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林和县医院的后勤联系上了,事情也说定了。
之后,余庆林回到村里,开始找人帮着杀猪。
他家的猪喂的熟食,后来山上的苞米下来以后又增加了粮食的投喂,每头猪的重量都超过了二百斤。
高大军习惯听他庆哥的,他庆哥给猪煮食他也给猪煮食,只是他没有开荒地,后期粮食没喂那么多。但是,他家的猪也过了一百九十斤了。
杨树家的猪喂的是生食,他媳妇今年怀孕了,他一个人顾不上那么多。所以,他家的猪明显要比余庆林家的和大军家的小一些。
之前还说余庆林瞎胡闹,吃饱撑得的给猪煮食还把猪圈打扫得那么干净的那些人闭嘴了。
“庆哥,今天杀几头?”
“今天杀五头。”
一大早上,余庆林家的院子里人来人往,院子里的两口大锅都咕嘟咕嘟的冒着水花,后院不断传来猪的喊叫声……
人多力量大,五头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收拾利索了,猪下水都清洗干净了。
“庆哥,咱们啥时候去卖肉?”
“明天起早去,这些猪肉在先放外屋地搁一宿。”
已经和县医院说好了,他们要在医院正式上班前把猪肉卖完,不能耽误医院正常工作。
“庆哥,猪肉七毛钱一斤,一头猪最少能出一百五十斤肉,还有猪下水啥的,一头猪咱们能挣多少钱?”
高大军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无可奈何的看着他庆哥。
“一百五十斤肉能卖一百零五块钱,再加上猪下水啥的,咋的也能卖一百二十块钱。”
“庆哥,发财了,发财了,我家三头猪能卖三百多块钱呢,我没算错吧?哈哈……”
高大军美坏了,他就说,跟着他庆哥有肉吃。
第二天,天还没亮,余庆林和高大军他们赶着马车拉着猪肉往县城赶。
县医院提前通知了,早上食堂有猪肉卖,这是医院给职工弄的福利,不要肉票的猪肉,价格和副食品店一样。
余庆林他们到的时候,医院食堂里已经排了好长的队。
“来了,来了,我看见好多猪肉!”
“还有大猪头呢,都是收拾好的。”
“我要买十斤肉,再买一个猪头,我老娘做的猪头焖子可好吃了!”
“我媳妇刚生了孩子,我要买猪蹄子,大伙别和我抢啊!”
……
人群中,大户热烈的讨论着,兴奋的很。
县医院职工多,余庆林他们那十多头猪没几天就卖完了。
余庆林家八头猪一共卖了一千多块钱,这可比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多多了。
“媳妇,你收着,这是家里卖猪的钱,一千多呢。”
“这么多呢,这可比我一年的工资多多了!余庆林同志,你辛苦了!”
清妍看着眼前的一兜子钱,有零有整,鼓鼓囊囊的看起来很壮观!
“不辛苦,你才辛苦呢。要上班,要照顾孩子还怀着孕,你更辛苦。”
余庆林搂着清妍,他是真的觉得他媳妇不容易。
清妍靠在余庆林怀里,心里是高兴的。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认可,能被看到,这样的关系才能和谐。
“庆林,你明天回去的时候,给爷爷奶奶一百块钱。这一年,爷爷奶奶也辛苦了。他们年纪大了,手里有钱心里有底。”
“好,都听你的。不过爷爷奶奶可能不会收。”
余庆林了解他们,别说是他给的钱,就是他爹和两个叔叔给的钱爷奶也不会要。
“不要也给,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哪怕他们一年我花不了几块钱,但是手里有钱心里踏实。”
清妍将心比心,年纪大了,丧失大部分的劳动力。自己有钱和子女有钱是两个概念,虽然她上辈子没有子女,但是各种社会新闻她还是看了很多的,还有医院里的上演的各种悲欢离合。
“行,听媳妇的。”
余庆林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觉得清妍懂得多,听媳妇的没错。
第二天,送完孩子,余庆林给奶奶买了糕点给爷爷买了白酒,骑着自行车往家走。
“爷奶,我回来了。”
“咋买这么多东西,家里啥都有。”
余奶奶看着庆林手里拎着的东西说了一句,让他别乱花钱。
“奶,这是给你买的糕点,可软和了。还有给我爷买的白酒,你看着点,让我爷一天少喝一点就行。”
“知道了,我看着他。不过,你爷现在惦记着明年还要帮你喂猪,也不多喝了。”
老太太觉得这样也挺好了,她们两个老的还能帮着庆林干点啥,心里舒坦身体也好。
“庆林,你咋回来了,家里猪都没了,你在县里陪着清妍和孩子。”
余爷爷从外面进来,他刚从老伙计那唠嗑回来。
“爷,我这不是给你和我奶送点吃的,喝的。爷奶,这是清妍让我给你们的,让你们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余庆林特意去邮局换的大团结,十张毛票挺厚的一打。
“给我们钱干啥,赶紧拿回去,我们不要。家里吃的,用的,你和清妍都准备的足足的,我和你爷不需要钱。”
老太太不要,她和老头子也没啥花钱的地方。
“就是,我和你奶也没有花钱的地方。你和清妍用钱的地方多,马上又有一个孩子了。”
余爷爷也不要,他们要钱干啥。
“爷奶,这一年你们也辛苦。清妍说你们不花就存着,以后给小辈们发红包。”
余庆林把钱塞他奶手里,让老太太放起来。
“那行,我存着,你们啥时候需要钱了给我说。”
余奶奶看出来了,庆林和清妍是真的要给她们,让她们攒点棺材本。
“行,我们要是没钱了再管你们要。”
余庆林看着爷奶脸上的掩藏不住的笑容,心里有点明白清妍说的话了。
“爷奶,你们和我去县里住吧?”
“我们不去,家里啥都有,我们自己能照顾自己。”
爷奶还是喜欢待在村里,这里是他们的根。
“那行,你们就在这住着,柴火我都准备好了。家里米面粮油都有,我隔几天可回来一趟。要是下雪了,你们也别自己弄,我到时候让大军和杨哥过来帮忙收拾。”
余庆林叮嘱着爷奶,就怕他们要强,到时候不小心弄伤了该遭罪了。
“知道了,我们不逞强。”
老两口心里美滋滋的,有人惦记着多好!
辛苦一辈子,养大儿女带大孙子,孙女。到老了,能被真心对待是他们的福报。
村里有多少老人,干不动了,生病了,被儿女嫌弃甚至任其自生自灭。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