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字样,底色是蓝的。
这邮票他似乎在哪里见过,而且价值不菲,否则他不会留下印象。怎么了小明?怎么不拆信?”
旁边的李红见他发呆,开口问道。
张明回过神来。
李红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说不定见过这种邮票。妈,您见过这种邮票吗?”
“你说这寄信用的?”
“对。”
“见过,不过没见过蓝色的。
我以前见过黄色和紫色的,蓝的还是头一回见。”
“那这邮票叫什么名字?”
李红停下和面的手,想了想:“是不是军人专用的那种?”
“是,上面写着‘军人贴用’。”
“那就叫军邮。
大家一般按颜色叫,以前有黄军邮和紫军邮。”
那张邮票是……
张明顿时明白了!
军人专用,面值800元,这就是传说中的“蓝军邮”
!
一张就能卖到上百万的珍品,什么猴票根本比不上。
赵强啊赵强,你可真够大方的,后世价值百万的东西就这么随手寄来了!
他小心地揭下邮票,收进空间,然后拆开信读了起来。
果然,赵强一切安好!
他离开电线杆与木杆,那些意外倒下的杆子砸中了车,却未伤及行人。
田明同志仍然健在!
或许未来不会再有田明那样的精神,但眼下,我们还有田明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生!
这种付出,虽不如牺牲那般震撼人心,却同样是可触可感的实际贡献。
陈浩思索着,回信时可以顺便寄些东西过去。
田明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足,或许是他主观上不愿追求物质充裕。
他将工资和物品都捐献出去,只留下必需的部分。
陈浩心想,自己恐怕难以做到这一点。
至于寄去的东西田明如何处置,那就不管了,只要自己心安就好。
他将信收好,打算明天到单位写回信,然后直接从厂里寄往东北。
晚饭时,他与妻子李红聊起厂里的事,李红突然提起:对了,今天厂里还出了件事。
什么事?
赵东来在车间晕倒了,后来被送到医务室才醒过来,不知道是累的还是别的缘故。
这谁说得准。
他在厂里晕倒,总不至于怪到我们头上吧?
谁知道呢,别管他了。
他们一家子最好都别沾边,都是些什么人!
对于赵东来一家,陈浩毫无好感。
这家人过得凄惨,完全是自作自受。
就拿最近调换住房这事来说,不仅没讨好任何人,还得罪了大院里的邻居。
得罪邻居倒还罢了,连街道主任也给得罪了。
大院邻居还好说,最多就是说闲话,但街道主任那边可是挡了人家的晋升之路,能给他好脸色才怪!
饭后,陈浩又忙活了一阵,继续组装自行车。
期间李红来催了几次见没效果,也就不再催促了,时间安排由他自己决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红起床准备早饭时,惊讶地发现屋里多了一辆自行车。
她走上前细看,除了车子略显陈旧外,一切完好。
昨晚不知陈浩忙到多晚才睡,后来就没了动静。妈,早上不用准备我的饭。
您和小雅吃好些,我在厂里吃得比家里好。
陈浩洗漱完毕,看着李红准备好的饭菜,无奈地说:厂里有伙食补贴,不缺吃的。
知道啦知道啦。
见李红头也不回地给小雅盛饭,陈浩明白这话又是白说了。对了小浩,这自行车是装好了?
装好了。
我给您的自行车前面加了个车筐,买菜放东西都方便。
今天您骑我的车上班,我去街道找主任开证明办牌照,不然无牌上路被查到可能会没收。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就相当于后来的汽车,必须办理证件和牌照。
组装自行车倒是不难,难的是办理牌照的手续。
幸好他之前去废品站买旧自行车时,凭着工作证找人开了相关证明。
陈明匆匆吃了几口饭垫了垫肚子,便推着新组装的自行车往街道办赶去。
找陈启明开具证明后,他在自行车上刻了编号,随即前往电影制片厂。陈导,换车了?”
“没,这是自己攒了几个月的,你看这旧得。”
“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连自行车都能自己组装!”
“没办法,被逼的。
新车现在这价格,不吃不喝两年也买不起。”
“确实。”
关于自行车价格上涨的事,不少原本有条件购买的人现在也负担不起,私下里怨言不少。
价格翻了几倍,谁能受得了。
陈明原先也没想过自己组装,本打算等自行车降价后再买新的。
都是被现实逼的!
