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就是她无处不在的眼睛和耳朵。
而此时珍妃的处境也极其危险,她是光绪帝宠爱的珍妃,性格活泼,略通音律,也是这紫檀琵琶的预定主人。
但她深得帝心,又支持光绪维新思想,早已成为慈禧的眼中钉。
慈禧将琵琶赐给珍妃,本身就带着监视和“赏玩笼中鸟”的意味。
目前的杀机已经初现,因为此时的雷思起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秘密——惠陵下的前朝遗迹、遗迹中蕴藏的未知凶险或秘密。
以及慈禧对陵寝风水的极端疯魔心态。雷思起已经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
他必须在死前,将惠陵下的秘密和那块关键的青铜残片转移出去!
献给珍妃的琵琶,就成了他唯一能想到的、相对安全的传递媒介。
他利用镶嵌工艺,将青铜残片巧妙伪装成装饰,并希望聪慧的珍妃能发现其中异常。
而就在此刻雷思起不知道的是风暴已经降临。
此时宗渝附身的雷思起正心神不宁,李莲英带着两个面无表情的小太监突然闯入了这间样式房,他带着一丝阴冷的笑意看着雷思起,
“雷大人,老佛爷口谕,宣您即刻觐见。”
李莲英皮笑肉不笑,眼神阴鸷地扫过雷思起手中未来得及完全收起的图纸一角。
听见“老佛爷”这个字眼雷思起浑身一颤,强作镇定:
“李总管,容我更衣…”
“不必了,老佛爷等着呢。”
李莲英的语气不容置疑。
而此时的储秀宫内,气氛更是压抑得令人窒息。
慈禧正半闭着眼,手中捻着佛珠,她的声音听不出是喜还是怒:
“雷爱卿,惠陵的事…查得如何了?”
雷思起跪伏在地,冷汗已经浸透内衫:
“回…回老佛爷,微臣仔细勘验,惠陵地宫稳固,风水…风水并无大碍,只需…”
“哦?并无大碍?”
慈禧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
“哀家怎么听说…你在下面,发现了些…不该发现的东西?”
她的话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刺雷思起心窝。
李莲英在一旁阴恻恻地补充:
“雷大人,那图纸上画的…是什么呀?老佛爷的陵寝,容不得半点差池,更容不得…前朝的脏东西!”
雷思起知道瞒不住了,绝望瞬间涌上了心头。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发现前朝遗迹和其中“蕴大凶”的推测说了出来,但刻意隐去了青铜残片和符号的具体信息,只含糊地说是一些“奇特古物”。
慈禧听完,沉默了良久,此时殿内可以说是落针可闻。
最终,她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刺骨更透着一股狠毒的杀机:
“前朝余孽,阴魂不散,竟敢扰我大清龙脉安宁!雷爱卿,你辛苦了。此事…到此为止。哀家不想听到任何风言风语出现。明白吗...?”
“微臣…明白!”
雷思起如蒙大赦,却又心沉谷底。他明白,
“到此为止”的意思,就是让他带着这个秘密永远闭嘴。
当雷思起回到府中,已是油尽灯枯状态,因为他被赐下了慢性毒药。他将儿子雷廷昌叫到床前,气息奄奄地交代完后事。
随后他拿出那张最关键的图纸和一块拓印着诡异符号的薄纸,正是黑色薄片的纹饰拓印,而后他把它们塞进一个特制的、藏在琵琶腹内共鸣箱夹层中的扁形铜盒里。
“昌儿…惠陵之下…藏有大秘…关乎社稷…凶吉难测…图纸…在此…真正的…关键…在…在…”
他颤抖的手指指向那把已完工、镶嵌着黑色青铜残片(薄片)的紫檀琵琶,
“…珍主儿…聪慧…或许…能…琵琶…弦断…秘现…”
雷思起的话还未说完,就一口黑血喷出,从此溘然长逝。
跪在塌前的雷廷昌悲痛欲绝,但他已经牢牢记住了父亲的遗言和琵琶的重要性。
就在雷思起死后宗渝的灵魂就附着在了琴身上。
数日后,这把凝聚着雷思起心血和临终托付的紫檀琵琶,被当作慈禧“恩赏”,送到了珍妃宫中。
珍妃抚摸着光滑的琴身,对那枚独特的黑色镶嵌片多看了几眼,她觉得有些异样,但也并未深究。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琵琶里藏着一个足以惊天的秘密和一个忠诚灵魂的泣血守护。
时间来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那段时间,在慈禧仓皇西逃之前,她直接下令将珍妃投入井中溺毙。
而附着在琴身上的宗渝看到在珍妃被带走前的最后时刻,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她屏退左右的太监丫鬟后,独自在冷清的景祺阁内,最后一次抚摸着那把心爱的琵琶。
她的指尖划过冰冷的弦和那枚黑色的镶嵌片,也许是冥冥中的感应,也许是雷廷昌后来通过隐秘渠道传递的暗示,
和最后模糊闪现雷廷昌那焦急的脸,她竟鬼使神差地找到了共鸣箱的隐秘机关,取出了那个小小的铜盒!
看着盒中的图纸和拓印的诡异符号,联想到宫中的种种传闻和自身的处境,聪慧的珍妃瞬间明白了许多。
此时绝望与决绝交织在她的眼中。
她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但必须让这个秘密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她迅速将图纸和拓印折叠好,用防水的油绸紧紧包裹起来,然后奋力拆下琵琶颈上那枚镶嵌着青铜残片(薄片)的部件,
又将油绸小包死死塞进了琵琶颈末端掏空的一处极小暗格内,再将部件粗暴地按回原位,这就导致琴的内部结构受损,形成了日后的那处断裂!
她刚做完这一切,太监那粗暴的砸门声和呵斥声已然传来…
“砰!”
琵琶被珍妃在挣扎中奋力掷向墙壁!琴身应声碎裂,琴颈也断裂开来!
而后又在混乱中被踢到了角落。珍妃被拖走了,只留下断弦的悲鸣和满地狼藉。
那把承载着双重秘密,惠陵疑冢图和蚀月符号的断颈琵琶,在清宫倾覆的混乱中,被某个贪财的太监或溃兵拾得,最终流落在了宫外。
喜欢往世之眼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往世之眼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