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田里的稻穗, 在不知不觉间被阳光和汗水染成了金黄。 一晃就到了阳历十一月中旬, 晚稻成熟的季节。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混合着稻谷清香和紧张期待的燥热。
张家湾那两百亩水田, 此刻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在秋风中形成层层叠叠的波浪, 发出沙沙的、令人心醉的声响。
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 给这片金黄镀上了一层更加耀眼的光芒。 田埂上, 站满了生产队的男女老少, 人们望着这片丰收的景象, 眼神炽热, 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连空气中飞舞的稻絮, 都仿佛带着欢快的气息。
开镰那天,如同一个盛大的节日。天还没亮,磨刀石“嚯嚯”的声音就在各家各户响起。人们穿上最利落的衣服,拿着磨得雪亮的镰刀,聚集在打谷场上。
孙书记穿着他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站在人群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异常洪亮:“老少爷们!婶子嫂子们!咱们辛苦了大半年,流了多少汗,就为的今天!废话不多说,开镰!颗粒归仓!”
“开镰喽!”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惊起了田边树上的雀鸟。
人们如同潮水般涌向金色的稻田。弯下腰,挥动镰刀,“唰唰”的割稻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首雄浑的劳动交响曲。男人们负责收割,女人们负责捆扎,半大的孩子们跟在后面捡拾遗落的稻穗。
打谷场上,几台老式的脚踏打谷机昼夜不停地轰鸣着,金黄的稻谷如同雨点般落下,堆成了一个个小金山。
张九烨挥舞着镰刀, 感受着稻秆在手中沉甸甸的分量, 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这不仅仅是粮食的丰收, 更是对他带来的新方法、 新思路的肯定。 他想起了春天育秧时的忐忑, 夏天除草时的酷热, 施肥时的精心, 这一切的辛苦, 在眼前这片金黄面前, 都变得无比值得。 “终于, 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他暗自思忖, 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产量统计出来的那天,整个生产队都沸腾了!经过仔细称重核算,今年全队两百亩水稻田,平均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二十斤!比往年足足增产了两成!早稻亩产从原来的五百斤提升到了六百斤,晚稻更是从六百斤跃升到了七百二十斤!
会计拿着账本,手都在发抖,当着全体社员的面高声宣布:“咱们队,今年,彻底翻身了!”
孙老五激动地一把抱住旁边的屠卫平:“老屠!听见没?一千三百二十斤!我的老天爷!我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
屠卫平也红了眼眶,声音哽咽:“听见了!听见了!这下娃们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老烟枪王老蔫蹲在打谷场边,拿着旱烟杆的手直哆嗦,喃喃道:“真…真他娘的有这么多?我不是在做梦吧?”
孙书记走过去,重重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朗声笑道:“老蔫叔,不是梦!是真的!咱们用汗水换来的!”
接下来是计算分配。按照政策,需上交国家百分之十五的公粮,也就是每亩上交二百零二点五斤。这样,每亩地还剩下一千一百一十七点五斤归集体分配!算到每个人头上,那就是一千多斤毛粮!即使全部打成米,每人也能分到接近八百斤雪白的大米!
这个数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八百斤米?!顿顿吃干饭也吃不完啊!”孙二狗媳妇掐着自己的胳膊,不敢相信。
“娃他娘,咱们今年过年,能包纯白面的饺子了!管够!”一个汉子对着妻子喊道,声音里带着哭腔。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那哭声像是会传染,很快,许多老人都抹起了眼泪。那不是悲伤的泪,是熬过了
数饥荒年月、终于看到粮食堆满仓的、喜悦和心酸的泪!年轻人则兴奋地蹦跳着,欢呼着,他们已经可以想象到顿顿白米饭、再也不用喝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啃拉嗓子的杂粮窝头的日子了!
张九烨看着眼前这悲喜交加的场面, 鼻头也有些发酸。 他深深理解这种情感, 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 再也没有什么比“仓廪实”更能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了。
“今年的付出, 总算没有白费。” 他欣慰地想, 感觉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 在这一刻化为了巨大的动力。
然而,人红是非多。张家湾生产队粮食产量翻番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公社,甚至惊动了乡革委会。
没过几天,乡里的通知就下来了。革委会领导高度赞扬了张家湾生产队“艰苦奋斗、科学种田”的精神,然后话锋一转,表示为了“加强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决定将今年下放到本乡的十名知识青年,全部安排到“先进典型”张家湾生产队!
孙书记接到这个通知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拿着那张盖着红戳的纸,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知道,这是荣誉,也是麻烦。
知青们城里来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来了就得占口粮,还得安排住宿,搞不好还会闹出各种矛盾。但他能拒绝吗?不能。这是政治任务。
在社员大会上,孙书记硬着头皮宣布了这个消息。刚才还欢天喜地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不少,窃窃私语声响起。
“知青?来咱这儿?会不会捣乱啊?”
“城里娃娃,能干啥活?还不是来分咱们的口粮…”
孙书记只好提高音量:“都静一静!这是上级对咱们的信任!咱们粮食丰收了,更要展现出先进队的风貌来!知青来了,咱们要好好带,让他们也感受感受咱们农村的新气象!”
尽管有些担忧,但毕竟丰收的喜悦冲淡了一切。想到仓库里堆成山的粮食,想到已经开始产蛋的第二批鸡鸭,想到猪圈里一天天肥壮起来的猪猡,大家的眉头又渐渐舒展开来。
开荒暂时告一段落,所有人的心,都热切地期盼着年底过年前的那一次总收获,那将是对他们这一年所有艰辛付出的最终犒赏。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