和熟人打过招呼,他去食堂用掉了每天的早餐补贴。
现在身为导演,他的福利待遇提升了不少,至少在厂里吃饭的档次明显和普通工人拉开了距离。
当然,饭钱还是要付的,只是厂里给了补贴,免得旁人说闲话。小陈,吃完饭后开个会,有事要和你谈。”
崔巍端着碗在一旁坐下:“你那部电影的演员都找齐了,和大家见个面。
另外,张容同志同意出演林国荣这个角色。”
“这可不是正面角色,他愿意接?”
“都是演戏。
不过他能同意我也没想到,拍摄时需要给他化丑妆。
他以前多演正面角色,形象也好,这次转变确实反差挺大。”
张容就是当初拍《小兵张嘎》时饰演罗金宝的演员,之前听说他在开拍前意外摔断了腿。
后来查明是骨折而非断腿,否则这个角色也轮不到他。演员嘛,角色就是天职。
正派反派、美妆丑妆,如果连角色都演不了,还当什么演员!”
陈明听了没接话,他总不能说自己还见过人不到场、靠后期抠图的演员。
现在的演员大多没经过专业院校训练,但专业性还是有的。
他加快吃饭速度,跟着崔巍赶往开会地点。崔导!陈导!”
见崔巍和陈明进屋,众人纷纷起身打招呼。
一些没见过的外聘演员看到陈明,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位导演也太年轻了吧!看起来更像演员。
这么年轻,真的会拍电影吗?
转念一想,反正有崔巍在,应该不用太担心。大家都坐,不用起来。
今天就是开个会,之后大家开始排练、互相熟悉。
等《小兵张嘎》的后期制作基本完成,我们这部电影就要正式开拍。
关于由陈明担任本片导演,我也提前跟大家说明:虽然这部电影是联合执导,但实际拍摄主要由陈明导演负责,我主要是辅助解决问题。”
陈远峰注意到众人目光都落在陆辰身上,便接着说道:“这部戏的剧本由陆辰导演亲自撰写,他虽然未在《烽火少年》剧组中挂名导演,却承担了大量导演工作,同时也是剧中角色杨铁军的扮演者。
前期的拍摄将全部交由陆辰导演负责,我手头《烽火少年》的收尾工作结束后才会正式加入,在此之前只会偶尔来组查看。
大家不要因为陆辰同志年轻就有所轻视,厂长与我们几位导演,比各位更清楚他的能力。”
陈远峰话音落下,原本心里有些嘀咕的人,顿时收敛了杂念。
厂长钦点,导演力挺,谁还敢有异议?
“陆导,您要不要跟大家讲几句?”
看着所有演员投来的目光,陆辰只是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各位同志,如果有人对我的年龄或能力存疑,大可以保留看法,我并不打算说服你们。
但请你确保自己的演技贴合角色、不出差错,否则可能在你的质疑生效之前,角色就会换人。”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中途换角?厂里会同意吗?胶片浪费可不是小事!
但大家悄悄看向陈远峰,见他毫无表示,心里不由一沉。
看来这事不假,这在以往拍摄中极为罕见。此外,我的执导方式可能和你们以往接触的导演不同。
我要求音画同步,除了表演到位,你们的台词也必须清晰可用。
如果太多镜头依赖后期配音,同样会面临换人。”
此话刚落,现场顿时哗然。
只有饰演李志刚的赵晓海一脸不解,他觉得陆辰说的并没什么问题。
陈远峰也吃了一惊,低声提醒:“陆辰,音画同步我们目前条件不够,技术也尚未突破,设备也跟不上。
厂里——甚至全国的电影,现在都是后期配音。”
“我明白。”
陆辰看着众人,点了点头。
如今国内确实还没有一部实现原生音画同步的电影,原因他早已摸清:现场环境嘈杂、设备落后、收音效果差。
现在的录音中常夹杂着胶片转动声,听着刺耳,若有人咳嗽或起风,整条素材基本就废了。
在胶片有限的条件下,无法同步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成本、设备、天气、人员……全都是难题。安静!”
陆辰一声喝令,嘈杂的现场顿时静了下来。演戏这么多年的老同志,还不如一位年轻演员沉着?你们的专业素养去哪了?”
众人望向始终安静坐在一旁、未曾插话的赵晓海,再反观自己,更显得他们失了分寸。你们只需专注演好自己的角色,深入理解,至于音画能否同步,那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是我的责任。
《四合院:开局捡个灵域空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亦舒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亦舒读书!
喜欢四合院:开局捡个灵域空间请大家收藏:(m.yishudushu.com)四合院:开局捡个灵域空间亦舒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