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上百吨的挂面被销售一空。
用挂面换来的面粉开始加工挂面。
加工完挂面剩余的面粉,被分发到几家挂面厂的门市部销售,这样依次循环着。
拖欠几十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也发了。
而且粮食局批下来的几十吨面粉也到了,经费也下来了。
厂子活了,而且今后的工资得到了保障。
这样的同等交换,厂里已经解开了多年以来的死扣,良性循环着。
不愁粮食局不批面粉,也不愁销路。
其它面粉厂也不用愁面粉销路问题。
只是利用以前的销售网路,销售挂面,等于深加工了一次。
接下来该论功行赏了,十多万元的库存,基本上被刘阳一个人给解决了。
按照当时厂里的承诺,提成是货物的10%!
这次,刘阳就分得了一万多元,这一万多元在当时,就是工人三年的工资收入。
这可不是小数,这是一笔巨款。
虽然刘阳拿了这么多钱,每个人都眼红,但是都是很服气的。
起码厂里欠了三个月的工资发了,而且厂里又开工了,不管将来如何,最起码现在还能挣到工资。
刘阳一连三天都没有好好睡觉,他是兴奋的,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一下子能挣这么多。
而且争的是心安理得,光明正大。
这人呢!一旦尝到甜头,他的心会更大,更贪,才会有野心!
可话又说回来了,没有贪念,没有野心的人是干不大的。
刘阳就这一下,就连跳几级,
现在属于自负盈亏的时代,他的升官,只不过是厂里内部任命,不值钱!
刘阳被任命为厂里的销售副科长。
如果放到以前,那可了不得,妥妥的官。
要不是厂里有个上头正式任命的科长挡着,他刘阳就是科长了。
虽然是副科长,但是这销售的事都是他说了算,正科长就是个傀儡摆设罢了!
刘阳虽然年龄小,但是有这几件大功劳,厂里的人都对他是恭恭敬敬的。
就连他刚来时,带他的张经理也对他很恭敬!
张经理自从来到挂面厂上班,就在门市部干,他也是厂里几个门市部里面最能干的。
可现在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刘阳村里被刘保正带出来的人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学手艺的,而且有些人干到一半,就跑到建筑工地上去了。
就像刘保正经常说的口头语,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九三年的这一年,大部份当时几千人的大国营厂相继倒下,买断。
钢厂,轴承厂,机械厂,针织厂,毛线厂。
这些都是当时最好最红火的国营大厂。
听张厂长说,这些厂都是当年人人最想进的厂。
在这些厂里上班的人,出来走在路上的神态都不一样。
每个厂都是几百上千人,一到上下班,就像黄河的水一样,黑压压的几公里。
那壮观的场面他至今都眼红。
在这些厂上班的人,不但工资福利不错,而且找对象也特别容易。
在相亲的时候,只要问起你是在哪个厂上班。
都会歪着脖子说:“机戒厂,轴承厂!钢厂!”
而他们这些没技术含量的小厂就不一样了,只是能养活家里人。
大厂倒下了,像这些面粉厂,挂面厂,粮油公司,也就是下一个倒闭的对象!
由于农民交上来的公粮还要处置,需要变成面粉,挂面。
再加上城市最大的需求是粮油面粉,暂时还没有倒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最好单位的工人,如今成了下岗工人。
而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面粉厂,现在却成了被人羡慕的职业。
最起码面粉厂的工人还有工资,还能养活家人。
可那些下岗的工人,有的一辈子在工厂,有的半辈子在工厂。
突然下岗了,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
刘阳现在是干的风生水起。
他经常在刘保正回老家坪村的时候,给家里捎上几箱挂面,再捎上几袋大米,香皂。
村里人都是羡慕的不得了,他们吃饭还要掺玉米面,要不一年交过公粮就不够吃了。
而根田家,挂面,白面,还有白花花的大米饭。
谁能不羡慕呢,每当福平去地里干活路过村头的时候,
总有那么几个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人说:
“有那么一个能成的侄儿,你还种地干啥,睡在屋里等着吃就行了吗?”
他们的这种讽刺的话,在福平这里基本上就是这个耳朵里进,那个耳朵里出。
刘阳的弟弟已经上初中了,而且学习很好!
原来村里人总是笑话福平家的祖坟不好,出的人命苦,缺女人。
可现在都转变了,改为福平大(父亲)福平娘的坟起了作用,改变了风水。
“人家的坟好,现在出了一个当官的,以后,还得出个大学生!”
“大学生不是出了两个吗?”
“那不算,那是人家的!以后管不管他福平还两说!”
农村就是这样,人前说你好,人后恨不得把人说死!
不管人们怎样议论,福平依旧放着羊,养着牛,种着地。
根田和媳妇吴小霞,依旧保持着以前穷苦的朴实,没有因为儿子出息而改变。
就拿燕南和燕北来说,自从考上西安交大。
两个人只要放假,就会找临时的工作,挣点钱,减轻家里和福平叔的负担。
自从在市里和刘阳接触了一年多时间,三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也很是能说的来。
燕南和燕北虽然去了西安上学,但是几个人还是书信不断。
燕南和燕北会告诉刘阳她们上学的一些事,而且还帮刘阳分析一些经济走向。
西安毕竟也算个大城市,燕南和燕北会把西安的一些所见所闻,还有个体发展写信告诉刘阳。
这样一来,本身就对经济发展很感兴趣的刘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些来信,刘阳就像保存武功秘籍一样保存着,当自己闲暇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
在他看来,自己没有知识,这两个大学生就像是自己的老师一样,时时给他补充能量。
如今,真正需要知识的时候,刘阳后悔自己没能多学点,现在他才知道,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喜欢牧羊的绝户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牧羊的绝户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