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李家茶馆的灯早已熄了。
李峰躺在床榻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白天和朱元璋的谈话,仍在脑海中盘旋。
忽然。
院墙外传来极轻微的衣袂破风声。
李峰猛地睁开眼。
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悄无声息地起身。
抽出枕下的长剑。
“阿青。”
他低唤一声。
身旁的阿青早已醒了。
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短剑。
“有动静。”
阿青的声音压得极低。
带着一丝警惕。
李峰点点头。
推开窗缝往外看。
只见夜幕中。
数十条黑影正翻墙而入。
粗略一数。
竟有六十多人。
“该死!”
李峰暗骂一声。
这些人是疯了吗?
竟敢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动手。
他刚想下令突围。
却见三个黑衣人绕过正院。
直奔李筱和阿福住的偏房。
“找死!”
李峰目眦欲裂。
这些人竟然想对筱儿下手。
“阿青,不必留手!全杀了!”
他怒吼一声。
身形如箭般射出窗外。
长剑划破夜空。
带起一道凄厉的寒光。
阿青也紧随其后。
短剑舞得密不透风。
如一朵绽放的死亡之花。
李峰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那三个想对李筱下手的黑衣人。
他运起凌波微步。
身影飘忽不定。
避开迎面砍来的刀。
长剑顺势一送。
精准地刺入一人的咽喉。
那人连哼都没哼一声。
便倒在地上。
另外两人见状。
脸色大变。
转身想逃。
李峰岂会给他们机会。
脚尖一点。
追了上去。
长剑横扫。
又解决一人。
最后一人被阿青拦住。
没几个回合。
便被短剑割开了喉咙。
此时。
院子里已是一片混战。
李峰和阿青背靠背。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黑衣人。
毫无惧色。
李峰的剑法越来越纯熟。
时而大开大合。
如猛虎下山。
时而精巧灵动。
如灵蛇出洞。
阿青的短剑更是诡异莫测。
总能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出。
每一剑都伴随着一声惨叫。
黑衣人虽然人多。
但在两人面前。
却如同砍瓜切菜般被屠戮。
渐渐地。
黑衣人的数量越来越少。
只剩下最后几个。
被李峰和阿青逼到了墙角。
“说!谁派你们来的?”
李峰用剑指着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黑衣人。
那人脸上蒙着黑布。
只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
他颤抖着嘴唇。
却不敢说话。
阿青冷哼一声。
短剑在他手臂上划了一下。
鲜血瞬间涌了出来。
“再不说。”
“下一剑就割掉你的舌头。”
阿青的声音冰冷刺骨。
那领头的黑衣人终于扛不住了。
结结巴巴地说道:“是…… 是吕本大人。”
“吕本?”
李峰眉头一皱。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忽然。
他想起来了。
吕本。
当今太子妃的父亲。
竟然是他!
李峰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这些文官。
为了铲除异己。
竟然连无辜的人都不放过。
“阿青。”
李峰的声音冷得像冰。
“留他们两个活口。”
“其余的,杀了。”
话音刚落。
李峰便提着剑。
朝着剩下的黑衣人冲了过去。
片刻之后。
院子里只剩下两个瑟瑟发抖的黑衣人。
其余的。
全部变成了尸体。
李峰看都没看那两个活口。
转身对闻声赶来的李筱和阿福说道:“筱儿,阿福。”
“看好家。”
“我和阿青出去一趟。”
李筱看着满地的尸体。
吓得脸色苍白。
但还是强忍着恐惧。
点了点头:“哥,你们小心。”
李峰 “嗯” 了一声。
和阿青一起。
押着那两个活口。
消失在夜色中。
吕府。
此刻正是一片宁静。
吕本正在书房里看书。
忽然。
外面传来一阵惨叫声。
他眉头一皱。
刚想叫人去看看。
书房的门 “砰” 的一声被踹开了。
李峰和阿青走了进来。
身上还带着浓重的血腥味。
“吕本。”
李峰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你派去的人。”
“都死了。”
吕本脸色大变。
指着李峰:“你…… 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
李峰一步步逼近。
“重要的是。”
“你该死。”
吕本吓得连连后退。
想要呼救。
却被阿青一把捂住了嘴。
李峰一剑刺出。
结束了吕本的性命。
“阿青。”
李峰说道。
“全府上下。”
“一个不留。”
阿青点了点头。
转身走了出去。
很快。
吕府里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李峰站在书房里。
看着吕本的尸体。
心中的怒火却没有丝毫减退。
他走到书架前。
随手抽出一本书。
却发现这本书。
竟然是从华夏典籍中抄录下来的。
上面记载着一些关于造船术的知识。
李峰越看越心惊。
越看越愤怒。
谁都不会相信。
600 年前的郑和宝船。
竟然是用蒸汽机驱动的。
你可以想象。
郑和宝船长 138 米。
宽 56 米。
比现在的中小型战舰都大。
他怎么靠人力到达欧洲非洲?
还有。
崇祯时期的史料记载。
西方盗取大明科技。
主要靠的是贸易、传教士。
那些卖国贼。
将国家的重要技术文献卖给洋人。
那些传教士负责翻译。
明朝时期。
有十二连发的火枪。
火炮的最大射程 2500 米。
李峰想到满清入关。
这些技术文献全不见了。
他们怕。
怕汉人再反抗他们。
将这些重要的技术文献等等。
全部卖给西方。
或者销毁。
满清的统治。
比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蒙元统治都要狠毒。
满清是奔着灭亡华夏文明去的。
满清入关后大肆屠杀汉人。
汉人直接间接死亡估计占总人数的 50% 至 60%。
死亡有近 9000 万。
先从剃发易服。
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
后从思想文化教育着手。
文字狱。
管制民间铁器。
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菜刀。
前一百年都是这样。
禁文禁武令。
不许民间读书习武。
而西方。
直接从《永乐大典》中窃取技术。
并推动了工业革命。
阻碍明朝发展的。
是明朝的儒家。
朝上的士大夫。
他们最后为了利益。
出卖国家。
出卖自己的信仰。
出卖自己的民族。
昨晚的杀戮。
让李峰的怒气消了不少。
但心中的悲凉。
却越来越重。
他从系统仓库里取出崇祯时期的史料。
还有朱棣时期的世界地图。
放在桌上。
这是他能为这个时代。
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然后。
他写下一封书信。
放在史料旁边。
信中没有过多的言语。
只是告诉朱元璋。
他走了。
留下的东西。
或许能让大明走得更远。
做完这一切。
李峰转身离开了吕府。
回到茶馆。
李筱和阿福已经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
他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他们相信李峰。
李峰看着他们。
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我们走。”
他说道。
走到院子里。
李峰打开了任意门。
门的另一边。
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许久的地方。
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然后。
他牵着阿青的手。
带着李筱和阿福。
一步步走进了任意门。
门缓缓关闭。
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未写完的三国稿件。
喜欢任意门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任意门开始的旅途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