里,建造了这些东西,然后又离开了。留下的,只有这些‘门’,还有……守护它们的‘东西’。”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咆哮,地面开始轻微震动。
徐福抬头,看到山林深处的树冠剧烈晃动,一个巨大的阴影正在快速靠近。
那阴影的轮廓不像任何已知的野兽,更像是一台……行走的机器:身体由金属构成,四肢粗壮,头部是一个巨大的圆盘,上面布满了红色的光点,正随着移动而闪烁。
“是‘守林者’!”飞熊脸色骤变,“快躲到巨石后面!它们不会攻击这些石碑!”
众人慌忙躲到巨石之后,只见那台“守林者”缓步走到空地中央,圆盘状的头部转动了一圈,红色的光点扫过四周,似乎在探查什么。
它的步伐沉重,每一步落下,地面的白色物质都会凹陷下去,发出“咯吱”的声响。
徐福紧紧握住手中的罗盘,他发现,当“守林者”靠近时,罗盘的震动变得更加剧烈,那些幽蓝的晶体几乎要挣脱出来。
而“守林者”的红色光点,在扫过罗盘时,似乎停顿了一下,像是被某种信号吸引。
片刻后,“守林者”没有发现异常,转身缓缓走入山林,巨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荧光闪烁的树木后面。
直到这时,众人才敢大口喘气。青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看向飞熊:“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妖怪吗?”
飞熊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一丝绝望:“不是妖怪。
是‘访客’留下的机器。它们在这里,就是为了阻止……像我们这样的‘闯入者’。”他顿了顿,看向徐福,“你的罗盘,是从哪里来的?”
徐福犹豫了一下,如实回答:“是先祖传下来的,据说是得自西王母的遗迹。”
“西王母……”飞熊喃喃道,“或许吧。
传说总是会扭曲真相。我猜,这罗盘,应该是一块‘钥匙’。当年我来到这里,靠的是一枚类似的晶体,可惜……”他指了指身边那些散落的物件,“我的‘船’坏了,钥匙也快耗尽能量了。”
“你的船?”徐福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你也是坐船来的?从哪里来?”
飞熊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措辞:“我来自……几百年前。”
这句话如同惊雷,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几百年前?这怎么可能?时间难道不是一直在流淌的吗?
飞熊看出了众人的疑惑,苦笑道:“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生活的时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寻访仙山,本是为了找到能救万民的方法,却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已经……快十年了。”
徐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活了近五十年,见过方士炼丹,听过鬼神之说,却从未想过“时间”竟可以被跨越。
他看向飞熊身边的方形盒子,那盒子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屏幕,此刻正显示着一串跳动的数字,像是在倒计时。
“你说的‘访客’,到底是什么?”徐福再次问道,语气凝重。
飞熊抬头望向天空,夜幕已经降临,这里的夜空与中原截然不同:没有熟悉的星宿,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的蓝,无数细碎的光点如同尘埃般漂浮,偶尔有一道明亮的光带划过,像是流星,却又比流星更持久。
“他们是来自其他星系的文明,”飞熊缓缓说道,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疲惫,“他们的科技……远超我们想象。
他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传教,也不是为了掠夺,更像是……设置观测站。
这些巨石是坐标,‘守林者’是守卫,而我们看到的那些植物,其实是他们培育的能量转化器。”
青林听得目瞪口呆:“那……长生不老药呢?古籍上说,蓬莱有不死之药……”
飞熊的眼神黯淡下来:“所谓的‘不死之药’,或许是指他们的技术吧。
他们的生命形态与我们不同,或许可以活很久,但那不是‘药’,而是……进化。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里没有长生,只有……陷阱。”
他指了指远处的山林,“我见过其他的闯入者,有的被‘守林者’撕碎,有的试图研究那些机器,结果被某种能量反噬,变成了……怪物。”
徐福沉默了。
他想起了秦始皇的嘱托,想起了咸阳宫的期盼,想起了自己出海时的雄心壮志。
如果飞熊说的是真的,那么所谓的蓬莱仙山,不过是一个外星文明的遗迹,所谓的长生不老,只是一场基于技术代差的误解。
就在这时,青铜罗盘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嗡鸣,盘面上的星图完全展开,与天空中的光点对应起来,而那些幽蓝的晶体,竟开始融化,变成液体,顺着盘面的纹路流淌,形成一个复杂的符号——与巨石上的符号如出一辙。
与此同时,那些巨石再次亮起,地面上的图案变得更加清晰,隐约构成了一艘船的轮廓。天空中,一道光束从天而降,落在图案中央,形成一个扭曲的空间,里面似乎能看到闪烁的星辰和流动的色彩。
“是‘传送门’!”飞熊失声喊道,“它被激活了!”
徐福看向那道光束,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或许,这才是“东渡”的真正意义。
不是寻找长生药,而是跨越星海,去往未知的世界。
但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童男童女,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这些孩子,本应是大秦的未来,而非星际旅行的祭品。
“我们怎么办?”青林的声音带着颤抖,却依旧保持着镇定。
徐福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罗盘。
此刻,他突然明白了先祖留下这罗盘的用意——不是为了找到仙山,而是为了在找到“门”的时候,做出选择。
他看向飞熊:“你说过,你来自几百年前?那里……有一个叫‘姬发’的人吗?”
飞熊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字?那是……几千年前才会出现的人,是乱世中的枭雄……”
徐福没有解释。三天前在漩涡中,他不仅看到了星图,
“守林者”的咆哮声再次传来,这次更近了,似乎有不止一台正在靠近。光束构成的传送门开始不稳定,闪烁着光芒,仿佛随时会关闭。
徐福做出了决定。
他将青铜罗盘递给青林:“拿着它,带着大家离开这里,顺着海岸线走,三天后会有洋流带你们回中原。告诉那里的人,蓬莱没有长生药,只有需要敬畏的未知。”
“那您呢?”青林急道。
“我要去看看,”徐福的目光投向传送门,“
或许,真正的‘长生’,不是肉体的不朽,而是让文明延续下去的智慧。”
他转身,一步步走向那道光束。飞熊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跟了上去:“等等,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想知道,我的时代,是否还有救赎的可能。”
当两人踏入传送门的瞬间,光束骤然收缩,随后消失不见。巨石上的符号暗淡下去,天空中的光点恢复了平静,仿佛一切都未发生过。
青林紧紧握着罗盘,看着徐福消失的方向,又看了看身后的孩子们,深吸一口气:“我们走,回家。”
多年后,一个童男回到了中原,将蓬莱的经历告诉了世人,却无人相信,只当是海上奇谈。
而那枚青铜罗盘,被他世代相传,直到几百年后,落入了一个名叫朱元璋的少年手中。那时,少年正处于乱世之中,靠着罗盘上的星图辨别方向,躲避战火,心中也埋下了对“蓬莱”的好奇。
他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星海彼岸,有一个来自秦朝的方士,正在见证着另一个文明的兴衰,也在寻找着跨越时空的答案——关于长生,关于文明,关于人类永远无法停下的脚步。
而所谓的“失败”,或许从一开始,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启程”。
喜欢未来星空记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未来星空记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