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妍从红姐家出来,正好碰见从山上才回来的高大军和闫朵朵。
“清妍姐你回来了!”
闫朵朵满身是汗的走过来,身上还背着一大筐给猪采的野菜。
“朵朵,你这是上山了?”
“嗯呐,家里的四头猪太能吃了,大军一个人都快供不过来了。我就和他一起上山,顺道弄点吃的。
清妍姐,我抓了两只兔子,你拿回去一只吃。”
闫朵朵打猎也很厉害,几乎不会空手下山。
“不吃了,暂时家里不做兔子吃,你留着或者让大军送饭店去。
丫丫马上要上一年级了,你给她准备上学的东西也要不少钱呢。”
这边有个说法,孕妇不能吃兔子,不然容易生出三瓣嘴的孩子。
清妍知道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奶奶信,她不想老人担心。
“清妍姐,你不会是有了吧?”
“你反应还挺快的,还没满三个月呢,没往外说。”
清妍倒也没瞒着,朵朵自己猜到的。
“你和杨嫂子真勇敢,我是不生了,害怕再来一个混世魔王。”
闫朵朵一副怕怕的表情,家里的两个没一个老实的。
“我这也是意外。”
说着话,清妍到家了,闫朵朵也回自己家了。
“清妍啊,咱们中午炖鱼吃,奶奶给你做酱焖杂鱼贴饼子。”
“好啊,正好想这一口了。”
“我就说吧,妍妍指定想吃了。正好你三哥昨天送过来不少柳根子和花泥鳅,我刚才都收拾好了,你就等着吃吧。”
老太太刚才出去风光的一把,要不是感觉太热,她还能唠一会。还说我家庆林这不好那不好的,真是一帮没见识的人。她家庆林这一春天可没少挣钱,只是不能告诉外人而已。
午饭做好了,余庆林也从山上下来了, 他也去给猪菜野菜,顺便看看山上的苞米。
“庆林啊,累坏了吧,赶紧洗手吃饭。”
清妍给余庆林端了一缸子温开水,余庆林咕咚咕咚喝了半缸子。
“奶,我不累,我饿了。”
余庆林喝完水去洗脸,脸上被树叶划了好几道,沙挺。
“咋能不累,背那老多野菜回来。我以后再听见有人瞎叭叭说我家庆林不务正业就啐他一口。
谁有我家庆林能干,这小半年都累瘦了。”
老太太心疼坏了,连带的衡衡和绾绾也知道爸爸很辛苦,看过来,给爸爸捶肩膀,揉胳膊。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饭,清妍带着孩子收拾了碗筷。余庆林剁野菜煮猪食,老爷子把早上摘的豆角掰成片晒上,留着冬天吃。
住在农村,只要想干睁眼睛就有活。
清妍在村里过的舒服,奶奶不让她做饭,孩子也不用人管,毛蛋能把弟弟妹妹带得很好。
幸福的日子转瞬即逝,清妍她们要回县城了,明天继续当牛做马。
“清妍啊,你自己照顾好自己,等庆林把猪杀了以后,奶奶去县里陪你。”
“知道了,奶奶,到时候我就啥也不管了,都交给奶奶。”
“行,都交给奶奶,奶奶能干着呢。”
清妍顺着老人的话说,让她开心。
“太爷爷,太奶奶我们走了,别忘了想我们。”
衡衡和绾绾挥着手,他们有点舍不得。
余庆林他们一路顺利到达县里,清妍有点累了,先回屋躺一会,一会再做饭就赶趟。
衡衡跟着爸爸在院子里收拾东西,绾绾也困了,躺在妈妈身边睡着了。
搬进来一段时间了,余庆林和家属院的人不熟,衡衡也不太熟。
他家邻居家没有他这么大的孩子,托儿所的小伙伴们住在哪边,他还没搞清楚。
清妍一觉醒来,感觉浑身舒服多了。
晚上简单的做了点吃的,一家四口开始收拾东西,明天衡衡就要上小学了。
“妈妈,我要穿邵叔叔给我寄的那套绿军装,还要戴帽子。”
清妍正在给衡衡往书包里放东西。
书包是她用厚布料做的斜挎包,没找到帆布,不然能做一个双肩背包。
两个本子,文具盒,水杯,手绢,还有一叠手纸。
文具盒就是普通的铁文具盒,还是单层的,上面印着几只小黄鸭子。
削好的铅笔两只,一块橡皮,一个格尺,小刀没给他带,害怕噶手。
“衡衡,衣服给你找出来了,明天早上直接穿就行了。里面穿那件白色的半截袖,热了把外套脱了。
书包里妈妈放了卫生纸还有水杯,你记得喝水。衣服穿这套军装,但是手枪不能带去学校。”
“知道了,妈妈我不带,万一丢了咋办。”
衡衡的东西都有数的,他自己收拾的明明白白的。
绾绾也不乱丢东西,自己的东西都收拾的利利索索的。不管什么,从来都是在哪拿放回哪去的。
而且绾绾还有一点洁癖,见不得一点脏乱。清妍不知道自己哪辈子上对了香,这辈子遇到这样两个省心的孩子。
清妍这话说早了,她还不知道肚子里的老三以后让她多长不少皱纹,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天,清妍做好早饭,把两个孩子叫起来,余庆林正好也锻炼完了,刚跑回来了。
“媳妇,衡衡和绾绾起来了吗?”
“刚叫起来,穿衣服呢,你也赶紧洗洗,换一身衣服。”
今天衡衡第一天上学,清妍打算她们一家一起送他去学校,要有点仪式感。
吃完饭,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出发了。
余衡今天穿戴一新,一套崭新的军装,一双小皮鞋,头顶戴的绿军帽上还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为了配这套衣服,新做的书包都没背,直接背着绿军挎。
小家伙身板挺的溜直,一路走过去,算是全场最靓的崽了。
“陈大夫,你儿子真俊呢!”
“黄姐,你也送孩子上学啊?”
“送啥孩子上学,我家那皮猴子昨天返校的时候把教室的窗玻璃打碎了,作业还没写完,老师让我去一趟。”
黄姐一脸无奈,咬牙切齿的样子有点狰狞。
“七八岁讨狗嫌,过了这阶段就好了。”
清妍想着自己的肚子,安慰的话有点苍白无力。
“那个瘪犊子都快十岁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都快被气死了。”
黄姐一路抱怨着自己的儿子,他儿子已经跑没影了。
“衡衡,进去吧。”
“爸爸,妈妈,妹妹再见!”
余衡挥了挥手,抬头挺胸的走进校园,还和门卫的爷爷挥了挥手。
“走吧,咱们送绾绾去托儿所。”
清妍和余庆林牵着绾绾往托儿所去,被爸爸妈妈牵着的绾绾时不时的蹦哒一下,清妍和余庆林对一下眼神,一起抬手把绾绾拉起来,惹来小丫头咯咯的笑个不停。
晚上,余庆林喂完猪又回了县里,想看看衡衡第一天上学适不适应。
余衡小同学适应的很好,已经认识好几个新朋友了,老师还夸他讲卫生呢。
一家人坐在炕上,听着衡衡说着他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时不时的夸上两句,屋子里不断的传出笑声,惹得窗外的月亮都笑弯了腰。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