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医院来了一批新的安全套,下周一就能领了。”
刚查完房,护士长走过来小声的和清妍说着悄悄话。
“有啥不一样吗?”
“据说这是新产品,比之前的薄一些。效果吗,应该会更好,你领到以后慢慢体会。”
看着护士长揶揄的小表情,清妍都乐了,饮食男女,都明白。
现在提倡优生优育,鼓励少生孩子多种树。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强制执行,只是提倡阶段。
县医院的职工中年轻人占的比例少,大多都是结婚生子的。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一般情况都不会想着再生了。反正清妍是没打算再生一个。
九月份衡衡上一年级了,绾绾也满三周岁了。现在再生一个孩子,一切还要再来一遍,想想就头疼。
不过,新款安全套还是需要领的。整个五月余庆林忙着挣钱,两口子就早上那功夫能说会话,都没时间干其他的事情。
进入六月以后,余庆林的菜摊还还还摆着,但是清妍马上要有时间了。
因为余庆林买菜,清妍办公室的同事时不时的让余庆林帮着淘换点东西,大伙记着这份人情。
她们商量了一下,集体决定让清妍周五值夜班。现在是单休,周六是正常工作日。
周五值夜班,周六白天休息,加上周日正常放假,清妍就能一连休两天。
有了这两天假,清妍可以带着孩子回二道沟大队住一宿。
回到办公室,大伙还在小范围的讨论周一领安全套的事情。男人一帮女人一帮,楚河汉届分的清楚。
下班以后,接了两个孩子回家。
“二黑,大黄,想我了没有?”
“汪汪……”
一开院门,二黑领着大黄冲了过来。
二黑老了,但警觉性还是很高。大黄虽然名字很有气势,却是一个小狼狗,才几个月大。
绾绾这么爱干净的小孩,却对小狗没有抵抗力,真心喜欢。
“衡衡,你带着妹妹在院子里玩,妈妈去做饭。”
清妍把院门关好,防止孩子出去也阻挡外人进来。
一个人带着孩子,住的院子还不小,清妍有时候还是有些害怕的。
早上余庆林拿过来不少榆黄蘑,清妍打算包点饺子,多包点,剩下的明早做煎饺,再给余庆林带一盒。
想好了就开始准备,和面,做馅。榆黄蘑焯水,摊个鸡蛋碎,切点小葱……
清妍包了一百多个饺子,衡衡自己吃了十五六个,绾绾吃了六七个,清妍才吃十个。
来这边十来年了,清妍已经习惯了包饺子,有事没事吃顿饺子。而且,入乡随俗了,饺子越包越大。
吃完饺子,再喝碗饺子汤汤,讲究个原汤化原食。
害怕孩子吃多了积食,清妍带着他们两个在院子里玩会。
“汪汪……”
“咯咯……”
“哈哈……”
院子里的笑声,狗吠声,让隔壁张大娘家的孙子羡慕不已。
唉,初中生的悲哀啊!
高考恢复以后,大伙对学习成绩抓的比较紧了。初中就得努力,争取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能考个好大学,分配个好工作。
农村可能相对来说不那么明显,县城的家长已经很重视了。虽然说现在还有接班制,但是接班哪有大学毕业分配的好啊。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就是干部编制,待遇不一样,发展前景也不一样。
清妍不知道隔壁院子还有一个初中生对她们羡慕不已,她家的两个还小,关于辅导作业的烦恼还不存在。
玩的差不多了,清妍带着孩子进屋了,再玩一会就该睡觉。
周一中午吃完饭,清妍被护士长拉着去药房取新型安全套。两个人,可以相互做伴,有点不好意思。
“冯姐,陈大夫,你们稍微等我一下。昨天刚到的货,刚收拾好,被我家臭小子给弄乱了。
他昨天有点不舒服,他奶奶出门了,我带着他来上班,净给我添乱了。”
药房是轮班制的,不指定周日休息。
“丽萍,不着急。你给陈大夫多拿一点,她年轻。我就少拿几个就行,一年也用不了几次。”
护士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清妍都想把她的嘴给粘上。
她倒不是谈性色变,只是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她也不能特立独行,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作风问题可是很严重的问题,小心驶得万年船。
“冯姐,你把陈大夫都说不好意思了。”
黄丽萍找到安全套,用装药的纸袋装好,一人一份。
“谢谢黄姐。”
清妍接过来,揣进白大褂的兜里,赶紧回办公室了。
冯护士长乐了,她把陈大夫吓到了。
下午有生产的,清妍和周医生一起给产妇接生的,孩子个头有点大,有点撕裂伤,好在有惊无险。
“这家条件应该不错,七斤八两的大胖小子,真是累死我了。”
“周大夫,咱们累点倒没啥,大人孩子平安比啥都强。”
县医院现在还不具备剖腹产的条件,如果真的遇到难产,大人孩子都危险,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那倒是,每年都会有人因为难产丢了性命。”
周大夫叹了一口气,她没救过来的产妇也不少,那种无力感真的让人心情压抑。
“我们尽力吧,希望咱们医院早点能引进新设备,增加新的手术室,能有进行剖腹产的条件。”
“希望吧。”
两个人缓了一会感觉好多了,收拾收拾,看看产妇,也要下班了。
“妈妈,我们来接你下班了。”
清妍刚出来,就看见余庆林带着衡衡和绾绾在等着她。
“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明天要给猪羔子打疫苗,我听说县城的畜牧站新来的疫苗可以私人购买,过来问了一下,真能买。我今天定了,明早上取完了回家就得给猪羔子打了,今晚不回去了。”
清妍感觉余庆林的眼睛都冒光了,想着有段时间没亲近了,她心里有些期待又有些怕怕的。
男人体力太好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啊!
一家四口慢悠悠的往家走,让后面出来的同事羡慕不已。
陈大夫的男人虽然是农村的,但是长得不错,还顾家,能吃苦耐劳,挺让人羡慕的。
别说人家没有工作,这一个多月卖野菜挣的可不少。那是无本的买卖,挣多少都是自己的。
别小看每天那一个多小时,那个小菜摊人就没断过。一毛五分的,都是钱啊!
清妍两口子早早的把孩子哄睡着了,两人偷摸的去了西边的屋子,余庆林晚上烧炕了。
“媳妇,这回的套子比之前的好用。”
“今天刚领回来的,说是新产品。”
清妍也觉得感觉不错,比之前的舒服多的了。
“媳妇,这段时间光忙着挣钱了,都快把我憋坏了。今天得好好释放一下,不然,真憋坏就完蛋了。”
“呜呜……”
清妍感觉自己快成了一条脱水的鱼,而余庆林就怕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最后啥时候停的她都不清楚了,已经晕乎了。
第二天,余庆林起早去买了早饭,清妍扶着腰下地,心里把余庆林骂了一百遍。
等到了医院,又被护士长揶揄一通,真是里子面子都没了。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